常山赵家村,李尘带走了赵云三兄妹以及赵云大哥的妻子,随后又去了一趟渤海,带走了田丰;最后一路急赶来到幽州治所蓟县城外,将郭嘉、田丰、赵云、许褚四人弄出了世界。
看着赵云一脸警惕的看着郭嘉,李尘好奇的问道:“这是怎么了?”
郭嘉颇有些不好意思,道:“没什么,我不过是和玲儿说了几句话”。
郭嘉口中的玲儿就是赵云的亲妹妹赵玲。
说几句话就让赵云防贼似的防着,李尘说什么都不相信,又将目光看向赵云。
见自己的主公以询问的目光看来,赵云瓮声瓮气的说道:“这子对我妹妹心怀不轨”。
“心怀不轨,郭嘉,不会吧,你不是前几天才看上蔡琰吗,怎么一转眼又盯上了赵玲了?”李尘的双眼中燃起了熊熊的八卦之火。
郭嘉一本正经的转移话题道:“主公,不可胡说,奉孝这几日暗中观察,觉得蔡姐配得上主公,主公若有意,到了蓟县,奉孝便会向蔡大儒说道此事”。
“额,你说什么?”李尘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这情形貌似不对啊。
“主公,还记得当日我们初见时,奉孝曾提议过,主公娶几位夫人,留下子嗣”。
“停,时间紧迫,我们现在还是进城吧”。
李尘现在有些怕讨论这个问题,原本明明没有那个想法,这一讨论所有不该有的想法都有了,这会让他很为难的;要知道这个时间上最没有定力的,差不多都是宅男,意志力太过薄弱了。
进入蓟县,五人直奔刺史府,取出刘宏下的圣旨以及相关文书,顺利的接替了幽州刺史的位置。
刺史之位接替的同时,李尘将幽州所有政事都交给了郭嘉与田丰,并对他们两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快掌控整个幽州。
接着,李尘着重提出重建军队的事,不过对于这些事,李尘是一点也不懂,所以全都放给赵云、许褚、黄忠三人负责。
不过为了早日招齐士兵,李尘提出了几个新政策:“一,所有士兵每日三餐,中餐必须有肉;二,每月都要有固定的粮饷发放;三,士兵最少给我招收十万,别怕超出规模,想必你们有很多办法向朝廷解释”。
李尘刚一说完便遭到了田丰的反对:“主公,若按照主公的要求,对于粮草与银钱的消耗太大,我们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与粮草”。
“我知道,钱的事,我会负责,你们现在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另外,等我安排好了蔡邕的事,就会去另一世界,很快就会回来,这里就先交给你们了”。
李尘甩手将刺史府的事交给了他们,然后来到刺史府刺史居住的地方,将在这东汉末年收在世界里的人全都弄了出来。
随后找到蔡邕,将现代字典与拼音的方法告诉了他,让他结合东汉末年的实际情况编写。
做完这一切,李尘回到了现代。
回到了现代,与秋兰四女打了声招呼,李尘便忙碌的查起了资料,首先是制盐之法,盐在东汉时期算得上是军事物资,用途很广,不像现在只是用来调味。
然后是炼钢之法,兵器是士兵的第二条生命,所以一个好的兵器对于士兵来说相当重要,当然,少不了的还有马铁蹄与马鞍;然后是造纸之法,李尘把造纸之法全都记录下来,至于能不能在东汉造出来,李尘只想说,不要瞧古代人的智慧。
想要富先修路,这是现代经常听的一句话,李尘决定把这句话用到古代,所以将水泥以及水泥路的制作之法记录下来。
最后就是玻璃,若说在古代赚钱最快的还数玻璃与酿酒,只不过在东汉末年粮草都不够用,哪里还能用来酿酒,所以李尘把目标选择了玻璃;虽说不一定做得出现代的这种工艺,但做出来的物品应该比琉璃好多了吧。
查完资料,李尘马不停蹄的回到了东汉末年,然后找到了郭嘉与田丰,将一叠资料交给了两人,至于两人决定怎么发展,李尘不懂,也不想过问,所以全都交给了二人;对于二人的能力,他还是很相信,很放心的。
将幽州一切事情交给了几人,李尘离开了幽州,开始满世界的寻找植物与动物,这是他还没进这个位面世界便打算好的。
……
一晃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十二月份的天气已经让人感到了寒冷,可是在幽州蓟县却感受到一股暖人的氛围。
相比于三个月前,此时的蓟县更显繁华;李尘走在街道上,感受着这份繁华,心中很是满意。
回到刺史府,李尘召见了郭嘉等人,其中典韦与戏志才已经来到,并参与到政事与军事的处理当中。
李尘首先兑换了些许丹药,奖励给了众人,这才询问起幽州的情况。
郭嘉几位文臣也知道李尘对政事不懂也不敢兴趣,所以就大致说了一些,基本上都是好事情。
不过李尘给的资料,他们已经安排人在秘密研制,现在正在实施的是制盐与炼钢,蓟县的繁华都是商客前来买盐造成的;至于其他几项,几位文臣商量了一下,打算等到幽州有了自保之力慢慢推出。
对于几人的安排,李尘很是满意,不急不躁才能做大事,随后看向赵云几人。
赵云说道:“如今,一共拥有四万人的军队,子龙与许褚、黄忠、典韦各领一万,四支军队已经成型,只是缺乏真正的战争洗礼”。
听几人说了一遍各自的情况,李尘大概明白了情况,说道:“如今天气渐冷,北方鲜卑人只怕少不了前来劫掠,黄忠与赵云各领一万前往北方要塞把守,但凡来敌,全部杀了,如有俘虏,全部充作奴隶,日后修路修桥,都让他们去做”。
“典韦,你领五千军队驻在在城外待命,其余五千化整为零,百人一队,巡逻整个幽州,若有闹事的,不管是何身份,全部拿下”。
“许褚,幽州的防卫就交给你了”。
“现在,我宣布几项新政策,第一,幽州境内土地全部收归刺史府,百姓只拥有使用权与继承权,不得私自买卖;若有阻拦,一律拿下”。
“第二,官府不得以任何不正常的理由无条件征收百姓土地,在土地的使用者自愿的情况下,以高出市场价两倍的价格购买”。
“第三,重新分配土地,以人口分配;第四,鼓励开耕,百姓所开耕的土地为开耕者拥有,且三年之内不收任何农业税,但若有土地遭到荒废,官府有权没收并实施相应惩罚”。
“第五,今后的农业税十取一;第六,相同价格下,百姓所剩粮食优先卖给官府;第八,鼓励工、商,提高工商税收十取三”。
“第九,幽州境内,地皮之下各种金属矿收归刺史府;第十,重新登录户籍”。
一口气说完,李尘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这十点是我提出的大致要求,你们可以将其详细的列出来,有什么疑问可以过来问我;有什么补充的也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几人一时沉默下来,开始思考其中的道道,其中有很多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可实行的,不过李尘一再要求,他们也只好将实际情况与这些要求完善。
事情交代完,李尘回到了蔡邕的宅院,见到了蔡邕。
“蔡大儒,事情如何了?”
“李刺史回来了,有文姬帮忙,进程还是相当顺利,再有几个月,字典就能编写出来了”。
“哦~,厉害,正好,过了冬天,就准备造纸与印刷了,郭嘉他们三个你都认识,到时你想印刷什么,可以直接告诉他们”。
说起郭嘉几人,蔡邕就笑了起来,看样子他对几人的能力还是相当满意的。
“蔡大儒,帮个忙呗”。
“说吧,什么事?”
“我想请蔡大儒手书给一些没有当官的大儒与名士,还有一些足以胜任老师的人才,让他们前来幽州,你放心,我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李尘此举,完全是为了幽州日后的教育工作做准备,当然,若有可能,他也会弄些飞升者,然后拉到现代当老师。
蔡邕明白李尘推广教育的打算,非常积极的说道:“此事,我会尽力帮你,但他们来不来,我可说不准”。
“那就先谢谢你了,这些事就麻烦你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回来,你能有什么事啊,所有的事都有郭嘉他们在做,你还是先进去看看琰儿吧”。
“那个”,李尘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说出来:“蔡大儒,我已经有妻子了”。
蔡邕一时沉默下来,良久才叹了一声:“这件事,我不管了,你自己和琰儿说”。
李尘发现,基本上每个穿越者都会遇到桃花劫,他自己也是,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好的,竟然那么得美女青睐。
“那啥,我真的还有事,就先离开了,这些丹药是给你们修炼用的”。
看着李尘离开,蔡邕摇了摇头。
想起三个月没有回现代了,李尘有了回去的打算,再次找到了郭嘉等人,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