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将君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举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前人在前屠戮,而将离则是后来者举起屠刀。

    如此,亦不过是一个所谓的循环怪圈罢了。

    将离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心慈手软之人,所以既然做了,她便不会去否认。

    那些前朝造成的孽债,将离也铭记于心。

    耿耿于怀!

    直至此日,心中的结都不能解开。

    哪怕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六年,但是……将离心中的结,却是死死的盘在心中,一刻也得不到解决!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执念。

    但她就是控制不住!

    尤其是当她得知是因为秦朝当时在任的文武百官不作为的情况时,她心中便升起了一个难以抚平的执念!

    若说她当时参军,仅是想着替夫子那边做一个了结的话,那将离这桩心愿,早就已经完成了。

    可当将离一步步的从底层爬上来之后,她看到了秦国正在不断走向衰败的现状。

    看到了……

    秦国在那些文武朝臣,宦官的渗透下,不断走向衰亡,凋零。

    曾经在各国远名生外,正强势崛起的秦国,就这样即将化为泡影,将离觉得自己不甘心。

    她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状,也不愿任由那些已经腐朽的文武朝臣,继续把持朝政。

    继续玩弄朝堂!

    她不愿意看到朝廷官职,与他们的身份地位,成为他们疯狂敛财的依仗……

    也不愿意秦国就被他们这一群人,这般腐朽下去。

    将离见此,迫切的想要改变现状。

    或许是因为心中当时升起的那一抹执念在作祟,所以……将离对当时朝堂上,但凡在任的文武朝臣,都升起了一种厌恶之感。

    尤其是与秦正合作之后,将离拿到的那些消息情报上面,字字句句都在说着那些文武百官,这些年来所犯下的罪行。

    水至清,则无鱼。

    将离很认同一点。

    也知道这朝堂不可能是一滩清水,可已做到清澈无比,但是这朝堂上下,满朝文武几乎尽数都有涉猎。

    这样的事情实在有些大跌人眼。

    也让将离失望透顶,寒的心。

    从最开始牵扯出那些腐朽开端的事情时,还有不少清官在这朝堂上下游走,且保持本心。

    他们想要改变当时冒头的腐朽。

    可是这事情一旦久了,非但他们没有摘出去,反倒是将自己给搭进去了。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清官,能保持住本心,在这朝堂上下,怒声呵斥,死谏当时已经开始初现端倪的腐朽。

    可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挣扎,他们却是无能为力,无法改变当时的状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腐朽不断扩大。

    然后他们便是看着周围的那些文武百官,曾经的同僚不断的富足,赚的盆满钵满,各个吃得满嘴流油……

    如此对比,众人心下自是不服气的。

    如此情况之下,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维持住自己的本心?

    你来我往之间,这些清官也只能随大流沉沦其中,不复曾经,初心不再。

    将离不怪这些人扛不住,失了本心。

    只是这些人失了本心也就罢,可又为何偏偏要将手,伸向那底层毫无反抗的黎民百姓?

    是觉得这些人手无缚鸡之力,所以更好欺负吗?将离心底嗤笑了一声,满心不屑。

    都是些欺软怕硬的东西!

    人生在世,便难免会犯错。

    将离可以理解,也可以看破他们坚守不住本心,所犯下的罪行。

    可是这手越深越长,胃口越来越大,野心越来越蓬勃,高涨,这就有些不应该了。

    若是朝堂上下,只有几条鱼在这其中上蹿下跳,偶尔从中谋取一些蝇头利,那不论是将离,还是那些看不惯的人,都只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若是这朝堂上下,到处都是肥得满身是肉的大鱼,这可就让人忍不住举起屠刀,想要杀之而后乐了。

    肥了,就该宰了。

    话糙理不糙,民间流传的这句俗语,也不是没有道理。

    至少在将离看到这些文武朝臣的时候,心想便升起了这样的念头。

    既然他们这些年中饱私囊,剥削百姓,那这银钱的来路也不见得有多光彩。

    且这些年骄奢吟靡的景象,也造成了京都文武百官圈子内的奢靡之风盛行。

    如此行径,将离又哪里看得过眼!

    没有像是言官那般,直接在朝堂上上书,参这些人一本,都是将离莫大的忍让。

    可将离深知这些年腐朽的厉害,哪怕是大兴整顿朝堂,也不见得会让这些文武百官消停。

    怕是等这紧张的风头过了之后,要不了多久,他们又会再度开始曾经的作为。

    将离也是彻底看透了这一点。

    才下狠手去做出那本狠辣果决的事情。

    若这些人还有救,将离也许还会考虑一下,留下这些人的命,让他们继续为秦国效忠。

    可是吧……

    这么多年腐朽下来,想要改变又哪里容易?

    先不说这朝廷上下已化作一滩浑水,随脚一踹,就能踹到一条大鱼。

    单是这满朝上下文武之间复杂的联系,就足以令人头疼,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词用在这里,怕也是相当贴切的很!

    若当时将离是抱着杀鸡儆猴的念头,去执行这夺嫡的事情,以谋求后来的新帝继位,那就效用,怕是也不见得有多奏效。

    朝堂上下腐朽的局面,仍旧难以改变。

    常言道,死道友不死贫道。

    这些文武朝臣看到将离揪出来的人不是自己时,怕是大多人心里都抱着侥幸的心思。

    以为这杀鸡儆猴之后,事情差不多就过去了。

    只要……

    他们后面手脚做得干净一些,将尾巴处理好了,那这之后,将离若再想揪他们的把柄,怕也是很难。

    若将离当时只是抱着杀一儆百的心思的话,说不定还可能会打草惊蛇,让这些文武朝臣提前警惕起来。

    他们警惕起来的后果,就是会立即出手,将这些年没有收拢好的尾巴处理干净,然后将把柄的那些线索证据销毁。

    免得日后被将离拿捏住了,用来说事。

    此次夺嫡事件中,将离就是一杆枪。

    一杆一往无前的枪!高高举起的屠刀,落在哪里,哪里便是血流成河的场面。

    若将离当时没有提出清洗朝堂的谏言,此刻朝堂上下,怕是绝大多数人都被将离给得罪死了。

    如此,一旦将离这边有什么请求,那群文武朝臣怕是恨不得跳出来,死命的阻拦!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将君赋》,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说,聊人生,寻知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