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环境清洁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还混得到饭啥不?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杨新明开着三轮车直接就去了父母的家里,下了车以后把放在车斗里面的水果拎在手上。走进厨房一看,自己的老娘在那里炒菜,也没看见孩子,于是就问了老娘一句。

    “妈妈,洋洋呢?”

    “洋洋刚才还在这里呢!在楼上吗?要是没在楼上,就是跟他嗲嗲(爷爷)一块去河里面去扳鱼去了。”杨新明的老娘回了杨新明一句。

    杨新明放下手里面的水果,走到楼梯间口,朝楼上喊了一声。

    “洋洋……洋洋……”

    听到没有人回答,就朝屋后面的河边走去。因为杨新明父母家的房子,离河边也就40多米,所以每到春季和夏季涨水的时候。杨新明的继父就会在河边架上扳,(就是放下去一会儿,隔个几分钟又扯起来。一看里面没鱼,然后又放下去的那种,不用撒饵的,直径有四米左右,四四方方的,不知道别的地方是怎么称呼这种东西。有时间过来扳一下,没时间就算了。一天下来也有不少收获!

    反正杨新明在这个家里这么多年,饭桌上就从来没有断过鱼。不是大的就是的。煎的,煮的,反正天天都有。特别是那种鱼仔,把它收拾干净以后。加一点调味的调料腌制一下,然后裹上面粉,再用油一炸,那个味道可是香喷喷的。

    杨新明在老爷子的身边当了这么多年的继子,从来就没缺少过鱼吃。反正大的的总会是有!

    杨新明是15岁的时候被他老娘接过来的。说起来,杨新明也是个苦命的娃。

    杨新明的老娘在杨新明八个月大的时候,因为跟杨新明的亲生父亲吵架,然后离家出走,改嫁跟了这个继父!

    杨新明的亲生父亲,在杨新明三岁的时候,跟家里面怄气,自己喝了1059死了。(这个1059在七六年的时候是剧毒的农药。杨新明的亲奶奶,在杨新明九岁大的时候。老两口子打架,被杨新明的爷爷在嘴上扇了一巴掌,打掉了两颗牙。这老太太气不过,自己就找了一瓶甲胺磷,也喝药死了。

    所以说,算起来杨新明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只不过到了15岁的时候,被老娘给接到身边来了。

    当时接下来的原因是上学,杨新明在老家就上了一个初一,还是上学期,因为老头子没钱。所以送不起杨新明上学了。八八年的时候,那时候的学费一个学期要八0多块了。所以杨新明的爷爷也送不起了!杨新明的老娘听到这个情况以后,才把杨新明接到身边来上学。

    从那以后,杨新明就进了这个家门,因为这边的学校不承认杨新明以前的学历。所以只好又读了一个六年级,只不过是下学期。并且跟杨新明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分到了一个班。

    八九年的时候,杨新明跟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一块上了初中。可是一学期以后,因为这边的奶奶有点看不上杨新明,总嫌弃杨新明是个继子。

    所以有说话时候,难免有点古古怪怪的。杨新明当时年龄也比较大了,加上性格本来就挺孤独。这些话一听久了,多少有点生气。这一生气,杨新明就跑回了老家,把杨新明的老娘给急得够呛。

    就这么来来回回,杨新明也不上学了,在老家的爷爷身边,跟着一块种地。可9年1月份的时候,杨新明的爷爷一下子就病倒了,在这个只有两个人的家里面,杨新明那时候的心里面是最苦的。

    因为没有钱去给爷爷治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爷爷躺在床上,等待着死亡的到来。有时候杨新明看到爷爷的这种情况,心里憋闷得难受,只好一个人跑到山里面哭,可那时候的杨新明一点办法都想不出来,因为家里面穷啊!

    你想借钱都没有地方去借,杨新明祖上三代单传,到了杨新明这一代的时候,就剩下了杨新明这一根独苗,连个亲戚都没有,谁能借你钱呢?

    别说是借钱了!就是搞双抢的时候,杨新明把田里面的稻子都割翻了,那时候还是用的那种人踩的那种脱粒机,因为没有亲戚六眷,想找个人帮手都没有办法。

    因为在农村里边,你不上人家去帮忙,人家也不会给你家帮忙的!自从杨新明的爷爷病倒以后,这田里地里,都是杨新明一个人在那里操持,根本就没办法跟人家帮忙。

    所以说杨新明就只能自己硬扛,杨新明先把那种人力脱粒机上面的那几块遮板给卸掉,把脱粒机抬起来一头,然后自己钻到那个脱离机的底下,就那么把那个脱粒机自己一个人扛起来。扛到自己的稻田里面,然后用箩筐挑着遮板去田里再把它装上!

    就这么一个人先搂上一把稻谷(没脱粒之前这稻谷还在稻草上然后跑到脱粒机上脱粒。就这么来回折腾,才能把这田里的稻谷收回来。

    爷孙俩加起来有一亩八分田,等到杨新明把这些稻子收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是三天后了。

    因为家里面的床上还躺着个病人呢!所以杨新明得不时的趁着送稻谷回家的这会功夫,去看看床上的爷爷,给老爷子翻翻身擦擦脸啥的!

    人家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那会杨新明只能算个孝孙,照顾老人这些事你不干没人给你干,爷爷躺在床上的时间越久,这身体慢慢的就越僵硬,得必须时时得注意老爷子的身体状况。等到收完晚稻和地里面的花生,这时间也到了九四年的十月份了。这老爷子在床上也躺了将近十个月!这时候杨新明也已经1岁了,就在杨新明满1岁进岁的时候,杨新明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就是在过生日的那天晚上。杨新明的爷爷也去世了,可杨新明爷爷去世的时候。

    家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就剩下了木仓里面的一点稻谷。还是那一亩八分田里收回来的,那时候的稻谷价格非常的低,才三十多块钱一百斤,这一亩八分田的稻谷才卖了700多块钱。

    那时候也没有手机啥的,也联系不上杨新明的老娘,打电话都要跑到乡镇上才行。

    杨新明就用这些钱把爷爷葬了下去,那时候左邻右舍还是来帮了忙的!要不杨新明真的只能自己一个人把老爷子背到山上去了。自从杨新明的爷爷去世以后,杨新明在这个老家可以说是举目无亲了。

    九五年的时候,杨新明的老娘和继父又把他接了过来,花了1八00多块钱,把杨新明送去学了厨师。

    自从这以后,杨新明才正儿八经的进入这个家门儿,也对这个家有了归属感。当时还改过姓,继父姓刘,杨新明也改了名字叫刘静,挺女性化的一个名字。自从杨新明回了老家以后又改了回来!一直到现在。

    杨新明一边往河边走还一边喊:“伢老子诶!咭饭哒!洋洋在你身边吗?”

    杨新明的继父的一听到招乎,马上回应道:“你们先咭咯,我们就来哒!洋洋在我各里咧!”

    杨新明听到继父说完这句之后又在跟自己的闺女说:“走!洋洋我们回家吃饭去!明天嗲嗲再带你来扳鱼好吧!”

    看到他们爷孙俩走了上来,杨新明也再没有往下走了。等老爷子走到自己跟前,一看那个装鱼的桶子里面,大大的鱼还不少,特别是有一条鲶鱼,估计得有两三斤!其他的就是一些鲫鱼,鲤鱼,黄鸭叫,每样的都有几条,可都不大。

    杨新明的继父看到杨新明站在那里,就把装鱼的水桶递给了杨新明,问了杨新明一句:“今天的收获怎么样?还混得到饭咭不?”

    杨新明一听,得!今天可能要挨顿训,老继父这么好的脾气都开口问了!等会老娘绝对的要骂人!这会继父在这里问自己,杨新明却不能不回答!

    “今天还行吧!挣了可能有两千多块钱!”

    “你今天都收了什么货啊?能挣两千多块钱,这还不错嘛!”

    杨新明的继父一听,也替杨新明感到高兴!

    “今天的运气比较好吧!碰着了一个工地,我把他们工地上的那些钢筋蒂子,都给收了过来了,当时也没过称,估的堆!这边人家给了我一块二毛钱一斤的收货价,所以就挣了这么多。”杨新明只好,把对付废品站老板的借口又说了一遍。然后招呼着自己的闺女:“洋洋走了,吃饭去了!奶奶在那里把菜都已经炒好了!就等你们回家吃饭了。”

    杨新明手里面提着水桶。把手伸出来,牵着闺女的手,转过身来往回走。老爷子也跟他杨新明的后面,一边走一边开玩笑地跟杨新明说:“你今天要心一点哦!你家老娘今天的脾气可能不好,你家凤伢子今天走了!你也没说过来说句话。等到你家老娘问洋洋的时候才知道这个事,当时可是气的不轻了哈!等会儿你家老娘要是说你什么!你收着一点你的那个脾气哦!你家老娘也是为了你好,孩子才这么大一点,没妈妈带,多可怜呐!你也是的。听洋洋在那里说。你天天捧着个手机在那里看说。凤伢子就是被你给气走的。你说你家老娘心里面有没有气?洋洋现在才五六岁。正是需要妈妈带的时候,凤伢子这边还走了。你想没想过以后怎么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