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默不作声的毛元玖气如斗牛地走上前来:“臣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毛元玖恭请陛下提前登基!”
百官之中,那些毛元玖的人早就在等着这句话了。小皇帝的生母是谁?那是毛贵妃!
小皇帝提前登基,对他们这拨人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弊。
毛元玖一言如口,如同平地惊雷,满朝文武之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随声附和。
“臣恳请陛下登基!”
“臣恳请陛下登基!”
保定府一座五进大宅里,萧韧正在看信,信是棺材铺派人送来的。
萧韧笑了,宫里宫外都很热闹啊。
这时,小栗子飞奔而入:“七少,太皇太后薨天了,衙门里贴出告示,国丧三月。”
萧韧冷哼:“堪比皇帝了。”
太祖皇帝和崇文帝殡天时,便是国丧三个月,现在,太皇太后也是三个月,死后哀荣可谓后妃之最。
片刻后,小栗子又跑了进来:“七少,护国公死了!”
萧韧一怔,问道:“护国公?杨锋?”
在宫里时杨锋还活得好好的,虽然上了年纪,但老当益壮。
“七少您这记性,杨锋是老护国公,护国公是杨敏啊!”小栗子笑着说道,杨家不是好人,他们家里死了人,无论是谁都是好事。
萧韧都不知是该笑呢还是该笑呢。
不是他的记性不好,是他早就把杨敏当成死人了。
杨敏这都死了多久了,死讯竟然才传出来。
“杨敏怎么死的?”萧韧忍不住好奇起来。
“杨国公是在追剿后晋余孽时光荣牺牲的,就是这些后晋余孽刺杀了太皇太后。”小栗子振振有辞。
萧韧挥挥手,让小栗子出去,然后提笔给沈彤写信,这么多有趣的事,能写很多很多字,她一定会被逗笑吧。
无论如何,恭喜杨家,终于给杨敏找到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死法。
死的光荣,死的忠烈,堪称勋贵楷模,定当名留青史,万世称颂。
收到信时,沈彤正在听李永基的随从背兵书,一边听一边打瞌睡。
这兵书不是只对着燕北郡王一个人背颂,李永基见沈彤来了,他觉得不能浪费,于是便把那些背书的随从分成两组,一组个跟着燕北郡王,另外一组则跟着沈彤。
(ex){}&/ 说完,她一溜烟儿地跑了出去,生怕她娘连她一起揍。
回到燕北郡王的书房里,沈彤便把萧韧在信上告诉他的事说了一遍,燕北郡王笑得前仰后合,太皇太后和杨敏的死讯他也听说了,可是却没有沈彤说得这般精彩。
“姐,早知如此,那天你们就该多杀几个人,也让杨家多出几位英烈。”
沈彤道:“我猜有人该动了。”
燕北郡王点点头:“是啊,该动了。”
话音一落,他高声喊道:“来人,去请老侯爷!”
老侯爷便是老安昌侯李永基,这位自从来到燕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气上山顶,不费劲儿。
燕北城内,杨勤正在清算左家留下的资产,一切都如他的计划,左家连夜潜逃,留下了万贯家财,可是诸事并非十全十美,比如说左家人并没有抓到。
据说左家是逃往鞑剌了,可这也只是听左家留下的下人们说的,左家的女眷里十之八、九都是鞑子,这便意味着,左家男人其实都是鞑子的女婿,他们想要逃往鞑剌,并非难事。
跑了就跑了吧,反正一个通敌的罪名压下来,除非他们不再踏入大齐半步,否则他们就是跑到天涯海角,又能如何呢?
一名随从走了进来:“回禀大都督,方先生的马车已经快要进关了。”
杨勤满意颔道,对那随从道:“立刻传令下去,将左家通敌卖国,方先生偷偷报信的事传扬出去。”
随从应声,却没有离去,杨勤问道:“还有何事?”
“是燕北郡王的事。”随从脸现难色。
“燕北郡王?”杨勤怔怔,他几乎忘记还有这么一个人了,“他要如何?”
随从苦笑,道:“燕北郡王送信过来,说他十四岁了,来年便将及冠,按照规矩,应该给他配上侍寝宫女了,不过如今郡王府没有宫女,那就挑几个丫鬟过去服侍,丫鬟要漂亮的,看上去好生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