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的春风,吹绿了雍城内外的树木枝条。
河水解冻,经历巨大灾难之后的雍城再次苏醒过来。
冬日的风雪,掩埋了数万尸骸,也冰冻了人们的记忆。活着的人,还是要努力活下去。
由于措施得力,雍城的瘟疫被锁死在秦地,甚至连秦国都邑遭受重创的消息,都很少有他国民众知晓。个别知道的,将信将疑,最后被时间冲淡、然后遗忘。
国君赵石翻看着成堆的奏折竹简,批阅着烦心的各种事务,只要是关于瘟疫后恢复元气的举措,一律放在最优先的顺序处理。
太子赵籍更是不能忘记,因为差点没命。他吩咐小小,马上去南山基地请伯阳回来。
伯阳也终于走出了黅天圣洞,站在洞口望着天空。
听希轻轻走到他的身边,讲述了王九山的情况。伯阳只是“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此后,王九山再未回到南山基地,而是留在了鬼谷岭。
小小落到了伯阳身前,行跪拜大礼,然后表达了太子赵籍的意思,请师父返回雍城。
神医“李和”,活着的人都没有忘记,民间都称之为“医和”。太子赵籍希望伯阳能够为秦国研究医术,以增强治病救人的实力;如果人没了,还谈什么国?医术当然不是伯阳的目标,他有着更伟大的计划和想法,要为必然到来的显域危机作最充足的准备;而当前的秦国,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
伯阳带着听希,跟着小小回到太子寝宫。
由于九峰山山巅的那只鹰,刚刚过去的那场“正常”的瘟疫,早就变得极为异常。
伯阳尽力拯救了很多生命,但没有阻止这场瘟疫,因为刻意改变一些大,会给显域带来更大的麻烦。
太子赵籍从另一侧的厢房内牵出来一个孩子,然后带到伯阳面前。
伯阳看了看,是个男孩,眉清目秀,大约五岁的样子。
“这孩童的命,是您救的。”太子赵籍摁着孩子在地上叩头。孩子不肯跪倒,眼睛一直盯着旁边的听希,因为他对听希更加有印象,不明白为什么跪伯阳。
伯阳笑了笑,示意听希把孩子拉起来。
赵籍说小小把这孩子从宫外带回来,但是一直没有名字。
(ex){}&/ 伯阳也没有过多责怪自己,因为对他来说,时间早已是永恒,过去、现在、将来,都隐隐会形成记忆,如此庞杂的东西,怎么记得过来?
作为表扬,伯阳亲了亲听希,然后两人享受了一番亲近。
一年后,六岁的小元忽然发现医和的医馆内多了一个女婴,非常可爱!即使是躺在听希怀中,也是睁大了萌萌的眼睛,看着天地、看着伯阳和听希,也看着小元。
然后,太子赵籍、小小、小元,差不多每天都跑到医馆,医馆连夜间也不再平静。
“君上,父王,我也想要一个宝宝。”太子赵籍请示国君赵石。
“嗯?盼我早死?”国君赵石有些生气。
“嗯?要个宝宝而已,至于?”赵籍非常惊讶有这个答案。
“即位才能要,不明白?”国君赵石也很惊讶有这么个不懂事的太子。
“哦……”太子赵籍很失落地离开王宫,去往医馆。
小元十三岁时,终于可以带着那个宝宝在医馆的院中玩耍,但是伯阳和听希都禁止会跑的宝宝跑出院外,这让小元大惑不解;更不解地是,五岁的宝宝居然连名字都没有!大家只能都叫她“宝宝”,后来“宝宝”两字几乎就变成了名字。
“宝宝不需要名字。”女童“宝宝”从医馆的大门门缝中望着外面繁华的街道,对小元道。
热闹的街道忽然安静下来,民众均都闪到一侧。
几匹快马风一般驰过街道,奔向王宫。
“晋国使臣?想必是晋国出了什么大事。”一位皂隶恰好站在门外。
“小元哥,晋国是什么?”宝宝问身后的小元。
小元几乎晕倒,这哪是神医的后代!居然连晋国都不知道!伯阳和听希,一天一天的都在做什么?居然把这孩子抚养成这样!
不多时,王宫来人,把伯阳叫走。随后,伯阳回医馆简单收拾了一下,告知听希,要去晋国数日,同时向宝宝辞别。
女童“宝宝”自出生后首次与父亲分别,于是象征性地大哭了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