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宫闱风云 十六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喜欢本书的,请在这时候留下您宝贵的一票,谢谢。

    ---------------------------------------------------------------------

    柳泌一行出殿之后,除郭钊外,皇帝又命内侍监西门珍等高品宦官代他相送。一直将他送出左银台门,由门外十几个柳泌带来的亲随侍从接着,郭钊又上前与他密谈良久,这才目送他远远去了。

    西门珍带同一大群青衣内侍,在门前伫立良久,待郭钊送过柳泌,转身返回,他才算是交卸了差使。

    见郭钊回来,在宫门处喝了半天冷风的西门珍忍不住向他道:“郭大人,此人是何许人,怎么陛下派了这么多人送他?”

    郭钊也知瞒他不过,便老实答道:“此人是台州有名的道士,陛下近来渴欲修仙,派人去请了他来,问神仙方术。”

    西门珍冷笑道:“只怕不是派人请了来,是郭大人推荐吧。”

    他语气不善,郭钊却也懒得理会。西门珍虽然势大,不过以郭府势力,到也并不惧怕。

    因正色答道:“陛下但有所求,吾辈臣子自然竭力去办,我实在不能领悟西门大人的意思。凭我郭某,难道还需要媚上求宠吗?”

    他这种伪君子模样,不但深知他底细的西门珍倒抽一口大气,就是在一边静候旁观的李忱,亦觉得此人太过无耻。只是此人形容外露,比之后世人常形容的大伪君子岳不群,道行上却是差了老远。

    “殿下,此间事了,请上轿随我们同去吧。”

    郭钊见西门珍一脸嘲弄之色,亦觉无趣。拱手略一致意,便要带着柳泌的几个徒弟,随着李枕一起离开。

    “郭大人且慢。”

    西门珍一声断喝,将郭钊一行止住。各人正在纳闷,却见西门珍拍手召来一名年青宦官,低语吩咐,那宦官便从怀中掏出一黄铜手炉,递交给他。

    “殿下,宫外寒气太重,就是坐在暖轿中,也需提防受凉。若是果真着了风寒,咱们在陛下那里可吃罪不起。”

    李忱母子在宫中势力一向薄弱,除了枢密使刘光琦对他们稍假辞色外,如西门珍、王守澄、马元亮、吐谷承崔这样的高品宦官,对李忱母子从不放在眼中,今日如此示好,如此待遇,到是吓了李忱一跳。

    他知道自已虽是王子,论起势力和在朝野中的声望,与眼前这个面黄无须,一脸皱纹,佝偻着身子在自已眼前微笑的宦官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

    心中一边思量,不知道这西门珍是何用意,却连忙伸出手去,向那西门珍笑嘻嘻答道:“那就多谢了,我可正巧嫌手冷呢。”

    他年纪,却是不卑不亢,轻轻巧巧将这手炉接了过去,神态举措皆是自然之极。

    “那么,老奴就不扰殿下出游,这便告退。”

    “西门大人好走,我去玩会儿也就回来。”

    两人虚与委蛇,客套一番,那西门珍又向李忱行了一礼,便带着从人飘然而去。到是留下郭钊,突见宫中这一极有势力的一派向李忱示好,一时间心中又急又忧,不知对方是何用意。

    在原地呆楞了半响,郭钊跺一跺脚,沉声令道:“起轿,往太极宫长林门!”

    一行人自崇明门而出,过望仙门,经皇城大街,由安礼门直入太极宫,再一路向南,一共约摸行了五六里地,这才至太极宫南的长林门西侧的长生院中。

    自玄宗以降,大唐皇帝好道,每代帝王皆有宠幸的方士道人,这长生院建于太极宫南,紧挨禁宫,为历朝皇帝招待道士居处之所。

    只是当今皇帝政务繁芜,又兼信佛法。在柳泌之前,到没有信任重用方士,李忱及郭钊一行人甫一进殿,便觉此地阴气逼人,庭院荒芜,昔日道士往来不绝之处,已经绝灭无人气。

    李忱自轿中蹦下,手中捧着内燃木炭的精致铜炉,双手前胸很是暖和,心中亦甚是慰帖,不由得对西门珍起了一丝好感。念头一起,他心中倒也暗自警惕,知道此辈宦官唯以媚上邀宠,拍马奉迎为立身之本,自已可千万别着了他的道才好。

    因见一众童都冻的畏畏缩缩,李忱呵出一口白气,向郭钊皱眉道:“郭大人,不如寻几个人,来此地洒扫升火,这般寒冷,如何做事?”

    郭钊心中亦是如此想法,听他一说,立刻连声称是,张罗下人往内廷招些宦官来行事。

    只是答应之后,很觉别扭,心中暗骂道:“我如何肯听这鬼的话!”

    李忱却也懒得理他,四处巡看,见这长生院中到处都是道家的神像木雕,还有些法器物什,因为无人打扫,都是遍布灰尘。

    院中西侧,有一排十余个大不一的炉鼎,李忱心中明白,这些便是将来练丹所用。

    他一心要破坏此事,却一时不知道如何着手,只得在这些铜鼎中间四处张看转悠,一时了无头绪。

    转了半天,却仍是一个主意没有。劝谏肯定不成,李忱前生亦是成人,知道此时自已年纪太过幼,说出话本皇帝根本不能信服,况且这几年相处下来,李忱已知皇帝虽然一直口称纳谏,其实脾气很坏,暴燥峻刻,冷酷无情,若不是一心想削平天下,根本不能容忍别人的冒犯。自淮西平定,成德归降,皇帝的脾气一天比一天看涨,修仙亦是此时皇帝心中头等的大事,自已若是敢说什么修仙是假,世人死后一切成空,只怕日后想再见皇帝一面,都是想也别想。

    至于让母亲劝他,更是别提。陈妃一向不敢顶撞皇帝,唯以恭谨来搏皇帝欢心,再加上这时代的妇人有几个不信鬼神之事?

    他想来想去,却是全无办法。心中着急,只觉得时间过的太慢,若是自已此时成年,手中有权有势,皇帝信重,那自然什么也做得,现下以一个稚龄儿之身,想干涉这一类涉及到政治阴谋的大事,力量委实太过薄弱。虽知如此,却对自已多了千多年的智慧,后世的成功人士,在眼前的这点事的处理上却束手无措,无能为力,实在是觉得愤恨难平。

    “殿下稍让,让臣等洒扫。”

    李忱还在沉思,内廷被派来洒扫生火的下等宦官们却已来到。数十人在诺大的长生院中扫舞扫把,以木铲铲除垃圾,以软兜抬将出去,这院内适才还是鬼影幢幢模样,此时来往的人一多,一时间却又是嘈杂不堪。

    因此地太过吵乱,李忱索性退入大殿之中,因见五六名柳泌手下的徒正用清水抹布在殿中洒扫,他信步走向前去,向那宁致远问道:“你师父让你在此准备,除了洒扫之外,还需何事?”

    那宁致远回头一瞥,因见是皇子发问,虽然手中正拿着一块抹布,正在精心抹除三清神像上的灰尘,却也不得不转身答道:“殿下,一会洒扫好了,还需将炉底用所之物放入,点火开炉燃烧。待师父归来,放入其余材料,时日一满,金丹自成。”

    李忱见他如对大宾模样,到觉好笑,眉头一挑,笑问道:“你相信这世上有金丹么?吃了它,果真就能成仙?”

    “殿下,臣只知恪尽职守,做好本份。师父要臣做什么,臣只照做。至于想金丹是否有用,臣无缘品尝,到也不必去想。”

    “喔?若是你师父命你自裁,你也照办不成?”

    宁致远淡然一笑,答道:“臣自幼被师父抚养,臣一出身,家乡大饥,饿死百姓无数,若是臣的师父,臣早就饿死沟渠了。师父真要臣此时自裁,臣也只有听命的份。”

    这宁致远不过七八岁年纪,行止对答已与成人无异,李忱再思量一下他的话中含意,心中不禁长叹。

    自已此时披着狐皮,手执铜炉,还有十几个内侍围着转悠,唯恐自已有所需求。而这宁致远年纪不过大自已几岁,却是将手伸在那冰冷的冷水之中,两只手冻的通红,人之境遇不同,差别竟至如此。

    他心中感叹,却也无以安慰,只得讪然一笑,让宁致远继续做事。正在唏嘘,却见有一童已停了此间劳作,自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一大堆颜色暗黄的事物,往殿外的鼎炉处行去。

    推荐:《四分之三绝世美男》,作者:寻找李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