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容,是为了那些给《侠宋》写过认真评论的朋友留一下痕迹。
“”这个内容将不断补充,将大家最新的认真观点补充进去。
只是希望大家在讨论《侠宋》的时候,不要说别的朋友的作品(下面评论中涉及到别的作品的文字都给替换了),谢谢大家。
《侠宋》写得太正统,因此不大被络上的朋友们接受……总之,有兴趣的朋友们就随便翻翻吧,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
别当真!
0[置顶][精华]先5票支持,再发言。我觉得《侠宋》(亦即本书)是这么多年来,……
先5票支持,再发言。
我觉得《侠宋》(亦即本书)是这么多年来,继金庸封笔之后,最具金庸神髓的惊世大作。我去年曾有幸在《武侠故事》上看过本书第一部的连载,但是正直考a的冲刺阶段,每天都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复习、看书,但是因为被你的说吸引,一口气看了一整天,后来一直想找后面的内容,只是《武侠故事》太难买到,每个售书点尽是《今古传奇》,因而一直没有能读到全本,引以为憾。现在又能再次看见此书,当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常人常说南、北晴川。将你二人如此相提并论,除了你们在武侠凋敝的当前仍然坚持走在这条传统的文学道路上之外,可能还因为大家认为你们笔力相当,不分伯仲,共同擎起了中国武侠复兴的重任。不过就我个人认为,你的进步是相当地明显。分开来说,前面的《》要比现在连载的《》好看;而你创作的本书又要远远比《飞云惊澜》要经典很多很多(当然你写的一些中篇不在此论之中)。也即是说,我觉得在同一水平上打转,甚至有些不如从前了,这可能也和他创作的《》太过受人追捧,之后难以再超过此巅峰有关。(在此我要插几句,的《》传阅度能这么高,和他作为今古的编辑有关,和在今古这一发行量最大的武侠杂志上连载有关。如果本书当初能选择在今古连载,恐怕也早已是家喻户晓,万人空巷了吧。当然,你选择在《武侠故事》上发表,可能也有你的难言之隐,诸如今古要优先照顾《》,不能同时发两个长篇,避免打擂台之类。)总的来说,你前面的《飞云惊澜》远不如前面的《》,后面的本书又要比新近的《》优秀不少。在你们创作的所有长篇中,综合来看,无疑本书是最最出众的。
在无意中看到此书,当真有莫大的意外之喜。起点就是一个造神的平台,当然也不乏大神(你是当今武侠的大师了,又是作协的,当然也是大神了)扑街的例子,在这个有海量书的地方,酒香也怕巷子深。而且,武侠这一题材,也早已风光不再了,你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看到这本书。我相信,只要大家一看到这本书,只要“看了”,就会被迷上。真的,当初我就是这样简单地被迷上的。
你要加油,我支持你。因为,你写出了很好很好的书,很好很好的侠。
发表人:鸡叼米用户类型:普通00八1:4:06回复
1
这么多年,第一次发这么长的帖子,不是至爱之书,哪有肺腑之言。
自己先顶一下吧,希望作者走好。武侠的大旗靠你擎起。
发表人:鸡叼米用户类型:普通00八1:5:55回复
飞云实体已够,期盼本书早日付梓出版。
发表人:鸡叼米用户类型:普通00八1:07:54回复
感谢楼主的大力支持!
楼主的大篇幅留言支持让我感动(当然留言中涉及对作品的评论仅代表楼主的观点,也是我有过一面之缘的朋友,其皆笔力沉浑,气势恢弘,特别是他取得的成就,是我目前无法达到的),就简单说说《侠宋》吧:
《侠宋》(侠宋)我写了接近三年(不算构思的时间,如果算上最初的构思,时间会更长)!
三年时光,足够一个高中生迈入大学殿堂了,而这三年时光,我基本上很少有休息日,所有的时间甚至包括春节长假,都投入了这部作品的创作。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武侠说,本来可以更文化更经典一些,我辈后来者,要认真创作出一部过硬的对得起自己的作品。
三年艰辛,甘苦寸心知!我想,现在这年月,花三年时光来雕琢一部作品的人不会太多了。不管怎样,我认真地创作了,认真地努力了,也算对得起自己和自己的读者。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向金庸等武侠前辈致敬的武侠作品。
发表人:王晴川66用户类型:普通00八1:40:56回复
4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向金庸等武侠前辈致敬的武侠作品。
诚如楼主所说“武侠这一题材,也早已风光不再了”,尤其是在起点,从点击和推荐的比例就能看得出来。我发在起点的本意,就是希望更多的朋友们读到这部作品。
“我相信,只要大家一看到这本书,只要“看了”,就会被迷上。真的,当初我就是这样简单地被迷上的”,楼主说的这句话尤其让我欣慰!
是啊,有人为自己的作品着迷,虽然这样的人不多,但还是很欣慰的事情!
再次感谢楼主,希望大家能喜欢这部作品!
发表人:王晴川66用户类型:普通00八1:51:40回复
[精华]早在数年前,兄弟就迷上了这本书,这本堪比的书,只不过幸运,他被……
早在数年前,兄弟就迷上了这本书,这本堪比的书,只不过幸运,他被武侠连载。这本淹没在武侠日渐没落的岁月里。
幸甚!
每日5票,敬请笑纳!
发表人:张有用户类型:普通00八60::4回复
简评侠宋:比烟雨江南中更安逸,比刀兵天仙外更讽刺——好一帧极致的江湖写意水墨画
乱世磨刀客发表于:00710八:04:0
展读王先生之《侠宋》,当在蒙蒙烟雨中最是合适。
山外青山,烟雨江南;西湖歌舞,暖风醉人——自南宋都城,快马飞骑不消一日,便可隔江相望对岸故土,只是故土依旧,故土上飘扬的已非宋军旌旗……
圆满完成卧底任务的抗金义士卓南雁在重返烟雨江南岸的第一天,便应该意识到眼前的江南不仅仅烟雨美景如画——烟幕之后,居心叵测的格天社爪牙、意图再起的明教大佬、虎视江南的龙骧楼新贵、自命不凡的雄狮堂骨干、神秘莫测的江南龙须、眼高手低的……一时间烟雨江南群雄并峙、暗流涌动。于这暗波汹涌之际,醉仙居柳四嫂的伤心泪、天目山脚孤苦的酒肆掌柜父女,虽只烟雨迷蒙中不起眼的缀饰,却为整幅侠宋平添一丝残韵……
从金陵五通庙地宫到雄狮堂总堂,从齐山明教圣女登坛祭典到天柱山南宫世家,再从无极诸天阵到行在临安。跟随卓南雁的脚步,每换一处景致,读者眼中便多一分意犹未尽的回味。
江南之美,美在纤秀,就连江南武林高手间一触即发的大恶战,也因了金鲤初会、龙莲献瑞这样的名目而增数分超越生死肉搏的婉约精致。
丝丝烟雨中,雾里观侠宋江湖,江南曲折之美越发淋漓。然则淋漓背后,血雨将临、腥风渐起。当王先生的文字渐渐没入深锁烟雨江南中的行在临安,放眼醉生梦死的“三元楼”、一掷千金的“千金堂”、千金买笑的“万花轩”,沉浸在“万花轩的姐儿柔,三元楼的酒儿稠,千金堂的银子遍地流”这临安三妙中,锦衣玉食的王公贵族们谁个还有闲心理会烟雨美景之外的狼子野心?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花花临安城中,还有几人愿意留一份清醒高歌猛进直捣黄龙?在偏安的宋室权贵们眼中,金寇的铁蹄和刀枪已然明日黄花,百姓的民生疾苦更是浅淡模糊,内忧外患皆若另一个时空里与己无关的影像碎片。环绕高宗赵构的是酒林肉池、鸟语花香,在秦相爷的精心布置下,漫步行在临安宁静的烟雨夜巷,赵官家便似置身如诗如画的人间天堂,直把杭州作汴州乐不思蜀了……
只苦了卓南雁、辛弃疾等尚未长醉的汉子,他们透过烟雨江南鲜活的画面,直视画面尽头金歌酣舞转眼空的梦醒时分……于是烟雨江南深远安稳的表象提前碎了……
掩卷沉思,烟雨如丝,顿悟:侠宋——比烟雨江南中更安逸,比刀兵天险外更讽刺——好一帧极致的江湖写意水墨画。
我对林霜月的十大印象!
1、她从前是个外向的女孩子!
、后来她变的有些外冷内热!
、她是个很有原则,对组织上交待的事都能认真对待的人!
4、在情感上,她是腼腆的人!但遇强力冲击,也许也能为爱一拼!
5、她如果参与超女比赛,恳定艳压群芳。
6、她如果在s大学上学,后面会跟上一连队的男生。
7、不要让她过份独居,她非常易患孤僻症。
八、她最喜的色泽:白色。喜欢此色泽的女孩子是清纯的。
9、她集黄蓉、龙女、林诗音、赵敏于一体,是人中之凤。
10、如果此刻,你站在月明风轻的繁华街旁,眼见这样的女孩子从你身边飘过:
请问你当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作者:东方青衫001619:7
(备注:东方青衫老弟,对侠宋写了不少评论,只是大多跟目前连载的情节无关,所以目前只将此贴发在这里。我希望有机会,别开一贴,将东方老弟的酷评一起汇总,再次感谢东方老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