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岁月的亮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南疆祭奠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暖春三月,烟雨袭城的时节,韩德彪又打过几次电话,问张青秀请到没有,他想请吃饭。老b1直推脱,说上外地出差去了。

    他跟方姐说了这个事,自从上一次和韩德彪吃过饭后,老八觉得这个人阴,得想办法终止合作关系,让他断了念想。方姐毕竟没遇到过此类事,她总觉得法治社会,光天化日之下,韩德彪能闹成什么样?但是老八的直觉是,终止合作简单,韩德彪这个人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为此事,老八多了关注,最近听圈内人说起,韩德彪钱赚狠了,本应春风得意,但是听说被一个退伍兵给耍了,觉得很没面子,曾经跟别人提起,得想点办法震一震。老八有了戒备的心。

    快到清明节的时候,张青秀跟老八说,她今年想去云南,给她哥哥张一枪扫墓。

    那么多年,老b1直回避这个问题,是怕打破张青秀的宁静。那几年清明那天,大家睡下后,老八就在老家的上房案头点三根烟,撒三杯酒,插个青标,独自坐一会儿,将一年来张青秀的情况和自己的情况对张一枪叨唠一下。就像当初在南边的丛林的猫耳洞里聊天一样。

    当时彼此有过誓言,无论谁牺牲了,活着的人,都要替对方照顾家里。本来张一枪可以活着的,但是,他把活着的机会给了老八。经历过死亡,才知道活着就是幸福。经历过生死交替,才知道情义轻重。血肉横飞是残酷的,一生的托付是永恒的。它会浸透到血液里,成为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习惯,成为一个个人的信仰。

    每年清明,坐在漆黑的夜里,对着案头叨唠的时候,老八看着天井上的星空,也许,张一枪已经变成了那颗最亮的星。每当此时,他都会哼起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哽咽难语,心泪涌流。

    这个世界,除了父母,谁还会把生命给你?这个世界,谁还会把一生化尘埃,衬托你的光亮?这个世界,谁还会化作天空中的一颗星,永远照亮你前行?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

    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独和叹息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记起

    曾与我同行消失在风里的身影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

    和会流泪的眼睛

    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

    越过谎言去拥抱你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

    请指引我靠近你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知道

    那曾与我同心的身影如今在哪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在意

    是太阳先升起还是意外先来临

    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

    也不愿忘记你的眼睛

    ……

    老八能走到现在,是张一枪给的,一个能够舍生取义的人,灵魂的高度是活着的人无法比的。张一枪的行为,给了老b1生前行的动力、一生克难历苦的勇气、一颗善良勇敢的心、一辈子的信仰。

    张青秀的意思是,转眼已经三年了,她能接受她哥牺牲的事实,她想她哥,她要去给他祭奠。

    老八没说什么,他也是想去的,如果不是顾忌张青秀的感受,他早都想去看给他生命的兄弟。

    工作上老八跟方姐交代了一下。回村里把爸妈安顿好。邻居都是乡里乡亲的,听说老八他们要去南疆祭拜先烈,都出来送行,族里老人还跟老八说尽管放心去,他爸妈乡亲们会帮衬好。

    老八和张青秀告别大家,就启程往南方去了。

    大多数人都知道,清明节是“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是人们祭祀先人、祭奠先烈的哀思涌动日子。按照老八老家的传统,每到清明节,各家各户都要到逝去的亲人的坟茔前祭祀、挂青。倘若到了清明之后哪座坟头上没有插青标,人们就会认为它是无主坟,这些故去的先人可能已经没有后人了。

    因此,每年的清明节一到,在外地工作或者在外地定居的人们都要回到老八那个小村子,在逝去的亲人的坟茔前上香烧纸或献上鲜花,插上青标,以示香火延续,哀思不绝。

    往年,老八不敢提去南疆祭奠的事,但在的清明节期间,他都会特别关注关于祭奠革命先烈、追思先辈的报道。希望远在云南的张一枪能够有政府、社会团体去祭拜,这样他的心能够安了一些。

    95年清明期间,一段烈士母亲到广西边防看望儿子坟墓的报道让老八无法忘记。

    一位95岁高龄的老妈妈,由于家境贫寒,儿子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后,一直没有能力到边疆去看一看儿子的坟墓。

    19八2年,她儿子生前所在部队的领导准备派人送她去看儿子的坟墓,但当时南疆战事不断,老妈妈怕麻烦部队领导,没有去成。

    1995年清明节,在当地企业、活着的战友资助下,老妈妈终于走出湖南的一个小山村,儿子原先所在部队的首长在南宁接待了烈士的母亲,并派人护送她到凭祥,看到了长眠在烈士陵园里的儿子的坟墓。

    从湖南那个小村庄到广西凭祥的一千多公里路程,这位年迈的老妈妈却走了整整十六年啊!

    老八转业回家时,母亲告诉他,打仗期间,她天天在家烧香祈祷,企盼祖宗庇佑,让老八能平安回家。“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这是一场战争,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既能完成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又能平安归来。

    战争毕竟是残酷的,很多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此,看完报道,老八能深切地体会到这位老妈妈失去儿子的痛楚与悲戚。

    “张一枪,我早该来看你呀”,在坐上火车,启程的一刻,老八心如潮涌。带着多少遗憾,带着多少惦念,今天终于可以去了。

    麻栗坡啊,这个在上个世纪□□十年代里,每一个中国军人都魂牵梦绕的地方。

    张一枪牺牲后,就安葬在那里。

    麻栗坡,是坐落在云南滇南崇山峻岭之中的边陲小镇。

    它离越南很近,好比如果是在麻栗坡吃罢了早饭,坐着汽车就能赶到越南吃晌午饭。因此,那场爆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震惊世界的对越南自卫反击战,就发生在麻栗坡的周围。如扣林山、南温河,如曼棍、如老山。于是,这麻栗坡镇便成了当时一个极为重要的枢纽与军事中心。

    麻栗坡烈士陵园,在麻栗坡镇以北4公里处,1979年始建,19八八年竣工,占地50余亩,背靠青山,面向绿水。

    陵园大门建门亭,上书“麻栗坡烈士陵园”7个大字。麻栗坡烈士陵园建成后已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革命烈士重点保护和重点参观的圣景之一。

    入门亭沿石阶梯拾级而上即到达陵园中心,就看到用大理石竖立起高约1532米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的正面是□□生前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背面是朱德生前题词“你们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20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纪念塔的两侧竖立着用大理石镶成高363米、宽八5八米的纪念碑各一块,碑上简介着烈士的们的英雄事迹。纪念碑下侧建牌坊1座,流檐飞角,雕龙画凤,立着石狮1对。陵园上端建六角亭1座,供瞻仰人员休息。

    陵园四周筑石墙保护。每冢墓碑用大理石精雕烈士生平。陵园中央有共青团中央慰问团从北京中南海带来的水和土栽培的北京雪松,有济南部队带来的龙柏、撒金柏,有全国各地带来的奇花异草。

    老八和张青秀到的时候,整个陵园已绿树成阴,花木丛生。从山脚至山顶共安放着21排937名烈士遗体。

    张一枪的陵墓在20排第36位。

    老八和张青秀到的那天,正值清明节,当地政府组织了很多学生、还有当地驻军、老百姓到陵园祭奠。

    张青秀从来没有坐过这么远的车,已是非常的疲惫,但是一到陵园,就开始找,找他哥,像疯了一样,一遍一遍喊着她哥的名字,周边的人听说是烈士的妹妹在找哥哥,自发的一起找,终于在第20排找到了,老八也找到了。

    “张一枪呀”,老八和张青秀搂着张一枪的墓碑,仿佛搂着多年失散的亲人,抱在一起,撕心裂肺地哭,谁能够理解相依为命的兄妹从此阴阳两隔的痛呀!谁又能理解以命相替的战友情!

    墓碑上张一枪的照片俊朗的笑,看着大地,看着苍穹,看着遥远的宇宙,他为了脚下土地,为了战友,让自己的肉身脱离了灵魂,飘向遥远没有尽头的远方。

    张青秀死命的搂着老八,把墓碑挤在中间,仿佛怕她哥哥冷,怕她哥哥着凉,要把自己的温暖传给他。老八想起张一枪牺牲前推开他的一刹那,也是用这么大力气,死命的把生的留给他。

    老八心不知道为什么,平静了,虽然泪止不住的流下。这就是张一枪作为人存在这个世上留给他的信仰,舍生取义,大爱至善!

    老八捧起张青秀梨花带泪的脸,那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呀,命运的无奈、生命的悲戚、那么的柔弱、那么的苍凉。

    “秀,咱不哭,你哥哥不想听你哭那么久”,老八哽咽着用双手不停的给张青秀擦着泪,怎么也擦不干的泪,悲怆地对着张青秀说:“咱们坐下来,给你哥呆的地方整理干净,以后咱每年都来,我带你来”。

    过了良久,张青秀松开扣紧老八腰的手,老八扶着抖着不停的张青秀坐在墓碑旁,让她靠在自己身上。

    周围祭奠的人,也是含着泪,帮着老八整理本已被整理过的陵墓,摆上老八带来的烟和酒。老八扶起张青秀,从包里找出老家带来的插青,插好,和众人一起朝着张一枪的墓碑鞠躬。老八和张青秀每拜一下,泪就涌出来。

    ……

    那天,老八和张青秀一直在张一枪的墓碑旁坐到夜晚,直到陵园管理人员来催了几次,才依依不舍离开。那时,张青秀已经走不动了,是老八把她背下来的。

    ……

    回程的火车上,张青秀一直沉寂在悲痛中,托着腮,盯着窗外飞逝的树木、村庄、黑夜。或许,她想把她哥的灵魂带回家,她总感觉窗外她哥的灵魂一直跟着跑,仿佛只要一眨眼,她哥的灵魂就跟不上。

    ……

    到达老家县城的时候,已是半夜时分。因为是小站,下的客人少,老八扶着张青秀,出了站,决定回公司,老八想让张青秀在他的休息室好好睡一觉。

    张青秀实在累了,一路上一直靠着老八。老八只好将搂着她的腰,虽然一路风尘,但张青秀身上的独有的青草味儿还是冲着他的鼻子。

    伤心欲绝的张青秀,此时,是多么的柔弱,多么的让人怜惜呀。初春的风,微寒,老八忍不住用力搂紧她,想把全身的力量、全身的温暖都给她。

    张青秀仰望着老八,悲伤的眼神,微张着唇,老八是她的一棵树,她的手用力地抓着老八的腰,紧紧不放。在那座小城,那个夜晚,那条街,留下两人相濡以沫、惺惺相惜的背影和清脆、空灵的脚步声。

    到公司,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方姐已把办公室收拾得整洁又不失温暖,简洁又富有雅韵。有了方姐,老八办公室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温馨。新添了几盆蝴蝶兰,花瓣层层,五彩斑斓,有金黄中带墨绿的,有鹅黄鹅黄的,有淡紫中夹橘黄的,还有雪白中有深紫的,将办公室装扮得春意盎然。蝴蝶兰散发着小小的清香,那香气,不如麝香那么浓,不如香水那么清。很像张青秀身上的淡淡的芳香味。

    老八扶着张青秀,一开办公室的门,更闻到了这股芬芳,看到了这番春意。张青秀缓过来,脸色慢慢有了红晕。

    老八从热水机上倒了杯水,端到张青秀面前,“秀,喝水,渴坏了吧?”看着张青秀原本水晶般鲜嫩的唇,裂开了几道小口,心疼地朝着张青秀说:“到家了,你哥哥也知道,咱们平安回来了,他也需要休息了,等会儿,你到我床上睡,我睡方姐午休的行军床?”

    “我睡行军床,你睡你自己的床,你睡方姐床干嘛?”张青秀边喝水,咄咄问老八:“方姐的东西你都喜欢?我看人也挺喜欢吧?”

    “没有,没有,我的床比较好睡,你太累了,这样你会睡好一点”。

    老八忙说,老八对方姐,多少有些莫名的感觉,只是这种心思藏在内心很深处,有时,甚至自己都无法想起。一下子好像被张青秀看穿,那个紧张呀!嘴就结巴起来,“好,好,你睡她的行军床,我睡我的床。”

    老八到卫生间烧好水,叫张青秀去洗澡,张青秀耍着小性子,就是不去。好生一顿劝,张青秀才撅着嘴,进去洗起来。

    洗完后的张青秀,又恢复了以前那种清秀如水的样子,姣好的面容红扑扑地,湿湿的头发闪着光,老八自然地拿起电吹风,一缕一缕地帮她吹干。

    老八将被子整理好,让张青秀先睡,自己再去洗。了却一个沉积多年的心事,再累,心情都是愉快的。想到这,老八未免轻松起来,用力的搓着身子,任水冲刷着疲惫的身躯和灵魂。

    出来的时候,张青秀眼睛睁得大大地看着他。

    “秀,你怎么还不睡?”老八边搓头发,边走到张青秀枕边。

    “哥,跟你商量个事,能不能在咱家的上房神位案头上立一个我哥哥的牌位?”

    张青秀看着老八轻轻、缓缓地说,“这样,我哥就能和我们在一起了”

    “可以呀,我回去跟爸妈讲。”

    老八蹲下来,捋着张青秀散落在枕边的头发,心疼地说:“按照老家的习俗,将你哥哥的牌位立在咱家的案头上,你哥就是我爸的义子,这样族里人也好说”。

    张青秀一把搂过老八,将自己的头埋在老八的怀里,哽咽着说:“哥,你真好,真的好,为什么你就看不上我呀!”

    “秀,不是看不上,我答应过你哥,你是我的亲妹子,亲妹子可以照顾一辈子”,老八轻轻地拍着张青秀耸动的肩膀,“你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你哥托付给我的,我会照顾你一辈子,无论你到哪,我都会在你身边,即使你嫁人了,我也会带着父母,随你去任何地方。”

    张青秀只是哽咽着,不说话,闭着眼睛,任泪水沾湿了老八的衣衫。也许,这就是命吧!

    良久,张青秀睡过去,老八抽出酸痛的手,给她盖好被子,回到内间,迷糊地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这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上班的时候了。方姐第一个到公司。看到酣睡的两个人,悄然出去买了早点。

    老八和张青秀洗漱完,吃过早点,老八把张青秀送回幼儿园。顺便回了趟家,跟爸妈报声平安,也把张青秀的心思简单地跟他们说了一下,他们都没意见,说马上去跟族里的老人说一下。

    老八简单地吃了几口妈妈临时做的面条,又赶回公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