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御寇天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0章 伏羲骨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大多数欧洲人比起来,他的确算是小个子,才一米七的身高,即使在华夏,也属于中等男人的身材。

    留着小平头,额头宽而发亮,双目炯炯有神,嘴巴紧闭,身穿一套黑色西装,走路的姿势是龙行虎步,顾盼生威。

    “此人是谁?”赵功达照例主持会议。

    “他是这次访华的团长,全名是芙拉米基尔芙拉米基尔罗维益夫斯基晋东。”工作人员介绍道:“根据资料显示,原苏国教育部的官员中并无此人,在来我国访问之前才突然任职于教育部。”

    “根据推测,此人有可能是苏国政府官员,一方面带队访问,一方面监视代表团成员。这在国际上也是心照不宣的惯例。”

    “把巴夫乔和鲍瑞斯的照片一齐调出来。”赵功达要求道。

    屏幕上出现了巴夫乔和鲍瑞斯同时坐在主席台上的画面:白发秃顶的巴夫乔戴着眼镜面带笑容地看着台下,而头发根根竖立的鲍瑞斯则是一脸的严肃相。

    “袁供奉,请你来谈谈这两个人的貌相。”

    被赵功达点名的是江浙派相学大师,也是华夏相学界巨擘,柳庄神相的第十四代传人袁槐。

    袁槐一看到两人的照片,就知道赵功达是要考考众人的相学水平,本想着让别人先说完看法,他最后来个总结发言就行了,却没想到赵功达一上来就先点了他的名。

    好在他博古通今,成竹在胸,也不推脱,站起来道:“我就抛砖引玉吧。为了节省时间,就不从貌相上分析了。”

    众人一阵疑惑,好你个袁槐,你看相的不说貌相,还能说个啥?

    就连赵功达也微微皱了下眉头,不知道袁槐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袁槐看大家被自己勾起了好奇心,得意地一笑,不再卖关子:“大家看看这两人的眼神,有什么不同?”

    见众人都依言专心地看了起来,袁槐接着道:“巴夫乔的目光只看一隅,鲍瑞斯的目光是环视全场。”

    众人连连点头,暗暗佩服袁槐的分析独到。

    “巴夫乔的眼神尽显仁善,但缺少威严,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讲个一二三,让人得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民众。”

    “鲍瑞斯的却是霸道肃穆,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谁敢反对他,他会毫不留情地灭了对方。”

    赵功达心中暗许,知道袁槐可能下一步就会说鲍瑞斯将会取代巴夫乔。

    这可不能明说出来,更加不能传出去,否则难免引起国际纠纷。两国关系冰冻了几十年,刚刚解冻,这种话可不能说着玩。

    “袁供奉不愧是柳庄神相的传人,分析得丝丝入扣。”赵功达拦住了袁槐的话,转道:“咱们再看看刚才这个晋东的貌相。”

    镜头又切了回来,在特写的面部镜头中,晋东那湖蓝色的眼睛如同一汪深泉,让人猜不透其心中所想。

    “袁供奉,再来看看这个人吧。”赵功达道,刚才的判断不假,要不是他拦走了话头,袁槐还真会把鲍瑞斯将要赶巴夫乔下台的推论说出来。

    袁槐心道现在又让分析这个晋东,一定不能让赵功达再拦住话了,因此一开口就是滔滔不绝。

    “此人面目刚毅,双唇紧闭,说明他做事干净利落;山根高耸入额,挺拔粗壮,表明他有着旺盛的精力;耳提过眉,好像小孩的耳朵被大人提溜起来一样,说明他的才干会被上级赏识,得到贵人的提拔。”

    在座的无一不是相术大家,但对袁槐这样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还是钦佩不已的。

    “大家注意到没有,此人的额头上可是有一个大大的伏羲骨哦……”

    “好了,就讲到这里吧。”赵功达何等的精明,哪里会让袁槐继续讲下去。

    伏羲骨,俗称王八骨,凡具有这种骨相的人,要么大富大贵、位极人臣,要么即是帝王之品。

    明成祖时的“尚宝司少卿”袁柳庄,最擅相面之术,曾将伏羲骨分成三类:朝天伏羲骨;巨鳌伏羲骨;武库伏羲骨。

    像晋东这样的,头骨方正如印绶之型,正是奇骨贯顶之一的朝天伏羲骨,妥妥的开国帝王之相。

    虽然赵功达再三地拦住袁槐的话头,但在座众人哪一个是外行?闻言皆不由得陷入沉思。

    苏国和米国是这个星球上两个终极大国,有着无比稳定的格局。这个晋东要是有开国之君的面相,难道是要独立为王,自成一国吗?

    按照科学的说法,相学纯粹是一派胡言,是封禁迷信的糟粕。往往很多人会说,“谁谁会看相算命,怎么不看看他自己啥时候发财啊?”

    “要是真有那本事,还需要出来算命看相赚钱吗?”

    “哪怕自己没有那个福命,只要能看出谁牛逼,早早地巴结了,不也能得些提携吗?”

    类似的质疑不仅存在于现代,即使在封建社会也曾有过。

    在前朝,曾经有个相术大师,有一天去赶集,在大街上看见许多泥腿子居然长了一副将军和文官之相。

    他当时就起了疑问,假如遇到乱世,老百姓能成为大将军也未可知,但一个字都不识的人能当上文官,怎么可能呢?

    这位大师觉得所学的知识骗了他,回家就把珍藏的相学书籍统统烧了,并不再给任何人看相。

    结果,没过几年,洪秀全金田造反,自立为天王,那些泥腿子成了大将军,一字不识的农民成了考天下举子的主考官。

    此时,这位相学大师才知道,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深深懊悔烧了珍藏的相学秘籍。

    这个相学大师的故事,也被后世相学界人士作为怀疑古老传承的反面教材。

    来华夏访问的这个小个子,到底是什么来路呢?

    就在众人惴惴不安,胡思乱想之际,赵功达发声了:“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好,根据这些人的貌相看来,大都面善,应该不会对我华夏有危害。”

    赵功达把话题引开了,他知道在座的都是明白人,如果所料不差的话,都会领略到他的意思。

    “是啊,个个都是忠厚之相。”

    “那些学生,看起来也是非常阳光的。”

    众人附和着赵功达,谁也不敢再评论晋东。

    “很好,很好,各位辛苦了,今天的会议内容,老规矩,一概都要忘记才是。”赵功达对于众人的反应非常满意。

    “一定一定。”

    “年纪大了,有健忘症很常见。”

    “我今天过八十大寿,就没有出过家门。”

    众人纷纷表明态度,使得赵功达极为放心。

    开玩笑,要是不懂得保密,还混什么体制,直接滚出去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