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沉冤得雪渔村投宿
正在这时仵作前来禀告已验尸体完毕,两名尸体为一男一女,女人被人用绳子强勒窒息而死,男人被人用砸伤后脑后流血过头而死。堂上堂下的人群见与张老实所说的死法一般无二。纷纷指责诉骂两个奸夫,县令一看两人均已画押,吩咐收监,择日问斩。
将人带下去后。张老实与李玉儿对着知县大人嗑头谢恩,又转身对着莲生嗑头谢恩,只说大恩大德只有来生再报了。莲生道:“如今你们心事已了,便早日回归地府投胎转世去罢。”两人答是。莲生念动咒语,将贴在两人身上的符纸取下,化做一团烟消失,两个鬼影也随之消失无踪。刚才围绕在大厅那股阴冷之后也随之消除,众人方回过神来,都用崇拜的目光看向莲生。
莲生对着知县行礼道:“如今已无小民的事了,小民是否可以离开了。”
可以审理鬼案并且让冤鬼沉冤得雪,别说是一个霸县,便是整个南耀国都未曾听说的事,这件事若不是他身在其中他都不可能会相信,太过离奇很有可能被写入案例史册,留传千古的一件奇事。县令一想自己的名子可以在千百年后的古籍档案中出现,心中激动万分,不由对莲生更温声细语言词恭敬道:“不知这位小仙师是哪里氏,可否留下姓名,若上报案件卷宗,总得报上仙师姓名。”莲生淡然地摆摆手道:“能破此案全凭县令大人洞若观火,明查秋毫,才使冤魂得以昭雪,小的没有做什么。”然后在大家敬佩膜拜的目光下转身缓步走出县衙,县令虽想挽留住,却又不敢多说怕得罪了这位高人,张张嘴,只好看着莲生慢悠悠地消失在众人视线中。
待莲生走后,县令才想张家还有两具尸体未收拾,又吩咐差役将后续事情处理完毕。
由于当晚看到整个案件审问的人不少,回去后纷纷将县衙大堂上的情景跟家人与旁人说起,第二日街头茶馆里说书人便将昨夜的事写成评书,讲一个长着阴阳眼的青年仙师替冤魂申冤的故事,全县都知道了有个可使冤鬼现身并申冤得雪的青年书生。县城本就不大,很快便查到了莲生所住的客栈,一大群人拥在客栈门口,求见莲生,有想要做通灵之事,有想一睹仙师风采的,还有求神问卜的,总之各有所求,客栈老板也为店里住着这样一位仙师有荣与焉,上门敲门没有回音,推门一看,桌上留着银两莲生早已不知所踪。
莲生不知,她走后,在整个霸县乃至南耀国留下怎样的传说,也为尹卓君寻找自己提供了一条线索。
莲生一路向北,每日风餐露宿的赶路,渐感周身疲乏,这一日路过临近海边的一座渔村,村子不大,村头有块匾额,匾看着有些年头了,风吹日晒勉强可以认出上面写着临海村。
莲生腹中饥饿,想到已多日未曾好好进食便拐进了临海村内,临海村并不大,中午时分,太阳也大,想是都在屋内休息,小村静悄悄的,莲生走至一户人家门前拍门高声道:“有人吗,请问有人吗?”
“谁呀”一个苍老的妇人问道。
“我是过路的,请问这村中可有饭食店?”一阵开门声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打开门,一脸的皱纹,躬着身子,拄着拐慢慢地挪了出来,莲生忙上前行礼道:“老人家,我是过路的,请问这村中可有饭店和客栈?”老妇人眼睛并不看莲生,而是侧着脸,将耳朵凑近了听,莲生这才发现,老人眼睛是瞎的,虽然睁着眼,瞳孔中浑浊一片。
听了莲生的话老妇人摇头道:“这是渔村,平日村民都靠打鱼为生,饭食店这村中是没有,要走半日的路程到镇子上才有的,你若是饿了便先到屋子里坐,我让阿月给你弄些吃的。”莲生听到没有饭店要到镇上,那还要走许久,心中不由叹气,又听到老妇人愿留自己吃饭不由展眉笑道:“多谢老人家了,我不会白吃的,将饭钱付给你便是。”老妇摇手微笑:“什么钱不钱的,都是些家常的饭食,你不嫌弃便好,不值几个钱,快些进来吧”说罢侧过身子将院门让了出来,回头向院内叫道:“阿月,来客人了,你快出来准备点饭食。”
“哎”一道清丽的声音应道,随之一个年轻女子掀了帘子走出来。莲生看到那女子时,本来满是笑容的脸上一僵。
年轻女子长得很是喜庆天生一副笑眼,看着便讨喜,白嫩圆润的脸如块美玉,在这海边风吹日晒女多黑红色,长得这样白净的女人中确是罕见,妇子身材窈窕,珠圆玉润,却不臃肿,自有一副,乌黑发亮的头发简单挽了一个斜圆髻,没有别的发饰只插着一根样式普通镶了珍珠的银钗,银钗不起眼,只是那上面的珍珠却,晶莹透亮在黑发中熠熠发光,细看竟有暗光流动,莲生虽对珠宝不堪精通,可也见过不少,这粒珍珠一看就不是凡品。却被这妇人随意戴在头上。
莲生再定晴打量一番后心中更是确定自已所猜想的,坐在院中的树墩树的凳子上不露声色地对老妇人道:“这位是你家什么人啊?”老妇人笑道:“是我儿媳。”莲生又道:“那您儿子呢?”老妇道:“出海去了,海娃子得过些日子才能回呢。”莲生点头,叫阿月的女子见陌生的男子打量自己后问起家里人,本想对老妇说什么,又不好意思上前搭话,脸羞得如一朵桃花,只轻声对老妇人道:“娘,我这便给这位公子做饭去了。”说罢一扭身便进了厨房。
一会功夫,阿月便将饭菜都准备好了,一个粗面馒头,一盘酱鱼片,一碗海带虾仁汤。馒头虽然是粗面,又上锅蒸热了,端出来还冒着热气,莲生几日都是啃的干粮喝冷水,吃着这饭菜胃中舒服,不觉将饭菜带汤都吃得干净。
老妇人坐在旁边摸索着理着鱼线,听着莲生吃饭的声音道:“你这小公子多大了,怎的走这么远的路。听你吃饭倒是斯文,是个读书人罢。”
莲生忙道:“我去寻我的亲人,从很远的地方来。走了几个月了路过这个渔村,实在不想吃冷饭,所以才上村中讨口热饭,在家只简单地读了点书。”老妇人点头:“不容易啊,走了这么久的路。”
过了一会阿月来收拾碗筷,莲生一直暗中打量她,见她利落地将碗筷收好去厨房洗涮。回头看向老妇人道:“你这儿媳倒是个爽利能干的。”老妇人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口中连连答“是,也是我儿子有福气,这孩子也是个苦命的,一年前逃荒来到此地,走到我家门口要口饭吃,吃过饭便张罗着干活,又没有地方去,我便留她住下,人也能干,性子也好,我做主将她许给我儿子。”“哦,原来是这样。”莲生若有所思。
(本章完)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