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浪客剑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委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气骤变,蜻蜓密密麻麻掠过庭院,乌云沉沉地飘过来,空气中夹杂着水气的味道。

    凉风携着阵阵闷雷慢慢沁入凡间,雷声忽近忽远,像是醉汉蹒跚的脚步一般让人捉摸不透。

    韦三水领着一众徒弟,走向最深的一进别院,绕过曲折的回廊,他们来到了一扇青灰色木门前。

    打开木门,青色的烛火摇摇晃晃,将房间照得忽明忽暗,一如王宝荣此刻的呼吸,处在将灭不灭的边缘。

    尘凡点起一支沉香,为房内续起熏氛。司空予和展鸿鹄忙着关窗,纪无妄端着一壶药,有些无所适从,同样处境尴尬的叶子枫站在一旁,左顾右盼。说书先生游历江湖,衙门府兵值守岗位,两人都是久违治疗现场,不知该做些什么。

    夏星子重新点起一盏魂灯,照亮了整个房间,随后拿出一卷银针,一根一根放在烛火上炙烤消毒。

    韦三水坐在王宝荣床边,双指抵在王宝荣脖子侧面,探查他的经脉状况。

    王宝荣轻轻咳了两声,悠悠睁开眼睛,有气无力地张开嘴想要说话。韦三水对着他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以免浪费力气。

    韦三水转过头,只见尘凡端着一柱沉香走近:“师父,准备好了。”韦三水点了点头,看向一旁的夏星子,夏星子也向师父点了点头。

    尘凡将沉香放在王宝荣床头上,随后掏出一个小布袋。布袋里装了几粒乌青色的药丸,尘凡给在场所有人都发了一颗药,除了躺在床上的王宝荣,大家接过药丸后都自觉地吞下药丸。

    “小师弟又要开始做法啦。”纪无妄心道,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小师弟施展幻术仪式了,那盏放在床头的沉香里夹杂着致幻的药物,一般的目的是为了催眠将要进行治疗的病人,让他们沉入幻境之中,同时会辅以麻沸散等外用药物,以减轻治疗带来的痛苦。而众人吞下药丸,则是为了避免卷入幻术之中,是以提前服下解药,可以免疫幻术的催眠。

    说起幻术,尘凡无疑是师门中最为精于此道的人物,由于某种疾病,尘凡无法研习任何高深的武功。但人在江湖,又不得不习武傍身,为此尘凡走上了和其他同门完全不同的武学道路,与一般武者以内力和外功为主的修炼方式不同,尘凡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研习技巧上。在所有武功中,尘凡以修行轻功、暗器、点穴等旁系武功为主,而幻术、毒药甚至是炼金术这些在正统武学人士看来旁门左道的东西,却是尘凡的主科。

    同门之中,纪无妄和尘凡一向最为投缘。纪无妄知道,虽然尘凡向来表现得毫无欲望,其实心底还是渴望研习正统武学的,念及此处,纪无妄不由得为尘凡感到惋惜,总是说着“无所谓”的人,未必真的看得开,那些浅笑安然的背后,又有多少心酸。

    纪无妄将视线转向了正在执针的小师妹夏星子。

    作为从远山来到城市生活的部落少女,夏星子是带艺投入无尘门下的,年纪轻轻的她有着无尘门内最为成熟的医术,一直被视为水清堂的招牌人物。但与其无与伦比的医学天赋比起来,她的武学天赋实在是惨不忍睹。

    好在眼下需要考验的,并不是夏星子的武学。

    王宝荣服下麻沸散后,沉睡于尘凡所设计的幻境之中,夏星子见药已见效,便准备开始治疗。

    那把血饮剑上虽然没有喂毒,但剑痕所到之处,伤口却呈现出一片异常的红色,仿佛是被烧伤一般。

    “师父,这是……?”夏星子必须要先确定那柄剑的情况。

    “他是被血饮剑所伤。”韦三水解释道:“这柄剑原本是由最纯粹的寒铁铸造而成,属于极寒之物,却在铸造剑魂的时候将它放置在血莲水之中烧铸,由此让极寒的寒铁融成了极热之物。”

    夏星子点了点头,看来这柄血饮剑不仅锋利无比,还能在伤人之后造成伤口上火,使对手感到火辣辣的痛感,进一步削弱其战斗力。夏星子意识到,自己必须加快速度,否则伤口进一步感染,很可能无法彻底愈合。

    夏星子迅速从针毯上抽出十几根针,全部放入早已提前准备的好的药水之中,然后将经过浸泡的银针依次插在王宝荣周身各穴道处。这银针内浸入了自带寒气的药物,能够先暂时封住王宝荣血液中的火毒。

    “四师兄,来搭把手。”夏星子说道。纪无妄连忙走上前来,只见夏星子指了指王宝荣的天灵穴道:“从这里,注入真气。”

    纪无妄依言而办,随后,夏星子又命纪无妄从少海、膻中等穴道依次注入真气,用以辅助王宝荣伤口自动愈合。然而纪无妄前前后后忙活了半个时辰,王宝荣身上的伤口颜色依旧没有转淡。

    夏星子不断地在王宝荣身边转来转去摸针探脉,额间渗出一层湿哒哒的汗液。“若是不能让其血液恢复正常,是没有办法进行伤口缝合的。”夏星子不断小声嘀咕,周围的同门虽然心里焦急,却无人敢出声打扰夏星子。“但现在他的内伤有很严重,无法让血液正常流动,即便火毒降了下去,很可能也没办法恢复他的自愈能力。”夏星子不断的在王宝荣身上指指点点,夏星子指向哪儿,纪无妄就从哪儿入手注入真气。“可惜他内伤遍布全身,五脏六腑都有损伤,若是一次性注入大量内力,反而会导致五脏六腑承受不住,只得一点一点的从各个缺口送一点真气进去。”

    半个时辰过后,纪无妄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然而王宝荣的脉象却越来越弱。夏星子见状,看向司空予道:“师姐,换人。”司空予点了点头,由于纪无妄已经耗费大量真气,需要时间恢复,司空予只得接棒而上。而韦三水由于中毒未愈,现在依旧无法自如的控制真气,只得坐在一旁干着急。

    又过了半个时辰,这回轮到司空予气喘吁吁了,她自从和巍岭派一战之后,一直没来得及运功恢复,而眼下又是大耗真气,坚持的时间比纪无妄还要短。

    “师姐,沉香快要烧完了。”尘凡小声提醒道。

    夏星子叹了口气,犹豫良久,只得缓缓转过身,对韦三水说道:“师父……他精魂已散……”

    韦三水坐在椅子上,手一直捏着椅子的把手,像是要将手中的椅木攥碎一般。沉默半晌,韦三水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王宝荣床边。他抬头看了看王宝荣床头,香炉内已经积满了香灰,随着最后一丝火星熄灭,沉香终于耗尽。

    王宝荣缓缓睁开眼来,只见韦三水面色和蔼地坐在床边。

    “阿淼……”王宝荣缓缓道:“扶我起来……。”

    韦三水小心地将王宝荣扶起,给他垫了两个枕头,让他靠在床头上。

    “剑……”王宝荣颤抖着抬起手指。

    韦三水立刻扶住他的手:“放心吧,五日之后,我们和巍岭派一决高低,一定会帮你抢回血饮剑。”

    “不是……不是血饮剑,是稚女剑。”王宝荣气若游丝,依旧坚持把话说得尽量稳重,他伸出手,指向一旁的桌子,上面放着他的行囊。“那把短的,拿给我。”

    一旁的尘凡连忙把短剑递到师父手上。

    韦三水接过短剑,瞟了两眼,有些疑惑,没想到名震江湖的稚女剑,竟然是这样一把毫不起眼的短刃。韦三水将短剑递到王宝荣手中,王宝荣抚摸着剑鞘上的斑纹,眼神游离,沉默良久。

    “阿淼……我有一事相求。”王宝荣缓缓说道。

    “你说,我一定为你办到。”韦三水知他时日无多,不自觉地加快了语速,生怕王宝荣时间不够,有些事没交代清楚。

    “这柄稚女剑,我希望你代为保管,将它送回孤山剑冢之中。”

    “孤山剑冢,是什么地方?”

    王宝荣无力地摇了摇头:“不知道,这柄稚女剑,在前朝的时候就葬在了我巍岭派皇陵里,至于先皇从何而得,我派之中亦无人知晓。”王宝荣将短剑递给韦三水:“我曾在师祖面前立誓,要将大易最后的几件宝物保护好,我奔袭千里,将几件传世之宝送到了他们应该到的地方,眼下,就剩下这柄宝剑没有交代了。”

    韦三水接过短剑,端详了一阵道:“好,我答应你。”

    “你我三十余年不见,没想到再次聚首,却是为了这种破事。”王宝荣露出一丝苦笑,“我知你向来不喜欢凑这热闹,这次的事情,难为你了。”他接着转过头,看向其他几位弟子:“也辛苦你们了。”

    众人向王宝荣点头致意,展鸿鹄一时热血澎湃,朗声说道:“放心吧,前辈,江湖儿女,一诺千金,在下自当竭尽全力,虽千万人吾往矣。”

    王宝荣被这愣头青憨直的言语逗乐,不由开怀大笑:“好!阿淼的弟子,果然义薄云天。”众人只见他哈哈大笑,脸上隐隐透出一丝血色,不由得也露出微笑,只是大家脸上虽然附和着笑容,心下却不免从这笑声中感到悲凉。

    王宝荣转过头,望向窗户道:“我有些闷,能帮我打开窗户看看么?”

    离窗台最近的司空予连忙依言照做。

    “雨过,真的会天晴么?”王宝荣转过头,看向韦三水,“阿淼,你可记得五十年前,我们在江南遇到的那场雨。”

    “当然记得。”

    “那场雨,下到现在,在我心里就没停过。”王宝荣的眼里似有一潭深水,扑簌簌的雨点不断落在湖心之上,却惹不起半点波澜。

    韦三水无言以对,唯有沉默。

    “每个人心里都下过一场雨,每个人总是在等一把伞,有的人等到了,有的人错过了,大雨总是浇乱人的视线,有时候不仅找不到那把伞,可能连自己都淹了。”

    韦三水抬起头,看着王宝荣。

    “时间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啊……”王宝荣喃喃道:“明明是当初最想忘掉的回忆,现在却成了我活下去的养分,那场雨由苦变甜,我原本干涸的世界,终于长出了一片森林。我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终于明白过来,天晴不重要,心晴才重要。”

    “看来,我这场雨,终于要停了。”王宝荣眼里那潭水终于摇曳波动,缓缓荡开,“不管雨下多大,每个人最后都会走上一条路,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王宝荣露出了笑容:“总会再相逢的……”

    雨停了,空气中依旧夹杂着水气的味道。

    一排露珠挂在栏杆上,闪耀着自己短暂的灵魂。

    阳光透过云层缓缓倾泻,淌过田野,淌过庭院,从窗边漫入房内。

    王宝荣脸上挂着不羁的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岁月,一人一马,一剑一壶,缓缓走向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风雨江湖路,只留下一个决绝的背影。

    青色的烛火摇摇晃晃,最终在飘摇的岁月中湮灭,没能继续照亮那未知的前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