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速海北部,顿涅茨克城南郊。
视察完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和俄罗斯远征军之后,陈道和海因里希元帅分道扬镳。
因为在未来的蓝色方案中,集团军群将兵分两路行动,一路从克里米亚半岛出发,另一路从亚速海北岸出发。
海因里希元帅和集团军群司令部留驻在克里米亚半岛,陈道则带着部下和集团军群司令部部分参谋进驻顿涅茨克城,负责指挥从亚速海北部出发的部队。
到达顿涅茨克城的第二天,陈道迎来一位来自远方的客人,意大利军队总参谋长巴多格里奥元帅。
巴多格里奥元帅在陈道的司令部呆了一天,和陈道商讨了一些《蓝色方案》细节部分,离开时,向陈道发出一个邀请,请陈道第二天前往意大利第八集团军司令部做客。
发出邀请时,巴多格里奥元帅特意强调,来东线之前,墨索里尼再三叮嘱,一定要请陈道赏光,让他在大战之前感受到意大利人的热情,然后就可以和意大利的勇士们并肩作战,去把敌人打个落花流水。
巴多格里奥元帅的邀请很是诚挚,更何况还有墨索里尼的叮嘱,如果不去的话,肯定是情商低的表现。
虽然不是很想和意大利人打交道,陈道还是如约前往。
意大利第八集团军司令部位于顿涅茨克东南部的孔索莫斯克,陈道抵达时,已经是临近上午九点。
巴多格里奥元帅和第八集团军司令梅塞上将,对陈道的到来表示出热烈的欢迎。
寒暄几句后,巴多格里奥元帅说道:“现在刚到九点,离午餐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在小城的南边有一个小型的仪式要举行,请罗森将军和我们一同前往观礼。”
陈道好奇地问道:“什么仪式?授勋?还是阅兵?”
巴多格里奥元帅笑了笑,眯起的小眼睛中闪过一丝寒芒。
“都不是,是新装备的接收仪式。要打大仗了,墨索里尼领袖很是关心第八集团军的官兵们,特意叮嘱军工部门赶工,终于赶在战斗开始前,把大量的新式装备生产完毕,及时的送到前线,交给士兵们使用。我这次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新装备送到士兵们的手上,同时让士兵们感受到墨索里尼领袖对他们的关心。”
陈道察觉到巴多格里奥元帅异样的目光,心说墨索里尼这个光头党终于上当了。
陈道早已摸清对付墨索里尼的套路,对待墨索里尼这种虚荣心过剩,还自高自大听不进劝说的家伙,激将法肯定是少不了的。
每次和墨索里尼见面,陈道总是不遗余力地嘲讽墨索里尼,说墨索里尼给意大利陆军使用的都是连俄国人都看不上的垃圾装备。
拿着这些垃圾装备,意大利陆军最多只能干干战俘营看守的工作。
嘲讽过后,就是用现实打脸。
去年年底,利用墨索里尼出访德国的机会,陈道特意邀请他前往武器试验场。
试验场上,德国展示的是4号h型,e-40和e-50等坦克,同时还展示了缴获来的-34、k-1和k-2等战争怪兽。
在一系列苏德两国出产的战争怪兽旁边,摆放的是陈道特意让人从前线运回来的意大利坦克残骸。
和苏德两国那些战争怪兽相比,意大利的14-41坦克和l3-35型坦克这些重量仅有十几吨,有的甚至连十吨都不到,身上贴满铆钉的脆皮战车,看起来如同玩具一样可笑。
就连意大利陆军最强坦克,p26-40重型坦克,也被陈道批了个体无完肤。
一个战斗全重二十多吨的家伙,最多也就是个中型坦克,冒充什么重型。
看看e-40和e-50,看看k-1和k-2,那才是真正的重型坦克。
先是被陈道嘲讽以至于扎心,后来又被残酷的对比打脸,墨索里尼回国之后痛定思痛,第一时间把巴多格里奥元帅和军工部门的人员叫来臭骂一顿,然后责令有关部门,必须在1943年的夏季攻势之前,生产出一批高精尖武器给前线部队使用,把被德国人踩在脚下的面子找回来。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夏季攻势开始前,意大利军工部门,终于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得知第八集团军将与陈道并肩作战,墨索里尼命令巴多格里奥元帅亲自赶往东线,点名要让陈道看看意大利军工部门的杰作。
陈道心中为激将法成功感到兴奋,脸上却意兴阑珊。
“是什么新式武器,能不能比的上俄国人的-34?”
“我们的新式武器有很多,罗森将军,你看看就知道了。”巴多格里奥元帅冷笑着说道。
一行人抵达孔索莫斯克南郊,陈到刚一下车就看到一排战车停在草地上。
“罗森将军,先看一看我们的新式坦克,p30-43型中型坦克,这款坦克是p26-40型坦克的升级版。战斗全重33吨,比起p26-40型坦克,车体前装甲从50毫米升级为八0毫米,侧后装甲从40毫米升级为50毫米。炮塔前装甲也从50毫米升级到100毫米,而且加装了车长观察塔。”
陈道上下打量一番p30-43中型坦克,点头说道:“原来是p26-40型坦克的升级版,难怪看着很像。这辆坦克的坦克炮,口径似乎没有变,炮管变长了?我说的没错吧。”
巴多格里奥元帅说道:“罗森将军很有眼力,p30-43中型坦克使用的是75l46型坦克炮,这门炮在一千米的距离上就能击穿-34型坦克的前装甲。而且,我们正在计划着将它升级为90l53型火炮。”
陈道点点头说道:“从数据上来看,这辆坦克有和-34一战的能力,不过,这种坦克目前有多少?月产量有多少?”
“目前已经装备了两个营,这种坦克和p26-40型坦克大部分零件可以通用,月产量已经超过50辆。”
月产超过50,已经装备两个营,陈道下意识地翻了个白眼。
忍耐,一定要忍耐,怎么说意大利人也是在奋发图强,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很好,很不错,我想俄国人很快就会它的面前大吃苦头。这是什么武器,突击炮?”陈道的目光转向另一款武器。
这款武器看起来十分像德国的三号突击炮,而且它的旁边还停放着一款与德国三号突击榴弹炮有七分相似的战车。
(ex){}&/ 无论是-34和k-1型坦克上的762毫米坦克炮,还是我们的八5毫米防空炮,都不能从正面击穿它的装甲,即使是侧面装甲,也需要八5毫米高射炮,从一个合适的角度才能击穿。
要想对付它,我们只能动用122毫米或是152毫米榴弹炮。去年的时候,敌人将这种坦克单独编组在重型坦克营里使用。随着战争的延续,敌人的部队中,这种坦克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很可能会成为敌人装甲师中的主力,取代敌人的4号坦克。所以,我们设计的新型坦克,必须要有能够威胁到这款坦克的能力。”
斯大林点点头:“这些我已经知道了,幸好我们俘虏了一些e-40型坦克,掌握了这款坦克详细的指标,这样就可以带着明确的目标去设计新式坦克了。”
费多联科中将说道:“是的,总书记同志,幸好前线的同志俘虏了一些这种坦克,让我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只是,你看这里。”
斯大林看向费多联科指着的一辆坦克图片,不过这辆坦克是画出来的,和之前的照片不同。
虽然只是一组线条,斯大林仍然能够看出,这种坦克拥有很科幻的外形,尤其是炮塔。
“根据前线同志们的反馈,敌人在冬季使用了一款更加强大的坦克,我们目前还没有俘获过这种坦克,不过据目击过这款坦克的同志描述,我们画出了这款坦克的外形。因为没有实物,我们只能推断出,这款坦克装备的是至少10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坦克的装甲肯定也要强于e-40型坦克,尤其是前装甲,应该能够多出五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的厚度。
为了应对这款新式坦克,以及德国人的主力e-40型坦克,我们设计出以下几款武器来对付它们,请总书记到这边来。”
斯大林等人跟着费多联科走到一辆车身低矮,没有炮塔,装备着一门超大口径火炮的战车前。
“这是我们以k-八5重型坦克的底盘改装的自行反坦克炮,名为su-152,它装备的是l-20型152毫米火炮,在这门火炮面前,我想无论是德国人的e-40还是那款新式坦克,都像玩具一样脆弱。”
“现在也只有152毫米口径的大家伙能够对付德国人的那些坦克了,有了它,配合上我们的正在使用的su-122,至少在坦克的性能上来说,我们有了一战之力。只是,它的数量有多少?”斯大林说道。
费多联科说道:“我们目前已经组建了十一个独立的自行反坦克团,每个团装备12辆su-152,更多的团正在组建,总数量已经超过150辆。”
“光靠su-122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这种武器,用来保卫我们的国家。”斯大林说道,“既然有了su-152,k-八5就没必要继续生产了,让它停产吧,所有的底盘都拿去生产su-152这样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了。”
费多联科和身边的罗科索夫斯基中将面面相觑。
k-八5坦克是从k-1坦克的基础上改进,改装了八5毫米口径坦克炮,又名k-1s重型坦克。
当初生产这种坦克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研究出新式重型坦克之前,起到一个过渡作用。
现在,新式重型坦克还没有正式生产,斯大林就要停产k-八5,难道总书记对k-八5有什么偏见?
斯大林似乎是察觉到两人的想法,接着说道:“前线的同志们反馈,说重型坦克打不过敌人,跑也跑不过敌人,很是没用,干脆就停产吧,用来生产能够打得过敌人的su-152吧。”
“总书记同志,在突破敌人的阵地时,我们还是需要重型坦克来抵挡敌人的炮弹的······”
“那里不是有新式的重型坦克吗?这样吧,k-八5生产到这个月底,然后转产su-152,不能再晚了,我们手上现在拥有的k-八5数量,可以暂时维持一段战争消耗。等消耗的差不多了,新式重型坦克的产量也该上来了。”
“可是,总书记,新式重型坦克的还没有开始量产。”费多联科说道。
“现在不是已经有样车了吗?我看过这款坦克的设计指标,只要你们生产出来的坦克能够达到设计指标,肯定比k-八5更加强大,我相信你们的能力,科京同志。”
斯大林口中的科京同志,是工程技术少将约瑟夫·科京,专职负责坦克的设计和改进,k-2和k-八5都是他的杰作,现在,他奉命研究新式的重型坦克取得了进展,生产出三辆样车,特意邀请斯大林到现场检验。
“新研制的is-1重型坦克的样车就在那里,基本上达到我们设计的指标,火力和k-八5相当,可是机动和装甲都要强于k-八5。我坚信,这款武器一定能够给德国人痛击。”科京少将说道。
“可是我们的八5毫米火炮面对敌人的e-40和那款神秘坦克,你不觉得很无力吗?”斯大林问道。
“我知道,is-1重型坦克同样是过渡性坦克,我们正在研究名为is-2,装备122毫米坦克炮的同系列坦克。”
“122毫米口径的话应该够用了,即使使用高爆弹来上一发,也能让敌人感受到痛苦,大口径火炮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这是is-1,那两辆是什么?”
“那是我们新改装的武器,基于-34型坦克底盘改装出来的,装备八5毫米火炮的-34-八5型坦克,和su-八5型坦克歼击车,有了这两款武器,我们的同志可以压制敌人的四号坦克和三号突击炮。”费多联科说道。
听说又是八5毫米口径的火炮,斯大林意兴阑珊地收回目光。
“科京同志,先给我演示一下is-1和su-152这两款战车的威力。”
s:/bk_70八2/l
天才本站地址:。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