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第二天向学校汇报了小教室使用情况。学校在下午召开毕业班班主任会议,布置高考倒计时100天的事情,同时提到了这个高考联盟,希望各班主任予以支持。不想,却是一片反对,班主任都担心学生不在眼皮底下自习会被带坏。
最后是教务处主任一锤定音:
既然别的学校可以搞通宵自习室,我们给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们开一个绿色自习室也是正常。如果各班怕人员难以管理,那就先做个试验,人数不能太多。如果这些人能够活跃高考学习氛围,先进带后进,能够让更多人树立高考信心,就可以坚持和发扬下去。同时,鼓励任课老师去那里搞一些专题辅导。
既然学校这么定了,老师们也再无意见。
张老师很给力,后勤给安了个书柜,更换了窗户和灯泡。她也通知兰亭把人员名单报告学校。由于时间太紧,兰亭联系了李可等人,最后把名单一汇总,名单定格在18人。
其中,廖星河、徐磊等人加入进来。
徐磊是主动找到李可要求加入的,但李可委婉地说自己做不了主,做主的是兰亭。不料,徐磊很快拿到了三个人的推荐,符合入会程序。
徐磊的加入,搞得兰亭心里很不舒服。她又来问李可到底怎么回事,李可也觉得委屈,把自己拒绝徐磊的事情说了。
兰亭想了想,确实是开始定的这个章程太松,也就不怪李可。她原本希望人越多越好,徐磊的到来,使她认识到应该重质轻量的道理,幸好现在学校已经有了名单,也暂停了新加会员,只允许其他人在第三节晚自习时去问题目。
当然,兰亭也提出了补救措施,就是要李可答应,永远不要安排自己单独和徐磊值班。
李可心里暗暗叫苦,徐磊已经先一步提出另一个完全相反的要求——请求自己值班跟兰亭搭档。
李可想想,这个社会真的是处处是坑。于是,他尝试性地问兰亭:“我们这个联盟不是要互帮互助嘛,如果你能让徐磊提高分数,说不定我们联盟的名气就出来了。”
“李可,你敢不敢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兰亭咬着牙齿说。
李可哪敢再提,马上服软:“好了,好了,我按你说的办,你是班长,值班表你决定。”
“你真的让我定?”
“你拿初步名单,只要大多数人通过,就按值班表值班。”
“李可,作为你对徐磊入会把关不严的惩罚,你必须跟我值班。你不可以提出反对意见!”
李可无语了。
联盟终于正常运作了。
很快,兰亭初步拟订的值班表出来了,原则是男女搭配,文理搭配,成绩好和成绩一般的同学搭配。十八人,每周值班一次,周末只下午和晚上值班。
周一,东平和卢惠兰。
周二,徐磊和文丽萍,这位文丽萍是一位高三理科女学霸,老大特邀的会员。本来徐磊知道不能跟兰亭一起,心里还有抵触,但后来看是和文丽萍值班,有了极大的新鲜感,反而第一个表示赞同。
周三,李可和兰亭。这是李可不能有任何反对意见的结果。
周四,顾欣然和廖星河。廖星河知道老大在这个联盟,自然是要加入的。顾欣然对这个安排并没有意见,她和李可约定的周六周日上午去灵河公园读书,这个安排正好可以做障眼法。
周五,谢永华和张倩倩。老大提出周五晚上最安静,他又不想出去逛街花钱,所以一定要周五值班。张倩倩自然依着老大。
周六晚上是安排给秋明和一姐,这样,秋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周六到学校来了。
其他的时间安排给了其他人。
兰亭定好值班表并全员通过,已经是周三下午,晚上正好是她值班。
其实周一、周二的中午和晚自习,除了兰亭带人来布置教室,其他时候都是秋明霸占着教室。
因为一姐要在旁边画画,所以秋明就在教室看书,并时不时去楼下小卖部给画室的一姐的师弟师妹们买些零食,搞得艺术生把“姐夫”叫得贼溜。
李可和兰亭一同去值班,在一班可是有影响力的。大家根本不相信李可和兰亭在那里只是单纯的自习。不过李月辉说了,学校支持做这个教室,大家如果确实有题目搞不懂,最后一节自习课去那里问问题也可以。
李可很早就到了小教室。
李可到的时候,秋明和一姐也在,是秋明正在指导一姐做数学题。
李可一来,一姐就把秋明甩在一边,一边说秋明不懂装懂,一边虚心求教。
李可一看题目很简单,但要教会一姐似乎很难,就好像解一道题目必须用到a定理,偏偏学生不懂这个定理是什么。不过李可看秋明的答案正确,就祸水东流,要一姐听秋明解释就好,秋明解题思路是对的。
秋明见李可这么一说,积极性就更高了,把一姐拉到教室外开始说教。
等秋明一走,李可一个人在教室开始自习。直到读报课结束,兰亭也没有来,更没有其他人出现。于是他就更自由了,反正没有人看到,就开始在教室里写起日记来。
第一节自习课铃声响起,兰亭才赶过来。李可问:“怎么来这么晚?”
兰亭递过来一张卷子,说:“我弄了张卷子,吃了饭就一直在做题。我空出来的题,你都做一做,然后给我讲讲。”
李可接过来一看,是一张自己没有见过的数学卷子,大部分已经被兰亭做了,还留着一些打了圈的题。
“从哪搞来的?题目看起来都很新颖。”李可问。
“我爸花钱从网上找的,说是很重要,我感觉有些题目超纲了。”兰亭解释到。
李可了然,兰亭老爸是老师,有些渠道也正常。
李可说:“这一届高考第一次提前到六月,教学大纲刚刚重新修订,所以题目可能不会像以前一样设计,有超纲题得重视。”
李可是考试型学生,天生对试卷有种敏锐感。他看了看试卷,立刻就有种感觉,这些没有见过的题型真的得重视。
“兰亭,你求你爸再去搞一些来,在网上花钱得的题,说不定就是前沿题目。”说完就一道一道地做起来,连兰亭已经做过的题也一起做了。
兰亭看李可做题认真,也就不再打搅,自顾自去看英语去了。
李可越做越觉得可能需要老大来帮忙,于是也把自己不会的打了星号,打算下课就去找老大过来这里讨论讨论。
最后一节自习课,就变成了老大、李可和兰亭三人的讨论课。
因为兰亭和李可值班,文补一班的同学都来凑热闹、看情况。结果看到教室里三个学霸在你一言我一语地激烈讨论,大家凑过去一看是在讨论数学。
他们开始还有兴致,听着听着就一头雾水,痛恨自己好奇害死猫——这个教室的人太高端,两位班长已经够有气场,再加一个眼神都能杀人的老大在场,他们小心脏受不了,课间瞄了一眼,就回去传播消息去了,说小教室还是别去了,吵死个人。
虽然是带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但他们确实已经认定,非我族类,实难参与——连题目都听不懂,还去参与个屁呀。
教室里的李可等人见到同学们只是在窗口跟他们打了招呼就跑了,再加上记挂题目,原来想热情接待同学们的李可、兰亭也没有心思管他们怎么想了。
老大把题目做了,但方法很新,李可又不断追问。老大学过一点高数,题目做起来虽问题不大,但不知道该如何给李可他们解释,最后说,以后中午,我在这里给你们讲一讲高数的一些基本公式吧,也不用弄懂,直接用,对这些选择题很有用。
李可觉得确实如此,就让老大把高数的书也放在这个教室,谁有兴趣可以自学或请教老大。
老大答应下来。
晚自习结束,兰亭收获满满,就心满意足地先走了,李可对一些题目还拿不定思路,仍在苦苦思考。
兰亭一走,小兰带着一个餐盒过来,见教室只有李可,很是高兴,把餐盒递过去,说:“师傅,我就知道你在这里,我给你买了粉,你吃吧。”
李可心里感动,这几天自己被各种事情烦心,幸好还有小兰记得自己。
“谢谢你,小兰。”李可发自内心地感谢。
小兰把教室看了又看,说:“唉,我真想跟你们一起读毕业班,你们这里真好。”
“如果你愿意,以后你中午都可以来这里看书。”李可说。
“我怕影响你们学习。”
“不会的,我是你师傅,都还没有教过你什么,以后你有学习上搞不定的题,事先跟我约好,中午来这里,我给你解答,当然,问老大和顾欣然他们都可以。”
“谢谢师傅。”小兰在一旁看着李可吃夜宵,又开始问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吃完夜宵,李可把碗还给小兰,说:“你先回去吧,现在学校不让男女学生单独走在一起。”
小兰高兴地先走了。
一个人在教室的李可,有点想顾欣然了。
不过,今天是自己和兰亭值班,顾欣然那个小心眼肯定是不会来看的。
“明天就是高考倒计时100天了,唉,今天做了这个试卷才知道,自己还有好多题目没有做过。”李可心里想着,一种许久未曾有过的压力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