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那儿,李儒回来后,他向董卓禀告了那晚的所有事情……
董卓:“嗯,这么说你是失败了?”
语气中带着些许不可置信,一直来,李儒办事都是很成功的,想不到这次出现意外了。
李儒:“主公,那李典太不识好歹了。”
虽然,尽管李儒此次办事不力,但他是董卓唯一的谋臣,不能让他对自己心生恶感,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自己可能就真糟糕了。
“既然董卓不识好歹,那就不管他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虽然,他尽量表现出对李儒没有什么意见,但是还是免不了露出一丝不悦的情感。
观察入微的李儒当然也有感觉,但是他知道这次的确是自己办事不力。但是,他相信,夏侯惇也许不会再重用他了。
“看来,还是得靠我自己啊!”
李儒走后,他抿了一口茶,自言自语着。
“来人,去叫吕布来见我。”
“是,相国大人!”
董卓叫着门外的守卫去吕布那儿,有些事需得与他这个义子好好商量才行。
吕布拥有的那一种武力,可不是一般人够比拟的。谋略是很重要,但是仅靠谋略是完全不够的。
……
“义父,你找孩儿,有何事吗?”
吕布从战场归来后,他对董卓也不是原先那么客气了。如果没有他坐镇,这场战争已经可以见到结果了。
他知道,现在董卓应该很需要他这样的人,自然他也就不需要对董卓像以前那样客气了。
董卓:“奉先,过来,坐到为父身旁……”。
吕布也是不客气,他毫不犹豫的坐到了董卓身旁。
座位都是以右为尊,这时吕布坐的就是董卓的右边,豪不把董卓放在眼里。
董卓见此,他只是把煞气埋藏心底,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来。
“奉先,与为父喝一杯如何?”
吕布:“义父有命,孩儿一定遵从。”
可是吕布却是没有把眼睛放在董卓身上,现如今吕布的野心可是彰显无疑了。
但董卓却无可奈何,如果是在以前,吕布像今天这样的表现,早就可能身首异处了。
(ex){}&/ “我去会会,他们实在太狂了。”
说话的是汾阳人,姓赵名参。曾是泗水关收关将领,后被董卓调回。
董卓:“好,打赢本相国重重有赏。”
赵参:“多谢相国,我去也。”
赵参提着他专用大刀,众马,开城门,前去对战了。
赵岑:“何人在门口大喊大叫。”
“你爷爷李典是也。”
夏侯惇也是一个明事理的人,不会凭几个士兵的口舌就枉然冤枉一个将领,而且更是刘辩封的。
夏侯惇准备试试李典,用自己的方法,看李典是否真的会背叛,会当叛徒。
所以,李典来到了此处。
赵参:“哼,看你赵爷爷不收拾你。”
他大刀只砍向李典,李典提枪众马相让,躲过了赵参一击。
但李典也不是吃素的,他立马来一个回马枪刺向赵参喉咙。
赵参见此,急忙拍马后腿,终于躲过,可是在看时,李典一招接着一招,让他防不胜防。
几个回合下来,两人似乎不相上下,其实不然。如果注意看的话,会发现其实赵参已经支撑不了。
可李典依然精力充沛,像没有什么事一样。
赵参:“要打就不要躲躲闪闪的,和你赵爷爷正面干一场。”
“好,李爷爷成全你。”
两人正面相对冲了过来,李端正好见赵参下盘有一个空挡,于是李典弯腰,像要跳下马一样的动作。
赵参以为李典要下马,因此他就拿住马绳,大刀向李典砍去。可是他却不知道,这只是李典的一个阴谋,当赵参意识上当后,已经为时已晚。
被李典一枪刺中肩膀,挑落马下。
“你可服气?”
赵参:“哼……卑鄙小人。”
李典:“小人,你不知道兵者诡道也吗。何为战场,这就是战场。”
所以,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来写的,失败者是没有权力与自由发表什么言论的。
“相国大大……大人,赵参将军被挑落马下,败了。”
董卓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两眼一抹黑,昏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