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平天下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1.学潮风波四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在众人感到为冷家军前程担忧的时候,又一位中年文士和气的走上圆台,侃侃而谈道:“非也非也,在下张羽不敢苟同,杨兄虽然从地利上分析了冷家军的弊端,但是却没有考虑到那些宣传冷家军理念的地区。”

    “一百多个寺庙占据着百八十个据点,而且多以偏远山区为主,现还在不断的扩散壮大,许多的穷苦百姓还在不断的投靠和加入,试问红巾起义军难道不是这样起家的么,中原大地上的各个反元势力还不是不断的征兵扩大地盘么。”

    “征兵需要壮劳力,穷苦百姓都跑去能让他们当家做主的冷家军那里去了,各大势力哪里还有兵源,没有兵源还怎么能控制那么大的地盘,到最后必将被广大百姓的水颠覆地主豪强士绅、世家大族的舟船。”

    冷无霜五人听了后,还是很解气的,如果能像这样的发展也不错,至少在大势力没有发动全面围剿的时候,壮大到一定程度,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在场的诸位也都是各怀心思的揣摩这个张羽的论调,这时一个青年才俊开始发表他的分析了:“本人高启有不同的意见,别忘了,这学潮风波是怎么召开的,是一百多个寺庙先后陆续不断的宣传、并且实施了冷家军的理念,而遭到各地地主豪强士绅、世家大族联合反抗才一鸣惊人的、席卷江南各地的。”

    “这些地主豪强士绅、世家大族现在已经联合了起来,而且他们的族人又在各个大势力当中担任了重要职位,高某相信不久后,他们便会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力量,来个力压千斤之势,这些尚未形成燎原之势的小火苗必定将会熄灭。”

    “因为寺庙周围集结的是一群没有经过训练的饥民、流民,哪里能抵得上久经沙场的强悍士兵。”

    这下可把那些地主豪强士绅、世家大族的子弟们给激动的,他们也是这样想的,一个刚刚起步的新生事物,且还没有得到老牌的成熟事物的认可,要想对抗,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当然是粉碎完蛋的下场了。

    “徐贲略有不同见解。”随着一个强有力的声音传来,又一个翩翩佳公子走上了圆台,讲道:“这些偏远的山区,易守难攻,如果结寨自保能抵御了第一波打击,按照冷家军乡村包围大城池的战略发展目标,自给自足的壮大起来,这股势力不可小觑。”

    “而且,地主豪强士绅、世家大族推动大势力的剿灭,还不一定能全部的斩草除根,到那个时候,只要冷家军应对的比较好,彼此集中串连起来几个大的据点保住了,将来反攻大势力,将其吞并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呼,嘘,在场的诸位都是一阵的呼气吸气声,这四位的论述真的是让他们又惊又喜的,还有喜忧参半的,无外乎冷家军是寒门学子前程的希望,而那些地主豪强士绅、世家大族的子弟,是坚决的要消灭掉的,经过这么一分析,冷家军以后必定是祸害,要及早的铲除,而且还要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ex){}&/  寒门学子这帮人各个都阴沉着脸,脸色极为难看,对冷家军又失去了一分信心。

    老山长又开口了:“下面再有请当代巨儒、著名家邵亨贞老先生,给其带来众地主豪强士绅、世家大族方面的消息。”

    三楼的另一个包间,邵亨贞走了出来,拱手示意后,讲道:“众地主豪强士绅、世家大族已经联合起来,出巨资、联络了各方小势力对冷家军的宣传据点开始了围攻,而且还请命上书了大宋皇帝韩林儿。”

    “大宋皇帝已经下令,派遣两万精兵助其围剿,不日后,也将攻打冷家军驻地。”

    冷无霜心中问候了韩林儿家中女性无数遍,特奶奶的熊,老子又没有招惹你,你横插一扛算什么,以后有机会,非报此仇不可。

    同时冷无霜得知了各路势力围剿冷家军的消息,早就有些按耐不住了,他想及早的赶回去主持大局,来应对这波狂风巨浪的来袭。

    寒门学子支持冷家军的这一方,基本上都快绝望了,而那些地主豪强士绅、世家大族的子弟们,则是别提有多高兴了,甚至还有拍手叫好的,冷家军他们的对立面,不死不休的敌人,终于要被四面八方的大势力围剿消灭了,实在是太大快人心了。

    几乎参加这场学潮风波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除了冷无霜他们五人,那些中立派有些替冷家军惋惜,有些则是根本没有当回事,他们本来就没有打算操心这些事,好好的混吃等死,继续当纨绔多好。

    老山长看到结果都已经成定势了,消息宣布之后,没有任何人来上台争论了,也就是说,这一环节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欢的斗诗作词的环节了,这可是露脸,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呀,一定不能错过,尽情的挥洒才情吧!

    老山长又开口了:“关于学潮风波争雄冷家军的理念思潮就到此为止吧,这次之所以称之为文坛盛会就是因为江南所有的文人士子,以及文豪士林的众多家族子弟都来参加了,可谓是旷古烁今,空前决定后了。”

    “最后的诗词歌赋、编曲(指古代的唱词,元朝盛行的一种形式)做文章,众文人雅士,尽情展现你们心中的才华吧,这里就是成名的场所,名扬天下的盛宴。”

    “正好由我们请来的泰斗、誉满天下的杨维桢大家、唐桂芳大家、邵亨贞大家三位来作为评委,进行评判,评出今天的魁首,就可以在聚贤阁南面的争雄榜上留下千古名作,让万人敬仰!”

    在场的众人一听,万分激动,跃跃欲试,宠宠欲动,顿时生出豪迈之情、壮烈之情、奔放之情等一系列大放厥词的豪气,要一展心中之所学,荣登争雄榜,成为天下最有名气,最有才情,最有气魄的大文豪,万众瞩目,流芳百世,名扬千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