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结婚之后的柴守玉姑娘没有回咱们河北老家,雨过天睛后,柴姑娘和丈夫郭威一起折回了当时世界个第二繁荣的城市洛阳。
很快,柴守玉就发现自己崇拜的情郎郭威还是有一些坏毛病的,比如喜欢喝酒,喜欢赌博,比如任性妄为,不拘小节,不善理财。比如拳头很猛脑袋很空。
在这里咱们先可科普一下后唐时期的货币计量单位缗钱是个什么玩意?大家要知道五代十国之后的宋朝,最大的官宰相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呢?300缗。一年也就3600缗。一个宰相在每月领完工资后一分钱都不花攒起来,在不贪污受贿的情况下,需要13八9年才能挣够柴姑娘陪嫁来的这嫁妆500万缗钱。真不知道咱们的柴姑娘是怎么在皇宫里搞到这么多钱的。
现在大家有个概念了吧!你就想象一下,就是货币贬值再严重,也比现在的500万人民币要多的多,用老婆这陪嫁过来的500万开个公司创业,至少不会是个小公司吧。
发现了郭威这些坏毛病后,柴姑娘并没有感觉自己瞎了眼上了当。而是更加坚定的相信自己没有没有嫁错人,如果自己嫁了个流氓,有没有信心把他改造成皇上呢?
柴守玉的回答是,有!我柴守玉有守身如玉的自信,也有改造丈夫的自信!所以,在陪待完丈夫郭威后,在最容易听媳妇化的枕头边,柴姑娘温柔的加以规劝说:“夫君贵不可言,妾有缗钱500万资助夫君,夫君且不可错失良机,在这个乱世里,更应平定战乱,建帝王之业。”
回到洛阳后,柴守玉为夫君郭威建好了一个幽静的读书环境,每天上午夫妻二人埋头苦读,午饭过后就品茗闲谈,柴守玉不着痕迹地为丈夫解释书中的疑难,并兼及处世应人之道、国家政事与天下大势。
之前只知战场靠一身蛮力拼杀的郭威惊异于自己娇妻的才学,但柴姑娘丝毫没有要炫耀一下的意思。她一改当时勇敢的主动嫁人郭威的女汉子形象,用温柔贤惠,像春雨一样无声的浸润着郭威这颗无助的干涸的心。
一年后,郭威的性情大变,谈吐举止迥异往昔,在勇毅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想、智慧。应该说,柴姑娘不仅是郭威生活上的伴侣,更是他的思想上的启蒙老师,不仅言传,而且身教,解释书中的疑难问题,旁通处世之道,讲授用人之法,纵论国家政事与天下时局。
郭威自身聪明好学,加上柴姑娘的教导和知识的熏陶,使他有别于一般武夫,慢慢有了一代勇猛儒将的素质。
柴守玉说:“夫君,你读书日多,思想已经成熟,但你要追随一位气度恢弘的领袖人物,以图将来有出头之日。”
在柴姑娘500万的大力赞助下,学业有成的郭威开始结交豪杰,大力的招兵买马。先是加入石敬瑭的军队,后来发现这个老石太不要脸居然勾结契丹葬送燕云十六州,知道此人必难成领袖人物,跟着他也混不出所以然来。
所以转身又投到张彦泽的麾下,不久又转投杨光远,最后成为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的左步兵指挥使。郭威一直在不停地迁转,投奔这个也好,转投那个也好,其实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是要追随一位气度恢宏的领袖人物,以图将来有出头之日。
这些都是娇妻柴守玉的意见。刘知远对郭威的重视始于一次与契丹人的战争,郭威以二千伏兵大败契丹,刘知远后来夺后晋建后汉,更是倚重郭威到无以复加,任后汉王朝的最高军事掌官:枢密使,
不幸的是,这位倚重郭威的后汉开国之君刘知远,最大的毛病是短命,在位一年就死去了,刘知远临死之前特意把郭威等几位大臣叫到身边,妥善安排完后事之后,才闭的眼,就这样郭威就成了护佑刘承远的托孤大臣。
如果刘知远这个儿子靠谱一点,重用郭威这些托孤大臣,说不定会成为康熙爷那样的一代明君,可惜刘承佑不听话,没有按他老爸临终前为他安排好的路线走。
在继位之初,确实非常倚重郭威,郭威在自己贤妻的教导下,也表现的非常靠谱。猛将郭威为后汉的这个新任皇帝四处平叛,立下了赫赫战功,努力想帮着刘承佑完成天下大一统的霸业。随着战功的累积郭威在朝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但他却识趣的越来越低调处事,从不张扬。
但是其他几位托孤大臣就不像郭这样了,他们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啥也不懂的毛不椤登的小伙子,就因为他是刘知远的儿子,就作威作福,坐享其成?
所以这几位宰相并没有把这位小皇帝放在眼里。特别是苏弘肇和杨玢这俩哥们,不但事事以叔叔伯伯名义在那指手划脚,更过分的是这二位独断专行惯了,小皇帝想干点啥,这二位都不同意,小皇帝想立自己喜欢的妃子为皇后,不同意。小皇帝想招几个小伙伴在宫里开场pary,不同意。小皇帝想立自己的舅舅为官好让母后高兴一下,不同意。
这二位甚至对小皇帝说:“陛下只管好好玩,朝中大大小小的事,陛下都不用说话,有我们呢,我们都替你办了,你专心的好好玩就行。”
这他妈的是人说的话吗?我爹真是瞎了狗眼了,选了一帮什么鸟人帮我啊。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小皇帝刘承佑彻底被激怒了
这天下到底是我的天下,还是你们这帮鸟人的天下?哪个年轻人喜欢被这样管教和约束呢,况且又不是出自真心的为别人好。况且人家是天子啊,不是你自己家傻不愣登的熊孩子。
这样令人特别不舒服的管束,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就在几天后早朝,苏弘肇、杨玢和王章这三位托孤大臣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的走向大殿,这哥仨看小皇帝的眼神里多少都有一些藐视,往常,小皇帝敢怒不敢言,总是躲着他们的目光。
今天跟往常有点不太一样,这个小皇帝竟然敢挑衅的回看了,这哥仨交换了一个眼神,准备今天拿几个奏章发难,治治这个小皇帝。没想到,就在这哥仨走上大殿的瞬间,几十名皇帝的禁卫军一涌而出,刀剑乱劈,这哥仨做梦都想不到这个小皇帝敢这么干,眼神瞪的贼大,却再也闭不回去了,因为还没来得及闭眼,就被剁成了肉泥。
别忘了刘承佑同样生活在军阀混战的乱世,他虽然年纪轻轻,但他同样信奉用手可以扇人耳光,用拳头可以把人打的头破血流,用刀枪就可以让自己不喜欢的人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所以刘承佑在忍无可忍之后,用如此血腥的方式,简单且粗暴的解决了让自己讨厌的五个托孤大臣里的三个。
这个小皇帝可能是被管制的太久了,等不及这五位托孤大臣都凑齐了一块杀,既然凑不齐那就分两拔杀吧,先杀掉这三个,让自己耳朵根子先清净清净,另外两个由于不在京城,刘承佑就密派了两个心腹,拿着皇帝亲笔签发的密诏,去前方杀死郭威和另外一位大臣。
这位大臣当时正在外地的城市任地方节度使,而郭威,早在两年前就被刘承佑派往北方防御契丹。
刘承佑派来杀郭威的这个心腹还是有点脑子的,他思来想去,觉得这事不靠谱,就算自己侥幸杀了郭威,但接下来自己怎么脱身呢,怎么善后呢?郭威可是名满天下的忠臣啊,就算杀了郭威,郭威的那些亲人友人位都会替他报仇而杀了自己全家的。自己犯不上为了小皇帝搭
上全家人的性命啊!
所以这哥们就把小皇帝托付之事,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诉了郭威。
郭威一时也没了主意,毕竟爱妻不在身边,该怎么应对呢?郭威召来自己的几个心腹把小皇帝的密诏研究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对的妙计。
郭威就按照心腹的建议,悄悄的把这个密诏给改了,不是派别人来杀郭威,而是让郭威把手下的中高级将领统统杀掉。郭威立即召开紧急军事扩大宴会,敬了几杯酒之后,对大大小小的头目痛心疾首的说:“我郭威对不起各位了,明年的今天就是你们的祭日,皇命难违啊,要么我遵旨把你们都杀了,要么你们现在把我杀了吧,我替兄弟们去死”
郭威手上的这些将领们哪个肯干,纷纷跪下说:“横也是死,竖也是死,不如反了他娘的,狗日的小皇帝竟然要干这种没有人性的事,我们绝不答应,他的皇帝是做到头了,杀了他!”
群情激奋的将领们推举郭威为首领举兵讨伐刘承佑。
很快郭威举兵造反的事就传到了小皇帝刘承保佑的耳朵里,这时,后汉隐帝刘承佑干了一件对后民影响极大的事,可以说宋朝的建立与他这一刻的决定密不可分。
那这件事到底是什么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天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