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戏说宋朝的那些人儿,当然应该从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开始。
但我觉得那就太俗套了,咱既不是司马光,也不是司马迁,不用开启严肃模式。咱司马寻欢的风格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那咱们就换一种方式,从一个跟大宋王朝八杆子打不着,又特别不着调的人开始说起。
别误会,这个不着调的人,既不是赵匡胤他爹,也不是他爷爷。更不是赵匡胤族谱上排名靠前的列祖列宗们。
刨祖坟式的夸人家祖宗,那是正史的史官干的事,咱是不会这么干的。
其实史书上写每朝开国皇帝,都刻意翻他们家谱,牵强附会的大写特写皇帝出生时的灵异之象,这本身就是件特不靠谱的事。
虽然生前当过皇帝,死后却依然这么不自信,历代如此,看来自信还真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儿。
如果真的是一个自信的皇帝,干吗非得给自己找个圣人当祖宗?皇上的爹是个大官就能说明皇上的出身好?皇上的妈非得跟龙交合一下才能证明自己是真龙天子?皇上出生时必须天显异象才能证明自己跟普通人不一样?
退一万步讲,即使出于愚民的舆论需要,咱可以放开了瞎编,能不能每回换个花样编。
24史正史上写皇帝的开篇确实太缺乏创意了,就那几个版本,互相的抄来抄去。
如果哪个皇帝,自信一点,让史官换个方式写:就说我这个皇帝本是个乞丐或者农民,我们家祖祖辈辈特普通,也出过几个混蛋,我是我爸妈正常情况下生的,没啥神话。虽然就是这么普通,但不好意思,哥们我后来当皇帝了,对不住各位:后世子孙太不争气了,只干了三五百年,就丢了江山。你们老万岁万岁的叫着,但哥们我开创的朝代没挺到一万年,实在对不住,哥们下辈子继续努力……
这样写不也挺好的吗?
其实,以上的言论,有个统称,叫你就瞎说吧你。委婉点的说法叫不按套路出牌。
所以,这个插在宋太祖赵匡胤前面的这个人,还真不是个普通人,他是藏在史书中的中国历史上最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
之所以要把这个家伙先搬出来,是因为这个人表面看起来,虽然跟宋朝八杆子打不着,但却是这个人对大宋王朝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明显,大宋不是从天而降的,它的诞生有及其复杂的原因和让人瞠目结舌的历史偶然,如果我说咱们得追根溯源从大洋彼岸的那只扑棱了一下翅膀的蝴蝶说起,你会不会特想先打我一下?
哈哈,确实不是。
说蝴蝶那就扯到《山海经》的神话了,咱聊的是历史。可以不靠谱,但不能太不靠谱。
这个不是蝴蝶的人,是在但凡讲到宋朝时想绕都绕不开的一个人物。
他制造的“安史之乱”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他本人也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没错,他就是:安禄山!
安禄山?没搞错吧?!他是唐玄宗时的人啊,跟大宋有毛关系?不带这么玩玄乎的吧!
别急,把安禄山搬出来第一个登台唱戏,山人自有道理!
理由是:如果没有安禄山,就不会有安史之乱。没有安史这乱,就不会有后面的五代十国,没有五代十国,赵匡胤就会成为在部队大院长大的高干子弟最多当个军区司令,绝不会成为皇帝。
除非他自己举兵造反。就算造反,那也得在乱世造反才行啊,在所谓的盛世造反,能开创一个伟大朝代吗?古往今来的历史上,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没有,真没有!
当然,咱也不是说没有安史之乱,唐朝就不会灭亡,那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没有宋朝,可能会出现个别的什么鬼朝,但肯定没有赵匡胤什么事了,也不会有让我们极度想穿越回去的,爱恨交织的大宋王朝了。
那在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前的两百多年的安史之乱,到底对宋朝的建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说的直白一点,如果说大唐是因为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并最终被要了命的话,那大宋就得感谢安史之乱为大宋培养了200多年的乱世,因为这是赵氏子孙建大宋王朝的环境土壤。
没有这土壤就不可能有文人治天下的大宋,也不可能有超过江山大限的320年。
唐朝灭亡后,以大梁建国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历史序幕,祸乱中华五十多年,直到郭威建立后周,才把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全国分裂的大乱世,拉入尾声。
这期间,还有一个有名的历史事件,对大宋的建立,甚至对大宋三百年间忧患灭亡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事件是: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