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历恶霸地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零九章 近代化骑兵出笼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因骑兵的事重要,加这里是最后一个重点,沈磊一行在澳洲整整呆了七天才离开。在澳洲他与各方面的人开了几次座谈会,其中对马的改良及骑兵的一切最关心,获得满意答案才离开。

    离开澳洲直接回台湾是之前做计划时根本不知道澳洲外东面还有岛屿,所以计划时根本没有考虑。这也正常,原因是沈磊作为理科生毕竟对世界地理不熟悉,实际上就连中国沿海知道的岛屿只有十来个知道名字,三个能画出比较正确位置,大概形状。

    虽然在下南洋前他已经在收集此时南洋的岛屿,可澳洲此时连欧洲人也没有真正认识,还是沈磊这样的大事不可能忘,专门派出侦察船才找到。不过那时茫茫大海能找到己属恭喜,再多顾不上了。

    等在澳洲有了基地再向外搜查虽发现不少岛屿,暂时这些岛屿也没有设立安置点,因为人口实在不多,太分散也不好,只有澳洲作为两大重点需求之地才作为移民的一个重点,但就算是如此此地仍然不足十万人。

    归途的航线比较直接,在巴布亚岛、棉兰老岛、吕宋岛边缘经过视察了一些沿途安置点,很快就到达距台南很近的最后一站----伊巴雅特岛。

    伊巴雅特岛上之人见船队靠拢喜出望外,沈磊视察的消息他们算是最早知道的人之一,从出纺船队离开伊瓦纳不久已经知道,但那时船队同样也已经离开不可能返回来的,于是他们只能盼返航时的机会。

    可别人见到沈磊或不期而至,或接到通知只等几天,他们等候的时间太长了,长到觉得沈磊有可能早回家了。今日见到舟船队才知沈磊不曾忘记他们,最后一站看望他们,让他们愈加感动与兴奋。

    这里的港口条件并不大好,将这里当作安置点主要是台湾过来这是第一个较大的岛屿,中间距离有点远,万一有避风需要只能找这里。

    另外这里面积不小,农耕条件较好,这才是会设安置点的首要因素。这样的条件让这岛上人想在招待沈磊时出彩点也无可能,不过他们在滩涂养殖上倒是发展不错,加上早早准备了一些山货,让沈磊一行人最后一确实比较丰富,而且送别时万岁之声也响亮齐整,让沈磊觉得此风只怕不久就会刮遍整个华夏自治区内,劝进声也会再次多起来了。

    回到台湾不久沈磊开始将注意力重心放在扩编护卫队上,对果然响起的劝进声他回曰:虚名无益有害,莫如朱子之计,水到自然渠成。

    若说沈磊此时称王确实是没什么问题,满清直辖人口不比他多却称了帝呢?而他连大明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无力反对,更别说动武。

    但这个虚名的代价是带来移民困难,别看满清两次入侵声势浩大,但掳走的人口不过百万,而沈磊这里早期每年移民三五万,现在远超十万,他辖下人口七八成是移民,可大明朝廷一点反应也没有,地方上收了钱根本是大放盘,有的官员还巴不得灾民、难民在自己辖区消失。

    (ex){}&/  因李琪成为沈磊真实的拥趸,并将台湾的体制与大部分实力(他只了解这些)告诉了父亲才让沈磊岳父成大明最了解台湾的人,而且将女婿的一切翻出来仔细分析才发现女婿的所有做法含有深意。

    特别是沈磊一个小小秀才竟能创出自己的制度让他佩服不已,他也是为官处于体制内后再看了历代职官制度才有一点照猫画虎的能力。可秀才期间学的只有四书五经,能知道一些大明官制也是官宦子弟,能独创制度根本属天方夜谭故事,不料女婿还真做到了,并获得李琪佩服。

    这个奇迹在官场初哥看来价值与老官僚看来差距极大,何况知道女婿数次战胜西夷,包括四国联军也大败后赔款赎俘才脱身,他觉得天才不足以形容女婿的妖孽。

    加上看到并经李琪转达沈磊在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更明白大明已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对女婿下南洋的计划十分积极,因为他突然明悟沈磊完全已有独立一国的实力,李家因他而有一个退步并甚至是成为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而沈磊的实力如何,李家今后的前途如何就看此时协助沈磊的移民,至于后面不必考虑,毕竟大明这条船很大,那怕七穿八洞一时间沉不了。

    因为看懂沈磊的计划他倒不会催促女婿此时上个尊号,或助大明获得个爵位,只是帮助女婿从大明这条庞大且破漏之船往沈磊的小船赶紧搬运些东西,如此才可以在女婿的船上过上更优厚的生活。

    连青萍之父也渐渐看清大明已经外强中干但女婿还不到高调时间,沈磊怎可能被一阵劝进声弄昏头脑,在他表示此时时机未成熟后再没有人提出了,而时间飞快,转眼就是崇祯十五年(1642),到了扩编骑兵之时。

    经过这几年骑兵战术训练沈磊这里不仅扩编骑兵已到了时间,连战术与装备等也算是摸索出来。先说武器是一支骑步枪、一把转轮手枪、一把马刀。。

    如此配备乃是骑步枪可以压制敌人弓弩,与敌人对射有射程远的优势;一把转轮手枪在骑兵对攻时在十米左右可以先敌攻击,让对方冷兵器发挥不了作用;一把马刀当然是追杀时所用。

    这个配备已经超过大部分一战二战骑兵了,一般那时骑兵少有配手枪的,倒是有机枪与轻型火炮,但此时骑兵用长冷兵器,配手枪也是因时制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