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宣称自古以来的话实在不实在很难说,如欧洲人在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地叫嚷让中国人滚出去,连黑人也以主人自居从历史看不蒂有些黑色幽默的讽刺剧。
按中国人的话说实在是香火赶出和尚自以为主人了,当然这些地方现在人稀地旷,欧洲移民去一些也是正常,毕竟这土地原来本是无主的,你开发一部分归你没问题,你开发不了霸占着就不应该的。
只是此时霸占的人不多,倒是后世划定了边疆开发不了也不让别人进入的事太多,但此时欧洲人忙碌着、争抢着搞殖民,还有就是移民后残杀当地人。
对此沈磊肯定下不了手,所以在南洋给当地人三个选择,另外也选择了基本上没多少当地人的区域开发。另外实际上南洋的开发自古有中华民族的一大份功劳,没有华人开发程度会大幅度下降。
只是汉人到此主要是聚集在城市,从事的是商业、服务业,因勤劳努力很快富裕并聚拢大量人口。这一来历史上不仅引此时的荷兰、西班牙殖民者的觊觎、贪婪与担心而多次无故大屠杀汉人,到后来独立的当地人也将许多问题归咎于汉人而大屠杀华人。
从这看汉人参与开发了南洋,但后来他们的结局并不大大好,所以沈磊下南洋也是有理直气壮的底气的,他不准备驱逐当地人仅是利用一些多余土地。另外中华民族包容一切,所以他决定当地人完全可以选择融入,即便是先将分散之人融入进来也好,所以他重点询问这方面的情形。
听到沈磊发问的内容陪喝茶的乡村干部介绍起这里的融入过程、人口、生活水平等细节,还介绍了陈绍宇村长乃是当地人之一。
听说陈绍宇也是当地人沈磊很高兴,再细问来历据说应该乃是至少数百前福建人战乱后移居者,而此处散居者大多数也是如此,只有大部落才不是,不过这些人来历也不尽是本地人,有些也是逃亡来的。
听他话说得顺溜沈磊问他怎能保持口音,但陈绍宇回答这是几年来改过来的,他们不仅文字没保留,连口音也杂乱各种话了,二个岛屿的话也是不尽相同。
再问如今有什么问题陈绍宇回答虽这里岛屿的人来历不一,并非全都是汉人但对归拢安置只有些疑虑,刚开始左右为难,见到建设初期就能吃饱饭就心定了,现在肯定赶也不肯走了,因为此前他们的生活也只能勉强度日而已,连吃盐也困难。
了解到这些细节沈磊愈加放心一分,大部落反正可以放一放再说,只要能顺利融入零星分散居住人口,特别是森林茂密的大岛这些人不进入森林后搞偷袭就好办。
了解了这事至此茶话会也差不多结束了,次日岛上差不多所有的人赶到港口为沈磊送行,见沈磊向众人挥手不再下跪却是自发地呼喊起:万岁、万岁、、、万岁、、、
(ex){}&/ 在万岁声中离开了此行第一站又靠泊了一个安置点,在第三天两艘这时代独一无二的船进入了马尼拉湾后沿巴石河驶到了码头位置。
设立在这里将是一个省级政府,只是此时仅为一个空架子,整个城市也仅有二个部分,一个为原马尼拉城改造的国际贸易城,一处为原华人居住区扩展的普通市区,除此以外在不远处有一个土箸聚居区。
这三个区国际贸易区主要是对外贸易与侨居地,但此时因这里的对外贸易十不存一大量商人已经离开。另外驻军与政府人员已经被赎走,家眷与平民也大多数离开了,与高峰期比此地欧洲人仅剩下百分之三四而已。只是一些其他商人与商业机构进入,及大多数房屋改为仓储才不算空置太厉害。
至于正常市区原来已经有数千华人,加各处自发来此的华人及其他各色人已经超过三万人。这还是不少到达这里后谋生困难而被招纳参加农庄、矿业、工厂等处的人口,至于居住于此的人一为港口服务,一是将盐、布匹等等商品贩卖至土箸人地区的小商人。
这些小商人贩卖的商品都是沈磊允许的,这是土箸镇压不难如西班牙人、荷兰人都可以做到并名义上取得了不少地方统治权,但这个统治权是虚多实少加他不愿搞殖民这一套,所以让大部落可以考虑他们的选择,选择期间一些生活必需品可以继续供应。
因这个政策不少原来居住这里或自己过来的华人不少就从事小商贩了,而这也是他们在西班牙人统治期的主要职业。甚至是华人在这里被称为生理人,原因就是他们走村过寨时被当地人询问什么人时总答生意人,只是口音更类似生理人才如此被当作生理人了。
若说沈磊辖下游离沈磊的统一安排制度之外的人口之前主要是在台南,现在主要是在南洋,而南洋主要是在马尼拉。对这些人放开口子一是鼓励自发移民,二是让小本经营的餐饮服务业获得发展活跃市场,所以连完全由移民构成的台北因沈磊让银行贷款,允许人们从农庄、工厂退出,开办了许多小饭店、小理发店、小茶馆等等商店,使台北更加繁荣热闹。。
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他清楚包办这一切是最困难的,如私人经营自有人会寻找商机,寻找更多可行项目,他只要将卫生、质量、安全等控制好就可以。反之他将这些都控制起来肯定是吃力不讨好的,往往是陷入僵硬、死板加服务差、成本高的境地。
这些作为后世乡村大学生干部的沈磊肯定有深刻认识,因而才在台湾发展到一定阶段放开了私人经济,更准确的是容许他人进入他开发地区的工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