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历恶霸地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七二章 搁置争议先停火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将下南洋的准备工作再检查布置一番沈磊在家休息并等四国的人上门谈判,一眨眼大半年过去了,四国联盟内部争执不可能结束,但各国分别来谈判求和是肯定的。

    本来日本该会是第一个到,至今未来可能欲与另三国一起行动。只是这一败另三国旧矛盾之前因利益暂时掩盖此时更添新矛盾了,又知道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拿不到,又不可能真将欧洲大部分兵力派出来,怎会再一致行动。

    当然也有可能是幕府实在不愿谈判,失去四万军队虽痛苦,可接下来谈判可能出血更多,于是愿意拖延着等三国一起谈判,或者更希望这四万人当作全死亡了,只要不再找幕府麻烦就天下太平了。

    这是如鸵鸟行为,不过也是可以理解的,死四万人对日本少说五百万人口来讲还是承受得起的,丰臣秀吉就组织过十万多军队侵朝,此时军队少一些不打仗也没有关系。

    此时这四万人舍弃了是止损,可谈判的话还不知沈磊会要求什么,上次为朱印状大打出手,再为虾夷出头,现在不仅朱印状取消,幕府这个征夷大将军更成讽刺,再谈判幕府的权威还剩下什么?

    日本幕府知道四国联军败仗干净彻底对谈判完全失去了信心,可这是他们自找的,究由自取啊!不过幕府只愿将这事遗忘沈磊可不干,此时他早调查清楚四国联盟的由来,对始作俑者的幕府怎肯轻轻放过。

    若三国联合后缺步兵拉日本参加还可算胁从,完全由其主谋拉拢三国形成如此巨大的兵力优势,如果不是提前发现与沈磊制造超时代武器、超时代战术,突然遇到这样的进攻不死也得脱层皮。不仅人员、经济损失会比现在大不知多少倍,损失的发展时间也是够痛心的。

    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打上门乃是战后处理遗留问题不少,护卫队水陆两军伤亡不大却是都要休整与船只维修一番,外加为下南洋扩编在即,到此时百事粗定算告一段落,沈磊才决定拿出最先扩编的第一舰队与陆战师第一营作为扩编后实战训练远征日本。

    另外为看看胡文东及新近投靠过来的成色索性指定胡文东带班,这次由他们负责对日谈判。不过临行前沈磊让他们与参谋部一起商议谈判条件,沈磊还在联合会议上谈了为何不可轻饶日本的原因所在。

    ‘日本乃化外夷人,唐时频繁派出遣唐使将唐朝制度、文化学到八九成基本上保持至今。之前还如中国战国不诸侯比较独立,丰臣秀吉一一征服后野心膨胀,欲先征朝鲜后征大明,虽然失败却难保其今后不会。

    ‘这个原因不在于整个日本人好坏,乃是日本人口越来越多土地会不够耕种。加上它的地理位置出兵少了无法征服,出兵多了征服后管理麻烦尽赔钱,还有遇到恶劣天气大军葬身海洋的危险。

    (ex){}&/  另外中国人在制瓷、丝绸、茶叶等的生产中凭借人力、技术、区域优势与全世界互通有无、丰富生活也有必要。还有沈磊自己开发出来的工业、副业产品此时赚取超额利益,还可抑止欧洲工业发展何乐而不为。

    这些都是保持贸易的理由,何况他还需要从贸易上挣钱进行下南洋的事业。因他的这个态度与荷兰人的谈判很快就完成了停火协定。

    这个协定名字十分突兀,之所以用这个名字乃是有沈磊的恶趣味,还加上一个小陷阱。这个陷阱就是此次谈判他加了让荷兰人割巴达维亚一半,及惩治欺侮过华人的荷兰人,废除一切歧视、压榨华人的条款,加华人在荷兰人管辖区有同等权力等等。

    这几项要求荷兰人肯定是不会轻易答应,特别是割巴达维亚不将荷兰人逼到绝路肯定不会放手,那么如此要求岂不是让谈判拖入无限期停滞,双方贸易无法恢复,与他愿意恢复贸易的态度背道而驰?

    对此沈磊当然有准备的,原本下南洋他是准备硬碰硬,既然是有这个机会他对荷兰来谈判的新人恩格尔说:既然代表授权不足可以分二步走,第一步达成停火协定就可以恢复贸易关系,条件是赎俘与赔偿达成一致。然后是停战协议,可以慢慢谈,三五年也没有关系。

    有这话停火协定很快就完成了,恩格尔回去一汇报东印度公司的高层一讨论觉得沈磊属于漫天要价,既然俘虏赎回、贸易恢复,停火停战有什么区别?停战协议先拖着再说,也许觉得开价太高自己退缩的缘故。

    这是沈磊有意埋下的,这样下南洋时才可以用这个借口。虽然没这借口也没什么了不得,有借口终究可以堵住不少人的口。

    随着荷兰人谈判结束西班牙人一知道就坐不住了,其实大明沿海外贸基本上都在马尼拉交易,沈磊的靖海计划最大的伤害者就是西班牙人了。

    只不过西班牙人在亚洲比荷兰人还弱势,荷兰人搞不定马尼拉总督已经向国内求助,只因国内也不敢冒险四国联盟才顺利组织起来。但凡有一点办法西班牙人也不可能与另三国联合,只因利益太大才妥协一下。。

    不料这次联合以为十拿九稳不料输得极惨,四国间矛盾因联合有弥合迹象却因失败愈加激化。只是这些矛盾暂时不重要,重要的是荷兰人先求和他们不跟进可不行。

    荷兰人商船之多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台湾对外贸易量大英法运力不足荷兰人却不会,迟疑不决只怕残羹冷炙也让荷兰人吃尽舔净,于是只能乖乖派出谈判代表到了台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