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历恶霸地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五零章 坐看魏忠贤疯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幕府会议最后采用了明石的意见,只是在明石赶到台湾时大批物资已经送到阿努伊人手上。不仅让台湾商品多了一处不小的市场,让台湾晒盐、蔗糖、布匹、日用品、铁器、库存旧而过时兵器扩大了销路,一些产品如晒盐还需扩大生产规模了。

    换回来的东西如毛皮虽不一定台湾能用但可以销到其它地方,不仅大陆、西方人、日本人都要的。还有矿产只要台湾派出一些人指导扩大几十倍生产量也容易,可以解决台湾矿产不足的难处。

    而且出口北海道商品阿努伊人觉得比日本货价廉物美,但这些东西并不是真降低价格,而是生产成本低,按正常价钱出口仍然有太便宜与质量太好的效果。

    这样的贸易对台湾十分需要,何况这次还出售了大批缴获自海盗、荷兰人、葡萄牙人等的武器。这些武器虽给治安人员用一些,卖给毛文龙一部分,但处理没有入库快,这次能处理一部分也是废物利用,虽然阿努伊人一时还欠款还是合算的。

    对阿努伊人的支持乃是沈磊正常开拓市场的一部分,同时对日本人将阿努伊人差点儿灭族的干涉,另外也是不让日本这恶狼壮大的手段。一举三得还正巧利用到自己的战略空档期,将对日贸易及支持阿努伊人这二件事办成,说什么也很开心。

    正这时明石到达淡水要求见他,沈磊此时已知道这次谈判的主意也是明石首先提出的,加上田顺平报告中明石在谈判时的表现,知道这人乃是智谋型的,由此可猜到他此行的目的。

    猜到目的沈磊仍然决定允许他进入基隆来见自己,一来自己不是心血来潮才干这些事的,那怕明石舌灿莲花也没有用。所谓凭三寸不烂之舌能将死说成活的是不可能的,主要是靠解释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利害关系而已。

    中国最伟大的说客是战国的张仪、苏秦,张仪持连横、苏秦持合纵,都有可行性。只不过苏秦的策略难度大一些,时间早一点,被张仪连横所破。因而二人舌辩功夫好也是有所策略的,并非纯靠嘴尖舌巧。

    既然如此沈磊何必怕听明石几句话,因为明石根本拿不出交换沈磊放弃北海道及阿努伊人的条件。反倒是不见这人显得心虚,而且明石还是幕府使者当然要见。

    明石在台湾就亲眼目睹的一切就够震撼,他一到淡水就被告知不可随便走动。巡逻队知道他的身份后就向上汇报,第二天即获得沈磊接见,这个效率非常高,当时他还有点窃喜沈磊对他来访重视,及乘上轻便马车才知道台湾的效率非常高。

    乘坐这马车另一个感觉是台湾的东西效率太高,仅这四轮马车就比原来的二轮马车多拉一倍东西。这是不得了的进步,如农民能耕种比现在多一倍田地这社会肯定没有饥馑了。

    (ex){}&/  但作为生祠享受祭祀者的魏忠贤他实在属没有政治智慧的人,爬得高跌得重,他一个太监在大明不大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政治生态。而且生祠与九千岁之类实在是虚名,可见刘瑾等人的教训完全忘记。

    魏忠贤的行为通过邸报沈磊完全清楚,虽对此人有几分可惜但他只是旁观而已。至于这人属于人才乃是肯定的,即便是有天启信任短短几年完全掌握了朝政,处理政务也不是随心所欲,让大明局势稍有缓和实在无法用一味肆意妄为可以一笔定论的。

    只不过魏忠贤大反派的巾帽子是戴定了,谁让他做事狠毒,而且天启死得早,他的机会不多了。可历史无法假如,真假如可能李自成等起义也归罪他的柄政缘故。

    对大明局势沈磊仍秉着只了解不插手的原则,这是他就算是有心也没什么好办法。军事上他连登陆日本也只能占领一角,更不可能迅速占领整个大陆,混战又不是好选择。

    倒是用金钱开路收买官员当代言人十分容易,可这样的代言人他不大需要。此时大明尚未有针对他的及他的移民作法的言论,主要是他不曾上岸劫掠,在靖海行动中损失了一部分士绅利益也不大。总体上经过靖海行动还是对整个士绅阶层是好处大于失益的。

    对辽东人流失官员们一点也不在乎,这些人留在辽东是满清的助力,流至京师、山东朝廷还要救济、安置,这都是要花钱不少的麻烦。移民台湾减少了他们的麻烦,难道谁愿意抓个跳蚤浑身痒。

    其他地方的流民减少对减少当地治安事件有明显关连,所有的地方官巴不得自己治下流民甚至是贫民都消失了,因移民规模不大引起劳动力紧张的状况不明显,除极少数地主觉得流民减少会增加他们威胁佃户难度。

    此时只有少数官员因不满毛文龙,数罪时才将他的人口换物资当作一大罪状,实则上他们不是关心辽东人口流失,或道德沦丧、人道主义灾难,仅为政斗借口,因而沈磊不必收买官员当代言人的。

    因日本、阿努伊人之事告一段落,靖海计划变局前夕的宁静,沈磊可以静坐看魏忠贤最后的疯狂。虽这时魏忠贤凶焰高火炽,跺一脚能让大明地动山摇,可他冷眼旁观最多叹息几声而已。。

    这就是他羽翼渐丰及穿越者的福利,别人还在猛拍魏忠贤这个凶人马屁,他却知道其好日子不长了。而且他的权势根本是因皇帝信任,天启一死他的集团马上成一团散沙,崇祯不弄玄虚他也不可能真杀了崇祯的。

    因此沈磊觉得崇祯上台后一系列动作看似比较技巧、策略、聪明,实际上是小家子气,及后面暴露的一些如不愿承担恶名等性格缺陷或道德洁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