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来198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奇葩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毫无疑问,陈凡这一世所走的人生道路已经与上一世大不相同了,而且将偏离的越来越远。

    他将遇到一些上一世所不曾遇到过的人和事,也将远离本该出现的一些人和事。

    尤其当陈凡正式开始倒班儿以后,他就愈发忐忑不安了,总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

    直到孙副科长派他到仓库送计划表,他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因为这跟上一世是一毛一样的。

    “顺便给我师父捎点东西……”

    老孙说着,猫腰从柜子里拿出一卷用报纸包着的东西。

    “关东烟吧?呵呵。”

    “你小子鼻子真尖啊!”

    “哈哈!”

    制药厂仓库跟厂区是分开的,出了厂区大门还得往西边骑行一里地,在一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上孤零零矗立着。

    由于各个生产车间自己都有备料仓库。这个主仓库即便在生产旺季时也得两三天才会有人过来拉一次货。淡季时,五六天也没人过来一趟。

    这里俨然就成了一个独立王国,一群特立独行的人在这里无忧无虑、自得其乐。

    这些特立独行的人,用主流人群的眼光来看,就是一群奇葩。

    他们要么是在厂区不得志,被领导发配边关的健康人。要么就是聋哑人、彪子、两劳释放人员、酒鬼……

    陈凡感觉上一世自己的人生观就受到这些奇葩影响了。总是对社会上的少数群体,非主流群体心怀同情。

    在陈凡看来,越是这种不被善待的人,他们越懂得真情可贵。

    老孙的师父老郝就是这样一个边缘人。

    他其实只比老孙大五六岁而已,跟陈凡的老爸陈剑辉是一个中学的,高了两三个年级。

    而且老郝是正经八百的大学本科生。50年代的大学生!

    陈凡他们这些八0年代的大学生如果算天之骄子的话,老郝他们那波大学生就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国家栋梁。

    但老郝后来却栽了大根头。

    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文攻武卫大运动中,还有一项轰轰烈烈的运动,那就是“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

    各个学校、各个单位都组织人员到处挖防空洞。

    挖坑打洞这事儿其实没那么简单,还是需要一点专业素质的。

    响应号召一哄而上,难免会出事故。

    反正那些年挖防空洞被砸死的,被活埋了的,应该都不在少数。

    只是没人统计,更没人报道而已。

    老郝在打洞的过程中就出了事故。

    挖着挖着,洞就塌了。

    老郝还大义凛然:“让领导同志先走!”

    最后,老郝和一个年轻女子被埋在了洞里。

    三天后,人们把洞口挖开时,却发现他们两个正在热火朝天大干着,忙着打另一个洞。就像有本叫《老井》的小说描述的那样。

    这还得了!这简直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嘛!

    当时,公检法已经砸烂了。

    革委会主任领导一切。

    而且那女的也一口咬定,说自己是被老郝强干的。

    革委会主任大怒,大笔一挥就要把老郝毙了。

    制药厂连忙求情:“小郝这个坏分子,他的命不是他自己的,是郭嘉的,郭嘉辛辛苦苦培养大学生,哪能就这么便宜了他!”

    最后,老郝就被判了20年徒刑。

    这些年来,各种地富反坏右,各种牛鬼蛇神都陆续平反昭雪了。

    但老郝这种没戏,一辈子都将被钉在耻辱柱上。

    这些年来老郝减了几次刑,两个月前终于把牢底坐穿了。

    制药厂也算仁至义尽,对老郝不抛弃不放弃,他刚一出狱就被安排到仓库从事保管工作。

    老孙当年曾在老郝手底下干了两年。眼下,老孙的业务这么过硬,也离不开老郝的栽培。

    所以,老孙一直对老郝感恩戴德,时不时给老郝捎点东西过来。

    “嘿嘿,真不错啊。”老郝接过关东烟闻一闻,笑的满脸都是褶子。

    眼下的老郝一丁点也看不出老牌大学生的样子,走在街上都能被人当成要饭的。

    老孙还说老郝年轻时挺白净,挺帅的。

    可眼下老郝从头到脚,别说帅了,能找不出不那么难看的部位都困难。

    不过,上一世陈凡在见过老郝的儿子后,立刻就相信了,老郝年轻时确实是一表人才。

    因为仔细端量,父子倆的五官几乎一模一样,但儿子却是一枚大帅哥。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到了老郝这里,不光有杀猪刀,还有砂轮。

    老郝搓着烟叶打量陈凡说:“小孙说你是大学生,很有学问呢。”

    “有啥学问,您听孙科长瞎说。”

    “那我考考你,你说‘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

    (ex){}&/  他和他姐姐都是聋哑人。

    身为制药厂的人,大家都知道,为何60、70年代出生的孩子聋哑人那么多,经常一个家庭一出就是两个。

    50年代朝韩战争爆发后,我朝感觉到抗生素药物的珍贵。

    战争结束后,花大力气研究光谱抗生素。

    60年代中期,中科院福建研究所的课题小组成功研制出新一代广谱抗生素。跟青霉素、链霉素相比,该抗生素不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从60年代末开始,各地制药厂开始大批量生产。

    因为正值“九大”召开之际,又是建国20周年。所以,就把这种抗生素称作庆大霉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物美价廉的抗生素的确挽救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性命。

    但同时它也带来另一种巨大的副作用。

    医药行业内部有一句口头禅:四环素毁了一代人牙齿,庆大霉素毁了一代人耳朵。

    庆大霉素耳毒性极大,往往一针下去就能让幼儿变成聋子。

    许明的父母都是解放前从山东逃荒到东北的,积极上进,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待儿女就有些散养了。

    孩子有个头疼脑热啥的,他们就简单粗暴。没有什么病是一针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来一针。

    大女儿被打聋了,他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儿子接着又来,又被打聋了。

    幸好最后两个儿女没中招。

    忙于工作,造成一双儿女成为聋哑人,按理说许大马棒应该心怀愧疚,对聋哑儿女好点才对。

    但丫不仅不愧疚,反而严重偏心眼儿。

    对两个健康儿女宠爱有加,对两个聋哑儿女严厉冷酷。

    有一年,许大马棒手表不见了,他就认定是许明偷走了,拎起木棍把许明打的头破血流,许明百口莫辩,更说不清手表的去向。

    几天之后,许大马棒自己在柜子后面找到了手表。

    不过,好歹也是亲骨肉。许明聋哑学校毕业以后,许大马棒还是给他安排了好工作——在仓库里打扫卫生。

    许明不简单,连彪子更了不得。

    陈凡跟连彪子很熟,因为连彪子的侄子连文跟陈凡是初高中同学。

    而连文的老爸,也就是连彪子的哥哥是经贸局药品管理处处长,也就等于是制药厂的上级领导。

    连彪子虽然比较弱智,但条理还是很清晰的。

    初中的时候,陈凡每次到连文家玩,他都过来炫耀一番:“你们知道吗?我捡了两条命呢!”

    原来,连彪子小时候在乡下水井边玩耍,摇辘轳的时候脱手了,辘轳把打到了脑袋上。他没被辘轳把打死算是捡了一条命,他没被辘轳把打到井里去就等于捡了第二条命。

    连彪子这样,说媳妇自然有些困难。一直到30多岁,才找了个农村下放户。

    结婚那天,老孙头特地给他上课。

    “结婚是啥?结婚就是合法地耍流氓。”

    “耍流氓是啥?”

    “就是把你的小便放到别人的小便上。”

    彪子牢记老孙头的教导,没事儿就践行一番。

    哪天一不留神就出溜进去了,结果上瘾了,没事儿就往里出溜。结婚刚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

    大家都说彪子的黄瓜扭儿比老七的巨无霸顶事儿。

    哑巴他们几个人吆五喝六掰着手腕,陈凡也凑到近前。

    陈凡虽然长得比较文弱,但掰手腕还真有一套,个头相差不太大的人中,基本没有对手。

    其实不完全是小臂有力气,主要是会用那股劲儿。

    “来,你们掰一掰。”

    连彪子鼓动陈凡跟哑巴比试比试。

    哑巴打量陈凡,直撇嘴。

    连彪子竖起大拇指:“他可厉害了,打遍天下无敌手!”

    陈凡立刻挽起自己的小细胳膊:“来!”

    哑巴轻蔑地应战了,但他抓住陈凡的手掰了一下竟然没掰动,用力掰一下还是掰不动。

    哑巴这才呲牙瞪眼使出全身的力气。

    但还是掰不倒陈凡,哑巴憋得的脸都红了。

    其实,陈凡也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相持了有两三分钟,“咔嚓”!

    没有的事儿。

    那是上一世发生的状况。

    陈凡肩膀脱臼了,空着一个袖筒回家,把老妈吓的一屁股坐炕上。

    “哎哟!不行了!”陈凡见势不妙主动认输。

    “哈哈哈哈!”哑巴得意地笑出了声,又连连向陈凡竖起大拇指。

    “损塞!老子今天没吃饱,改日再战八百回合!”

    陈凡熟练地比划着手语说。

    哑巴大吃一惊:“你也会手语?”

    “必须地!老子手语专业八级!”

    “哈哈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