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天边已泛起鱼白肚,街道上依然半明半暗,异常空旷寂静。
一辆出租车缓缓开过来,就像漂浮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小船。
开车的是个中年男人,面色有些晦暗浮肿,目光也有些呆滞浑浊。他一会儿看向马路两边,一会儿扫几眼手机屏幕。
十五年前,陈凡下岗了。
在乡镇企业跟一帮老娘们儿一起剪了几年线头后,又在一家外资企业打扫了几年卫生。
三年前,陈凡咬咬牙四处举债,花八0万买了一张出租车营运执照,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这是本市有史以来出租车营运执照的最高价位了。
这个县级市有一个奇葩政策,出租车都是个体的,而且限制名额。
这样一来,出租车营运执照便洛阳纸贵,成了有门路的达官贵人们的生财之道。
最早的出租车营运执照只要两三万,最贵的时期也没超过10万。
但经过层层倒卖,价格越涨越高。
经济越不景气,涨得越离谱。
20万,40万,50万,70万,八0万。
陈凡就在最高位上接手了。
哪知巅峰之后,便是谷底。
陈凡拿到出租车营运执照第二年,网约车便出现了。
是个人有台车就能开出租。
这个八0万的营运执照一分不值。
虽然婆娘只要哪天不爽了,就拿这事儿来恶心他。
但陈凡被婆娘恶心大半辈子了,早就百毒不侵了,每一次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可一旦陈凡自己想起这事儿时,还是懊恼的想抽死自己。
又在马路上慢慢溜了一会儿,眼瞅着天光渐渐亮起来了,陈凡叹口气:“就这样吧,该回家了。”
一脚油门,提速、换挡。陈凡正把车子开回马路中央时,胸口里面突然就像被人狠狠揪住了一样,钻心地痛。
他本能地又把车子开回路边,降速、换挡,摆正车轮,拉起手刹。他机械地做完这一系列动作后,便一头栽倒在方向盘上,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
阳光正照在眼皮子上,陈凡感到异常的温暖。
这么快就到中午了?
真舍不得睁开眼睛啊,仿佛一睁眼,这份温暖就跑掉了。
但陈凡还是挣扎着,努力睁开双眼。
咦,这是怎么回事?
身旁不远,雪白的墙上有几个醒目的大字:浪费可耻!节约光荣!
大字是用红油漆写的,看起来还很新鲜。
这不单位的食堂吗?
怎么回事?
自己十五年前就离开单位了。食堂也早化作一片瓦砾了。
抬头看看不远处的几张熟悉的面孔,陈凡更纳闷儿了。怎么一个个突然就变年轻了?
王越、姜勇、李华胜统统都变成年轻人了。
还有老孙、老郝,他们不是死了吗?
陈凡头皮都炸开了,我这是到了哪儿了?
“秀才!发什么呆呢?”
陈凡转过身来,是臭油!
看着她那张年轻的面孔,陈凡突然反应过来了:难道是重生了?回到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
陈凡心里顿时五味杂陈,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对陈凡来说,眼下才是他一生中最光彩照人、最意气风发的时刻。
很多人都觉得童年时代,或者读书时代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ex){}&/ 这一世一定要做个大富豪!
当然,没必要登上富豪榜。
就像马粑粑说的,一天赚几十个亿没意思,赚几十万最幸福。
越想越激动,陈凡都忍不住想跳起来冲温科长大喊:“老子不干了!”
但他还是在心里不停地提醒自己:淡定!淡定!
真是生理决定心理啊,年轻人就是容易冲动。
陈凡一眼看到桌子上刚送来的几份报纸,连忙抓了过来。
一张是《人民日报》,一张是《辽宁日报》。先看了下日期,19八八年7月日星期六。
报纸上刊登最多的就是各种辟谣,反正就是说没有通胀,商品涨价都是妖言惑众。
作为过来人,陈凡知道眼下的真实通胀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左右了。
此时的银行利息很高。
一年期定期储蓄的利息是百分之七点二,八年期定期储蓄利率是百分之十点四四。但它依然败给了通胀。钱在银行躺着,就平白无故损失百分之十。
所以,眼下的人们都争抢着把银行的钱取出来,去抢购各种商品。有些银行储蓄所甚至被挤兑一空,不得不关门歇业。
这反过来更放大了人们的紧张情绪。
陈凡的脚在桌子底下想伸开一下,立刻就被什么东西顶住了。
低头一看,是两箱肥皂。
其它桌子底下也放着洗衣粉、食盐、面起子等各种生活用品。
这都是科室里的老娘们儿抢购回来的。
这会儿的人们就像蝗虫过境一样,得着什么抢什么。最抢手的是电器。比如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之类的,哪怕坏掉的,大家也争先恐后往家里搬。
陈凡不由得有些心动。
这不就是机会吗?发财的机会!
随便弄点东西都能卖出去。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
现在是任何商品都紧俏的年代。
大家都在绞尽脑汁找货源,你又能有什么渠道?
除非提前囤货。
这场全民大抢购是从19八八年春天开始的。现在下手已经太晚了。
这么一想,陈凡顿时有些泄气了。
先前他还兴奋不已,觉得人生的路千万条,自己随便选一条都铺满了金山银山。
可仔细想想又没那么简单。
股票、房子这种赚钱的名堂是没跑的,可那是后话。
起码得先拿到第一桶金。
到底该干什么呢?
不光房子、股票,只要陈凡能想起来的营生基本都是“后话”。
比如到西柳市场买柜台。
眼下,西柳市场是东北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
东北地区的服装零售商,规模大的南下石狮,规模不太大的一般都到西柳。
最近两三年,西柳市场的露天铁皮房子已经由最初的5000元一个涨到10000块一个了。
而陈凡知道,到了90年代,西柳市场将搬进大楼,一个铁皮房子顶一个柜台。一个柜台卖4万块。
可这也得有本钱啊,一万块眼下可不是小数目。
陈凡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六十元,不吃不喝一年都攒不上1000元。
越着急越没有头绪,陈凡忍不住汗都下来。
“怎么了?小陈,你不舒服啊?”温科长看到了,连忙询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