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藩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 遇神箭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通州的事情处理完,在征得便宜爷爷的同意下,朱由楫被允许继续南行,东厂、锦衣卫相关头领则回京复命。

    令朱由楫相当不满的是,万历皇帝不允许皇孙坐船走运河,朱由楫便依旧坐着三十二人大轿慢悠悠,拉风的走在“大明路上”。

    更令朱由楫意外的事还有!

    出发当天,朱由楫最痛恨的东林党李三才竟然跑来送行。

    李三才此行有两个目的:

    一是发自肺腑的感谢。

    原来,经过皇三孙子的穷折腾,全国各地空出大量的盐务官员,这导致齐、楚、浙三党为争取肥缺,在朝堂大打出手。无人问津的东林党见缝插针,在朝中安排了不少闲散职位。

    二是……

    希望讨要回《富春山居图》!

    这也遭到了朱由楫的严词拒绝!

    拒绝的原因嘛……

    在大明,咱们的皇孙鉴赏能力一流,朱由楫称第二,没人愿意称第一!

    原来,今天一大早,朱由楫本想用这“破”画《富春山居图》换取太医院院花陈文君将来跟随自己去封地,没想到遭到了婉拒。

    这也是朱由楫第一次被美女拒绝……

    到了晚上,朱由楫看到六个御史不睡觉,眼睛冒着绿光,不停地出现在轿子旁,便明白该给御史提供素材了。

    第二日,朱由楫闷闷不乐,也没心情去“调戏”民妇,索性在军士的保护下直接用弓箭射大鹅。

    朱由楫身在皇宫,身体发育良好,力气颇大,外加有良师调教,也算是弓马娴熟,三五十步内的鸡鸭鹅狗猫基本难逃罪恶的箭羽。

    由于朱由楫每次射杀家禽事后都给数倍、甚至十数倍的银两,百姓们十传百,百传千,导致周围的农户纷纷涌向朱由楫的仪仗周围。

    谁也没想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成百上千的穷苦百姓赶着数千鸡鸭鹅狗猫,从通州开始就跟着朱由楫的仪仗,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皇三孙者,穷于玩物,嗜血成性。肆意侵害百姓之财物,妄而破坏国家之法度!嗟乎!百姓愤而不敢言,怒而无以为!呼号哭泣于道路,其声声直入云霄……”某位御史如是写道。

    “小殿下,草民家的大鹅又肥又嫩,求求您射几只吧!……”某位沿途百姓对着皇孙仪仗哭喊时说道。

    当然,始作俑者朱由楫并不知情。

    ……

    皇孙的仪仗行动“飞”速,几个白天还没挪出屁大的通州。

    朱由楫知道这肯定是便宜爷爷万历的安排,所以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也没办法。

    (ex){}&/  没等朱由楫的思绪走完,那个小姑娘突然飞奔着跑向大鹅,与射偏的弓箭正好重合……

    在场的人全都屏住呼吸。

    “完了,肯定出人命了!”

    朱由楫心中叹息,默默的闭上双眼。

    太监们揪心要多花点抚恤银子,御史们飞速思索弹劾皇孙草菅人命的奏章,御医们考虑有没有机会用上创伤药,刘招孙心中计算这没有倒刺的箭头能入肉多深,陈文君也用双手捂住了双眼。

    “嗖……”

    “当……”

    “噗……”

    “哎呦……”

    “哗啦……什么人!不许动!”

    一连串的怪异的声响传入了朱由楫的耳朵。

    “咦?哎呦声不像是小姑娘的”

    朱由楫立即睁开双眼,却见小姑娘安然无恙,正抱着自家的大鹅没心没肺的失声痛哭,差点没把大鹅直接掐死。

    小姑娘远处多了一个少年,怒目而视,正被数个军士包围。

    御史杨维垣躺在地上不停呻吟,身上插着朱由楫射出的箭!御医们正在拿创伤药为他涂抹。

    就在朱由楫莫名其妙的时候,旁边的太监上前解释,朱由楫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原来,就在朱由楫的箭要射中小姑娘的危急时刻,那个被围的少年突然出现,搭弓放箭,正好击中朱由楫的箭!

    紧接着“朱九箭”没涂鲜血的箭羽,被强行改变了方向,带着两只箭羽的余威,画着极其诡异的弧圈,射中了倒霉的御史杨维垣。

    军士发现竟然有人在皇孙周围拿着远程武器,立即将少年围住并缴械,只待朱由楫一声令下,便将少年击杀。

    虽说朱由楫做过砍两千颗脑袋的监斩官,并且没有丝毫内疚,但是绝不想欺负一个手持弓箭的贫民百姓,何况还是一个少年神箭手。

    在确定少年不会带来危险后,便让军士把少年带过来。

    朱由楫见那少年脸憋的通红,双眉卓竖,目细而长曲,身材瘦高,看着年龄比朱由楫大不了多少。

    朱由楫把那少年用过的弓箭拿起来,这是一把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猎弓,长长的弓身用常见的榆木制作,粗糙的弓弦用的材质不是兽筋,到像是棉花麻线之类的材料。

    这种弓的成本低廉,准确度很一般,如果出现在紫禁城,会被当做垃圾毫不犹豫的扔掉。

    朱由楫无法想象,对面的红脸少年如何拿着这种简陋的武器,射中高速飞驰的箭羽,便开口询问少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