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摇滚教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败家的念头一闪而过,却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

    第二天一早,罗杰便驱车前往西好莱坞,赴约与杜克-罗森伯格见面。

    在电影立项之前,影片的发行方就已经找好了。

    只要影片的质量不存在严重的问题,环球将会在年底寻找合适的档期,为做发行工作。

    不得不说,北美的“大娱乐圈产业”,虽然让整个产业链变得一潭死水,但某些情况下,确实是方便了不少“半个圈内人”。

    单说好莱坞六大,就有三家,与乐坛有着密切的关系。

    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与索尼-贝斯塔曼唱片、华纳兄弟影业与华纳唱片、环球影业与环球唱片……

    另外三家之中,华特迪士尼在八十年代也拥有自己的唱片部门,只是后来由于业务重心的调整,主动放弃了乐坛的竞争,将唱片部门解散。

    派拉蒙的母公司,传媒巨头维亚康姆旗下,虽然没有一家“真正的大型唱片公司”,却也有音乐电视网和h1音乐频道,单单只是在美国,这两个频道的订阅用户加起来就超过一亿个家庭。

    唯一一个从未涉足过流行乐坛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已经逐渐日暮西山,在罗杰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已经被华特迪士尼并购。

    咳……扯远了。

    总之,依靠着在唱片业内的人脉,在环球唱片的协调之下,乐队从环球影业那里,为争取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发行条件。

    但任何一家商业巨头都不是慈善机构,在双方的合约中就有明确的规定,只有质量达到一定的要求,相关的发行协议才会正式生效。

    当然,为了保证制片方的利益,关于“影片质量”的评价标准,自然也不会由环球一家说了算。

    但不管怎么说,影片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部投资一千多万美元的电影,是否能够进入院线市场。

    在正式启动邀请环球方面的审片专家观看样片之前,罗杰必须亲眼看过这部电影,并咨询自己信任的,“好莱坞专业从业人士”的意见。

    尤其是后者。

    毕竟,罗杰对电影好坏的唯一理解,就是暑期档爆米花,特效精良,场面爽快,对于罗杰来说,就是一部好电影。

    至于影片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逻辑是否通顺,谁在乎这玩意?

    要是按照逻辑通顺来评判一部影片的好坏,票房榜前一百名的电影,最起码有九十部都根本不应该被拍出来!

    罗杰只会以爆米花电影的角度来评判一部影片,但,却是罗杰几乎不怎么看的剧情类文艺片。

    虽然杜克-罗森伯格导演一再保证,自己不会将它拍成那样的“小众经典”,但这部影片的题材,天然就限制了它的类型。

    难道要让y提着加特林机枪,与变身外星人的js打个天昏地暗?

    罗杰脑补了一下,突然觉得,这个主意还真挺爽的!

    咳咳……

    走进会议室,播放电影的投影设备早已准备好。

    杜克导演,剧组的制片人,两男一女三位主演,以及一位许久不见的老朋友,都早已悉数到场,罗杰却是来得最晚的一个。

    和剧组众人打过招呼后,罗杰走向会议室的角落,微笑着打招呼道:“嗨,马克,好久不见。”

    “是啊,快一年没见面了。”

    马克-戈登站起来,和罗杰拥抱了一下,说道:“我们两个大部分时间都在洛杉矶,但是见面的机会却少得可怜。”

    “工作忙嘛,你也忙,我也忙,又不在一个圈子,见面的机会少,也是正常的。”

    闲聊了几句,罗杰话题一转,问道:“这次让你来帮忙,不会影响你的其它工作吧?”

    和的制片人,马克-戈登,正是罗杰邀请而来,以“好莱坞专业从业人员”的视角,为这部影片提出意见的“顾问”。

    “那边,珊达的进步很快,我估计这一季结束之后,这个项目就不再需要我了。”

    说起自己即将“失业”的现状,马克-戈登似乎一点都不在意,笑道:“最近我也没有合适的项目,我有一个老朋友,提出了一个灾难片的设想,比的场面还要大,我正在考虑是否答应他的合作。”

    珊达-瑞姆斯虽然只是一个好莱坞的新人,但却是进步神速。

    剧组里,虽然马克-戈登还是名义上的第一制片人,但具体的事务,基本都由珊达一手包揽。

    (ex){}&/  ——比如某一部单单收回成本就花费了超过二十年时间的,“史无前例的经典电影”。

    沉吟了片刻,罗杰决定不对的投资保密,开口道:“制片预算,截止到现在,会计师团队报给我的数字是1700多万美元。”

    到样片完成之后,接下来如果不再做大的改动,制片成本几乎不会再有多少上升。

    即使需要一些小的调整,也花不了几个钱。

    大体上来讲,罗杰报出的数字,基本上就是这部电影的最终成本。

    当然,仅仅只是制片成本。

    “1700万……”

    马克-戈登点了点头,心中飞快地计算了片刻,看向杜克-罗森伯格,笑道:“有一部分镜头的处理有些青涩,从成片来看,预算也有一定的浪费。不过你对短镜头的使用,以及对影片整体节奏的把握有非常独到的理解。第一次执导就能做到这种程度,除了大卫之外,你是我见过的新人导演里边最出色的一个。”

    马克-戈登口中的大卫,是有着鬼才导演之称的大卫-芬奇。

    将年轻的杜克,和大卫-芬奇相提并论,这绝对是最好的褒奖。

    马克-戈登并没有正面评价样片的好坏,但话里的意思,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哪怕是个白痴,都听得出马克-戈登的言外之意。

    从一个纯粹的观众的角度出发,罗杰认为这部电影至少符合自己的胃口,让人能够沉浸其中。

    而马克-戈登,则是从一个制片人的角度出发,从每一个镜头、每一处细节,去判断这部电影可能的商业成绩,并给予了相当不错的评价。

    两者相结合,罗杰心里思索片刻,已经有了决定。

    没有急着开口打断杜克导演和马克-戈登的交谈,等两人的谈话告一段落,罗杰才笑着对杜克说道:“杜克,我记得你之前的计划书里,有提过宣传方面的策划?”

    “是的,我认为万圣节档期是很不错的选择……”

    杜克刚要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马克-戈登却是突然开口,打断了杜克的话:“万圣节?你难道不知道,万圣节档期是恐怖电影的主场吗?以这部电影的题材,我建议你们最好争取十一月末的感恩节档期。”

    “感恩节……”

    杜克楞了一下,犹豫道:“可是,今年的感恩节档期,已经有三部投资在五千万美元以上的大制作了!”

    对于好莱坞而言,“大制作”的标准,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就以现在这个年代而言,在暑期档,投资五千万乃至于八千万的大片比比皆是。

    而到了万圣节这样的冷门档期,三千万的投资,就可以被称为大制作。

    年底的感恩节和圣诞节,这一标准又有一定的提升,至少也要五千万美元以上的投资,才有称为“大制作”的资格。

    大制作的影片未必意味着高票房,但以小博大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小投资的电影,很难去和那些大片竞争。

    在选择档期的时候,既要考虑档期和影片之间的适应性,比如说纯粹的爆米花电影,最好就放在暑期档。

    而合家欢类型的电影,则适合在圣诞节档期上映。

    但除了这一点之外,规避强劲的对手,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很显然,在档期选择这一点上,马克-戈登和杜克导演的意见并不一致。

    马克-戈登认为,万圣节档期是恐怖片扎堆的时间,放在这个时候明显不合适。

    而杜克则认为,感恩节到万圣节之间,大制作的影片太多,与其和这样一群强敌竞争,还不如直接换一个竞争压力小一点的时间。

    “关于具体的档期,到时候和环球协调之后再定。”

    罗杰打断了两人的争吵,虽然罗杰不属于好莱坞,但却也知道,一部影片的上映档期,制片方的话语权是很有限的,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发行方的意思。

    摇了摇头,罗杰看向杜克,开口道:“样片尽快送paa审核,务必要争取到r级的分类。对了,跟环球那边打个招呼,他们在paa的话语权不低。”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