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滩》的试映被安排在韦斯特影业四楼的影厅,影厅并不大,跟电影院的ip放映室差不多,总共才24个位置。
这次首映除了韦斯特影业的人之外,还邀请了所罗门影业的发行负责人,以及6名跟韦斯特影业和所罗门影业交好的影评人。
说是交好,其实还是红包开道,古今中国外都是一样的。
成片其实向南昨天下午已经看过一次,这部电影的后期他因为时间关系彻底放手了,所以试映之前,他想看看成片到底如何。
看完之后,向南发现成片跟他想要剪接出的效果还是有差别的,看起来更加商业化,他隐藏在镜头里的一些人性探讨都被减掉了,影片整体简单化,更加直白了,没有太多的内涵,十足的爆米花商业片。
所以看完成片后,向南沉默了好一会儿,陪着他看电影的史提芬,老约翰,王庆,田长喜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向南凭借两部电影已经在好莱坞打出了自己的名声,票房也证明了自己,所以他的意见,对于史提芬等人尤为重要,电影虽然是向南拍出的来的,但是后期剪接却是由他们监督完成的。
最终还是王庆打破了沉默,他问道:“向总,这个剪接版本,你觉得怎么样?”
向南抬头扫视了众人一眼,回道:“等明天试映看看影评人的反应再说吧。”
试映结束后,向南,约翰,史提芬和所罗门影业的发行负责人科尔斯一起在会议室里等候,半小时后,王庆敲门进来,他的手里拿着一叠文件,那是6名影评人对电影的评分以及影评。
王庆将影评递给向南,向南接过来翻了一遍后,神色平静地转交给旁边的史提芬,史提芬脸色很紧张,他一一看过影评后,脸上的紧张慢慢消散。
之后影评转交给了查尔斯比伯,查尔斯看过之后,这才传到所罗门影业的科尔斯手里,科尔斯看过影评后,露出笑容说道:“还不错,一个a-,两个b+,三个b,看来质量没有问题,按照这个评估的话,票房过八000万应该没有问题,冲击一下,过亿也不是不可能。”
《鲨滩》的成本所罗门影业一清二楚,对外宣传1000万美金,但是实际并没有那么多,即使按照1000万美金的成本算,票房过八000万的话,那也是大赚,所以科尔斯神情很轻松。
史提芬听到科尔斯的话后,眉头不禁由皱了起来,他转头看向向南和查尔斯比伯,见两人神情冷峻,立刻反应过来,对科尔斯摇头道:“预计票房八000万,太低了。”
(ex){}&/ 总之,电影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没有,就代表不是烂片,但是只有一个a-,也表明这部电影并没有多优秀。
6位影评人都提到了,是一部不错的爆米花电影,全片紧张刺激,缺乏深度,错过了对人性的探究,只是浅显地刻画了人类求生的坚韧。
可以说,影评人将他看到的优缺点都说了出来,通常而言,制片人和发行方都会根据试映结果,调整电影的票房预估,乃至宣传策略成本,电影的排片等。
所以电影评估,票房预估,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评分和票房预估都将影响到电影在发行宣传上的投入以及开幕荧幕的数量。
试映模式,也是好莱坞先进电影工业的一种体现,很多电影也会根据试映结果对电影进行调整,比如重新剪接。
但是那种情况是在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大部分都是微调,删减镜头什么的,要想在里上映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重新剪接,在好莱坞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向南问道:“这次剪接你找的是什么人?”
史提芬克莱因回道:“都是跟公司合作很多年的老手了……”
“史提芬,韦斯特影业已经不是以前的韦斯特影业了。”
向南直直地盯着史提芬,提醒了一句。
“呃”
史提芬克莱因怔了一下,立即反应过来了,心里苦涩不已,原来这才是问题所在,以前韦斯特影业一直都是制作级制作,所以要求都相对低,合作的剪接师水平也自然有限了。
他将票房过亿导演的镜头给这样的人做剪接,电影的质量自然会下降了,这些人剪接出来的电影,最高票房也才5000万美金。
正当史提芬悔恨不已的时候,向南又出声了,“史提芬,你现在去找四个剪接师,我不要求有知名度的,只要求对剪接熟悉,年轻精力充沛,告诉他们,接下来五天将通宵工作,需要多少钱,你去跟他们谈,可以找到吧?”
史提芬满脸震惊地看着向南,“向……,没有问题,我这就去联络。”
史提芬克莱因出去后,骆走了进来,向南对他吩咐道:“取消我接下来五天的全部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