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名剑天下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节:十大名剑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元帅真福将也!”府尹见皇上正兴奋的翻弄王全斌献上那些从名剑山庄,王昭远处,还有后蜀皇宫带回的书籍,知道这个皇帝哥哥,爱书的毛病有犯了,这一时半会是完事不了的,便摆了摆手,着德康送王全斌王元帅出去,王全斌谢恩完毕,出了上书房,而德康则站在上书房门口,他一直在想着王全斌讲的故事,连府尹唤他他都没有听到。

    “德康?”

    “啊!属下在!”德康急忙回到了上书房,才发现皇上不知何时也走了,这真吓了他一大跳。

    “在想什么?”府尹笑吟吟的看着他。

    “回主上。”德康老老实实回答:“我在想。这符千枝其行为有悖常理啊?”

    “嗯!心细乃将帅必备素质。”府尹点头:“我来问你,你身在武林,应该知晓天下第一庄:名剑山庄,和欧冶家族吧。”

    “回主上!”德康躬身回道:“这名剑山庄乃是一个大家族,屹立武林有百年之久了。据传说乃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的后人欧冶百川所建。欧冶子当年冶出了天下名剑: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而闻名天下。千年之后,吾等缘浅,未窥宝物,但欧冶家族却深受武林人士尊敬。唐末时,欧冶子的后人:欧冶百川突然现身武林,以一把蝶吻宝剑,与同道切磋。这蝶吻宝剑锋利无比,能断鹿车,让人大开眼界。其实欧冶百川并非武林顶尖高手。但他却懂得天下大家之剑法。自说是祖上历代与人铸剑而得,传到了自己这,已有几百套几千招剑法了。这欧冶百川以剑会友,深得大家尊敬。五代十国时,天下大乱,武林也岌岌自危。欧冶百川索性远避闹市,来在了剑门山上,盖了一座:名剑山庄,广交天下武林志士。这兴盛之时,门下有剑客门生千余。却不知这符千枝师从何派?”

    “其实我早已得到大内密探密报,和这王元帅所说一致。”府尹说:“这后蜀国主孟昶,对我大宋早早就加以防范,他请来军事名家王昭员挂帅领军。这王昭远提出来一个奇特条件,说要灭了名剑山庄才肯出山。后蜀国主也是昏庸,竟然答应了,这王昭远兵发剑门关,以一万之众围了名剑山庄,一人不留,还放火烧了山庄。说是为了一雪当年断剑之辱。灭了名剑山庄还不算,这王昭远竟然赶尽杀绝,将名剑山庄的四个学堂:汉原的东学堂,剑州的西学堂,剑门关的北学堂,魏城的南学堂连老师带学生一律灭了口。这符千枝便是西学堂的一个剑术教头,乱军之中杀了出来,赶到了名剑山庄去救父母,才知父母已遭毒手。大恨之下,几度寻仇,均无功而返。后来投了王元帅,借我们之手报了大仇。之后,又隐姓埋名改叫符千枝的。”

    “这本是平常故事,属下亦听人讲过。但我还是放心不下,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秘密。主上,您想啊,战报上说,牟进先挑五百勇士破了剑门关,后又带史延德扮成溃军,诈开汉原城门,活捉了守将赵崇韬。复又带五千兵丁,扮成王昭远诈开剑州城门,占了剑州。说明这个人是将帅之才啊,立了这么大功劳居功不取,非大义者,既大奸也!”

    “嗯!”府尹点头:“其实我也觉出此事蹊跷,细问史延德才知,符千枝在剑州救出了自己的两个小妾,那二女无甚背景,只是民女。他还从狱中救出了一对夫妇。那夫妇可有来头,竟然是唐朝名将薛礼之后,名叫:薛炯;亦是被王昭远抓起了的人。一个月前,这些人到了京城,住在王元帅府中。吾又借探病之际差太医去查,结果发现,这薛炯夫妇骨筋俱断,身已残废,只余半条命矣!这符千枝与他那两个小妾也身中邪毒,每日必疗伤才行。”

    “听主上一说,小人更起疑了,主上,这其中疑点颇多啊!”

    “哈!哈!哈!”府尹大笑道:“我用你组建五威军是没用错人,你的思维很对,其实我就在查王昭远灭名剑山庄之事时,听说了一个消息。有人说王昭远与那名剑山庄并无过节,灭庄纯粹是为了夺宝。”

    “夺宝?为了那把蝶吻宝剑,或者剑谱?不可能吧?”

    “聪明!”府尹看了看桌上闪着精光的蝶吻宝剑道:“这把蝶吻宝剑已被王元帅破汉原而得,而今剑与剑谱都呈与了我。我着人研究了许久,也没见什么奇异之处。无意之中问起剑竟是从一个局外之人:前唐朝司天鉴的苗太监手中所得,我忙派人细查,竟查出了一个惊天秘密。为此,我才奏请皇上,在军中和大内抽调尔等,组成五威军,准备应对。”

    德康这才明白这皇帝的亲弟弟为何要借刑部之名设这么一堂人马了,听到秘密二字,他急忙起身跪了下来,因为他知道,主上要说出一个惊天大秘密了。

    “是时候告诉你了。”府尹慢慢抬起身子问:“你可识杨筠松吗?”

    “回主上,此人乃唐末金紫光禄大夫,司管灵台地。安史之乱之后,逃至赣州。听说唐灭之后,此人复又出山,传宗结派。主张选取天地生成之山川形势,定相位。强调龙、穴、沙、水的配合。言子孙形体乃父母祖上所遗传,父母骨骸若得天地生成之生气(龙气)养护,后代亦能得到荫护。”

    “嗯!”府尹满意的点点头:“那你可知道廖生吗?”

    “回主上,这个小人不知。传言此人乃世外高人也。”

    “是也!”府尹道:“吾皇登基,着人重修天晷之时,周朝老臣,现门下郎王薄进言,说当世异人廖生来在京都。此人是识天文、懂地理白虹贯日便知易水奸谋,宝气腾空能辨本域神物。吾为大宋江山,便亲去相请。这廖生见我来,连说不敢!并以帝王相称。我请他入宫,他言我们只有一茶之缘。我只好在寺中请教。这廖生言:王薄虽骨相尊贵,亦是人福。而吾应着斗牛之间的王气,最低也是五霸诸侯之列。我见其道破吾身份便坦然相告。他哈哈一笑,告诉我了一个秘密中的秘密。这秘密便与你刚才所言之欧冶子有关了!”

    “欧冶子?”德康一愣:“难道是天下名剑出世了?”

    “是也!”府尹脸露兴奋:“你可知天下十大名剑吗?”

    “听闻老人讲:当年欧冶子冶出了三大两小五剑,三大是:湛卢、纯钧、胜邪,二小是:鱼肠、巨阙。又与女婿联手打造了三把铁剑:龙渊、太阿和工布。后来干将、莫邪夫妇又铸出了阴阳二剑干将、莫邪。算来共十把宝剑。”

    “可廖生去不这么说。”府尹意味深长地说:“他讲,这世上本有十大名剑,分别是:第十位:精致优雅之剑:承影。第九位:智勇双绝之剑:鱼肠。第七第八:挚情撼天之剑:干将莫邪。第六位:尊贵无双之剑:纯钧。第五位:诚信高洁之剑:龙渊。第四位:仁道君子之剑:湛卢。第三位:威道之剑:泰阿。第二位:帝道之剑:赤霄。第一位:圣道之剑,轩辕夏禹。德康,这,你可听说过?”

    “回主上!”德康忙上前道:“我等习武之人,只知争胜,却不知这剑还有这般说法。”

    “据廖生讲,这剑各有出处,各有归宿。各有灵气,各有仙名。如那承影、鱼肠乃杀人之锋;血腥。干将莫邪情爱之剑;情浓。龙渊、湛卢,名将之剑;义在。泰阿、纯钧,王者之剑;霸气。赤霄、轩辕夏禹天子之剑平和。”

    “听主上一说,小人也想起几个传说。”德康上前道:“这鱼肠,曾被阖闾所得,后来越国进献宝与吴国,这柄剑因此由越而入吴。传于吴王阖闾,也就是公子光,公子光使死士专诸置剑与鱼炙之腹中而进之王前以刺王僚,专诸擘鱼,因以刃刺王僚,鱼肠断、王僚死。”

    “是啊!”府尹脸上沉了下来:“相传,此剑成时,善于相剑的薛烛曾相道:‘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说:这把剑生就是逆理悖序的,是用来弑君杀父的,如若不断,不知又会血溅那门哪!。”

    “是!”德康知道说错话了,在皇亲上和府尹面前,怎么能轻谈刺王杀驾呢?他忙转移话题:“主上,我听说湛卢宝剑,曾为唐时名将薛礼所得,您说唐朝名将薛礼之后薛炯就在王元帅府上,岂不是……?”

    “哈!哈!德康,你多心了。”府尹转阴为晴:“这人有因缘,剑亦有道;听我慢慢道来。”

    德康长出了一口气,但听府尹说:“湛卢乃义剑,义剑出,名将出也!自是好事!”

    “是!”德康再也不敢多说话了。

    “这干将莫邪乃武林中的神仙眷侣,堪比那世俗中的牛郎织女。自是情浓。那泰阿宝剑,到有另一番传说,汝可知否?”

    “回主上,《越绝书》上有记载,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

    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君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但是事与愿违,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出剑之时,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可见欧冶子、干将所言不虚。晋君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楚王索剑,楚王拒绝,于是晋君出兵伐楚,欲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

    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太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

    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风胡子说: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

    “是啊史书上都有记载,可见此事不虚!”府尹点头道:“和这泰阿齐名的还有那赤霄宝剑,传说被汉刘邦所得,刘邦先是挥剑斩白蛇,后又挥剑灭大秦,这赤霄真帝剑也!”

    “是!”德康赔着小心道:“主上告知了六剑,不知其余四剑如何?”

    “吾听廖生言:承影相传是商激赏所铸。后被春秋卫国人孔周所藏。龙渊乃欧冶子与干将联手所铸,后被被道家所藏,传说道家至宝七星龙渊宝剑即是也!这也是宝剑最好的归宿。纯钧宝剑为战国勾践所得,勾践卧薪尝胆后灭吴复国后,竟用此剑诛杀功臣。之后传此剑自沉钱塘江湖底。后被唐王所得。这轩辕夏禹宝剑,传说乃远古时,众神采首山之铜为皇帝所铸。后传夏禹。此剑身一面可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统一之策。乃圣道之也!”

    “主上?”德康听到此,汗都下来了:“如此说来,难道这十大名剑又重现江湖也?”

    “江湖?”府尹哈哈大笑起来:“江湖才多大?武林又多大?再大的江湖,一把剑足以摆平。我今天说的可是天下啊!”

    “是!是!是!”德康脸色都变了,连口称是。

    “廖生当时讲,为谢我以帝身奉茶,才传我十五字真言:躲血剑、捧情剑、敬义剑、防王剑、守帝剑。”

    德康终于明白了:“主上是为了此,才招小人来的吧!”

    “嗯!”府尹一脸正色:“吾身为皇上之胞弟,自当为大业所想,为皇上分忧!”

    “是!”德康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是废话了:“敬请主上吩咐,德康愿为主分忧,万死不辞!”

    “好!”府尹点头道:“我欲先寻陈传老祖,你可有法?”

    “主上,恕小人之言。德康低头道:”这陈传老祖,字图南;别号扶摇子;生于亳州真源。十八岁进山修炼,唐明皇长兴年间,曾写诏书请他,只见了一面。留下了:‘神龙不贪香饵,彩凤不入雕笼。’之语,后去了均州的武当山;真武大帝修道升天之地,留在九石岩中。周世宗显德年间,被前朝皇帝召见,封为白云先生。亦留下了:‘蓬山高处是吾宫,出即凌风跨晓风;台懈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听说从那以后,此人又隐居西岳太华山了。要找他,可谓难上加难啊!”

    “我只是想知晓此人行踪而已,这可如何是好?”

    “对了主上。”德康想起了一件事:“日前太华山上,有人发现大石之上有一首诗。疑是陈传所书。小人自以为无甚用处,而未禀主上,请主上恕罪!”

    “不知者不怪,取来我看!”

    “是!”德康急急去出宫去取。不一会儿,拿来一纸。双手奉上。

    府尹接过来一看,上有四句诗:

    纷纷五代战尘嚣,

    转眼唐周又宋朝。

    多少彩禽投笼罩,

    云中仙鹤不能招。

    府尹知道这一定是陈传所书,不禁想起自己的生母,当今的杜太后曾讲过的一个故事:后唐末年,为躲契丹兵灾,母亲挑上竹篮,装上了他们兄弟二人逃难。在路上,遇上了陈传老祖,陈传老祖指引了小道,杜太后要谢,陈传老祖笑着说:“莫言皇帝少,皇帝上担挑。今日莫说谢,他日莫来找!”看到此,不觉心下一动:这皇帝上担挑,与那廖生所言的帝王奉茶,是巧合还是……?

    “主上!”

    “哦?”府尹发觉了自己的失态,忙正过神来:“此老祖与我兄弟和杜太后有恩,我与皇帝有结交之心,你可多留意便是!”

    “遵命!”德康上前道:“小人这就遍撒人手,去查这十大名剑!”

    “那倒不用!”府尹胸有成竹的说:“我曾问过廖生,他言干将莫邪重情,生在世间,理应存在世间。龙渊、湛卢乃义士之剑,非大仁大义者而不能得。有义士助世那可是幸事啊!”

    “是!”德康频频点头。

    “可那杀人之剑却不好寻,鱼肠在刺王僚时已断,虽利锋还在,早失却灵性,成不了什么气候。而承影名气虽大,但其千年未出,不足为患也!”

    “主上!”德康脸色发青:“小人闻听这承影无形。若出,必出大事啊!”

    “怕什么!”府尹哈哈大笑道:“这承影必专储之类的死士才能御驾。观其天下,我等岂是那不义之君王乎?且这承影无影无形,却有灵气。虽能断粗木大石,但杀人可不行。历史流传下了承影剑无数传说。最著名的就是来丹报仇。魏黑卵因私怨杀死了丘邴章,丘邴章的儿子来丹为父亲报仇。去了卫国,见孔周;求到了承影。来丹便拿着剑跟踪黑卵,趁其喝醉了酒躺在窗下,从颈项到腰间斩了黑卵三剑,在门口又碰上了黑卵的儿子,于是又用剑砍了他三下,都好像是砍到了虚空一样。二人只觉得咽喉堵塞,身体疼痛,四肢麻木而已。可见其传说有误也!”

    “主上且勿这般想!”德康可明白这其中道理:“这宝剑都有灵气,日前皇上得到了一柄道家宝剑,着小人演练,小人用其能刺穿盾牌,却刺不透活牛牛皮。想那承影之剑,必是有此禁忌。此剑生为血剑,如若激起杀气,必会殃及武林!”德康说的够委婉的了,他哪敢说那殃及皇家之语啊!

    “嗯!”府尹明白了,他点点头:“我防着就是了!”他静了静,一字一句地说:“当今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去寻那泰阿、纯钧两把王剑。”

    “王剑?”

    “是啊,传说赤霄、轩辕夏禹这两把帝剑,谁有,谁就会成就帝业!而这泰阿、纯钧两把王剑,若落入奸逆之手,必会成反王也!”

    “我知这天下名剑都有灵性,岂是那寻常之人想见就能见到的吗?”

    “那是!”府尹得意洋洋的说:“你可听说一句话叫:去无道以就有道吗?”

    “小人听说过。”德康答道:“吴国对阵楚国时,一日楚昭王在宫中睡觉,醒来之后,发现枕边寒光闪闪,仔细一看,床上居然多了一把未知来历的宝剑。楚昭王急忙召见善于相剑的风胡子,将宝剑拿给他看。风胡子说:这把剑,名叫“湛卢”。是当年欧冶子为越王铸。湛卢剑是一把义剑,该剑巨长,通体黑色,浑然无迹,无坚不摧,却又看不出丝毫的杀气,能够感受到的,就只有宽仁与慈祥。这又是一把仁道之剑,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它就象上苍的一只眼睛,注视着人间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此剑所在之国,其国运必然久远昌盛。如今,吴王阖闾无道,先是杀君自立,后又坑杀万人陪葬他的女儿。湛卢剑才会飞离了吴国,来到了楚国,正所谓去无道而就有道也。”

    “是也!”府尹大声道:“你想,非勇绝之人;岂能握住杀人之锋?非情深似海之情侣;哪能存干将莫邪?非义薄云天之壮士岂能当得起这名将义剑?非骨相尊贵之人;岂能得到王剑?非身着斗牛之气之人;安敢佩帝剑?我日前寻得唐末时宫中司天鉴的苗太监后人苗秀。据他讲:“这司天鉴里供有若干神物,满朝文武、各路节度使进出天台者无数,竟无一人识得那天晷守神之像所配之剑,就是那天下名剑中的王剑与帝剑。”

    “是,这就是各有宿命吧!”德康心下一动:“主上,莫非这帝剑……?”

    “是也!”府尹点头:“这赤霄、轩辕夏禹两把帝剑却在吾与皇兄之手。”

    “哦!”德康想问,但哪敢多问。

    “我已视你为贴己之人,讲也无妨:”府尹道:“当年唐僖宗欲请陈传老祖,有武将进言:‘这武当山乃天下武林发源之地,剑宗之根。这陈传老祖既选武当山修习,必是要学那真武大帝也。如今天下不稳,这王剑切莫落入小人之手。莫不如将王剑奉与陈传老祖,一来与老祖示好,二来也将此剑镇在武当山,以绝后患。’

    这唐僖宗信之,着人去取剑,可这满宫之人,无一人识得这剑。唐僖宗便去问太后;这太后也不知。母子二人见到这泰阿、纯钧二剑镶金嵌玉,耀人双目,霸气十足。而这赤霄、轩辕夏禹二剑,品相普通,木柄无刃,大方平和。便误将霸气十足的泰阿、纯钧王剑当成了赤霄、轩辕夏禹帝剑着人送给陈传老祖。陈传老祖接过帝剑连说:天意,天意也!转而送给了逃难的我母杜氏。我母始终以为这剑是辟邪之物,让我兄弟二人随身佩戴。直至那天我见到了廖生,才知皇兄所佩之剑乃赤霄。吾所佩之剑乃轩辕夏禹。”这府尹忽然住了口,因为他想起了他曾将此语告知母后,母后便要回了二剑,亲自看护。临终之际又把皇帝叫到跟前说:“你百岁之后,应传位于弟,能立长君,才是国家之福也!”皇帝哭着答应下来。今日想了起来,却不正印证了那陈传老祖的偈语了吗!

    “主上!”德康见府尹愣在了当地,忙斟茶上前:“您请茶!”

    “好!”府尹下了决心:“若这五代十国真是祸起这王剑之失,吾绝不会让历史重演!查!一查到底!”

    “是!”德康答道:“五威堂尽是尽忠报国之士,德康亦会赴汤蹈火死而后已,以报君恩!”

    “好!你打算从哪儿入手?”

    “我认为先下赣州,去会会杨筠松!”

    “我到不这么认为。”府尹站起身来,来到了桌子旁,望着桌上的蝶吻宝剑道:“据苗太监后人苗秀讲:名剑山庄的主人欧冶平曾密请这百岁高龄的苗太监上山。若为相剑,天下识剑者比比皆是,为何但但去请一个太监?且用名剑山庄的镇庄之宝:蝶吻相谢?”

    “那是这剑只有苗太监认识!”

    “应该如此!”府尹眼睛都亮了:“王昭远乃后蜀军事名家,自是知晓此剑,世人都传杨筠松借安史之乱携剑出逃。不想这剑竟落在欧冶家族之手。这就是怀璧之罪啊,才会被王昭远瞄上,才会有这万兵灭庄之灾!”

    “我明白了。”德康连连点头:“这不但但是贪心不足遭灾祸,而是无德居之啊!小人是不是立即从名剑山庄入手,再查这灭庄之谜!”

    “好!”府尹长出了一口气道:“今夜你我话说的太多,我相信不会再传六耳的。尔等自用心办事,一切后果均有我承担就是!”

    “谨遵主上之命!”德康躬身退了出去,回头还是看见了那静静躺在桌上的蝶吻宝剑,那宝剑泛起一道寒冷的蓝光,让德康心大沉。

    刚到府尹府中中,迎面一人急匆匆而来,正是自己的得力助手柳君雄。这柳君雄是自己本家之后,武功出类拔萃,人却谦虚好学。自来京城,办事机警,屡立新功。府尹也相中了他的才干,竟然破格提拔为虎威堂副统领,这五威堂只有这虎威堂以面示人,其余皆蒙面出入。一提柳君雄,德康自己也觉得脸上有光。“什么事?”他拦住了他的去路。

    “报统领。”柳君雄永远是那么尊敬:“城南团头郭百手家聚起了大批会武功的乞丐。宁仲初的喽啰都已回到了驿馆,再没有人出来。请统领示下。”

    “我知晓了。”德康既知内情,便做了主:“不必惊扰主上了,君雄,你立即召集五威堂主,主人有吩咐。”

    “是!”在柳君雄立即出去了。德康望着柳君雄的背影喃喃地自语道:“德康啊德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必须想出一个精密计划来,就算大海捞针,你也要把王道二剑给捞出来,否则,这五威堂恐怕就要变成灵堂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