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市长回到市政府后,立即召集相关部门专门研究讨论如何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他在会议上,围绕‘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主题,要求大家从服务市场主体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以实际行动服务全市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
经过几轮修正,温元市出台了《关于发挥服务市场主体职能努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
温元市出台这样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年青人创业的热情,对于“华宝”资产管理公司的办公楼出租是个非常大的利好,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
不久以后,温元市的市委书记调到省城担任省委常委、副书记。市长沈天宇代理市委书记。
新官上任三把火,沈天宇其中一把火就是要打通温元城区内的一些断头路。
由于历史原因和复杂的现实利益纠葛,温元城区内有一部分道路是断头路。
温元市作为温江省的省会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民的私家车渐渐多起来,使得道路越来越拥堵。
上下班和出行,化在路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市民们的意见很大。
沈天宇市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突破温元市交通上的一些瓶颈,打通一些断头路,把地面的交通盘活起来。
打通断头路对于城市建设和交通来说,对于广大的市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可对于涉及到的利益集团、个人和相关领导,就不是好事情。
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博弈。
形成断头路的原因,有的是违章建筑阻挡,有的是各区的交通规划不统一,有的涉及自然河流,有的是由于建设资金不足。
沈市长雷厉风行,在市委常委会上进行讨论这个议题的时候,就直接摊开温元市道路交通图,指着主要的十几条断头路,让每位常委挑选一条路。
市政府将对每条断头路进行挂牌督查,在规定的时间内务必要解决好通行的问题。
在所有的常委中,本来就有原先与沈市长不对路的人,现在看到他成为了代理书记,有的人态度明显好转,开始示好。
有的人觉得反正就是这样了,就打算对抗到底。
刚开始进行讨论的时候,就有常委进行质疑,觉得这样做是劳民伤财、费时费力不讨好。再说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现在就能全部给予解决?
让我们常委每人认领一条这样的断头路,是想把我们放在火上烤?
有
的常委装作看地图,并没有发言,而是在观察着会议争论的走向。
有几个一直坚定支持沈书记的常委,就进行据理力争。
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好不热闹。
沈市长冷冷地看着争论,等到大家说累了,才厉声说道:“做任何一项工作,都会有难度。难道我们每次碰到问题就回避?那我们如何推进改革?如何推进城市建设?”
“大家都是主持各方面工作的领导,难道就一直是开开会、讲讲话、鼓鼓掌?”
有些常委善于见风使舵,现在听到市长严厉的语气,知道他真的是生气了,就马上表态全力支持这项工作。
明确表示反对的几个常委,现在没有了能与沈市长进行对抗的领头人,也不清楚沈市长代理书记是否一定能转正。
如果与一把手的关系搞的太僵,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再说毕竟还没有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必要抗争到底。
在少数服从多数,常委可以保留自己意见,但必须执行常委会决议的原则下,虽然有几个常委不愿意、不服气,但还是硬着头皮承接下来。
沈市长表面上表现的很凌厉,但内心里还是很柔软。挑选的时候,就让这些不太服气的常委最终挑了相对容易解决的道路。
比如是由于区与区之间交通规划不统一引起的断头路,比如是需要架桥通行的断头路、比如是由于前期建设资金不足引起的断头路。
区与区之间交通规划不统一引起的断头路,可以协调二个区之间进行道路规划调整。
市委常委发话,各区的主要领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尽力地去完成,再说这项工作是全大市的统一行动,更不能怠慢。
架桥通行,根据不同的通行能力,需要不同的建设资金,与原先由于建设资金不足造成半拉子工程的问题是一样的,只要解决好建设资金就行。
温元市作为温江省的省会城市,房地产市场渐渐红火,市政府和区政府通过土地拍卖得到的钱,越来越多,相应的可以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随着建设经费到位,需要架设桥梁的道路与原先因建设资金不足的道路都可以开工建设。
挂牌督查这几条道路的几个常委现在只需要进行督查、加快工程进度就可以,这倒让这几个常委的心情好了很多。
沈市长兼代书记则认领了二条断头路,民顺路与秋实路。
民顺路与秋实路,是温元市最为难打通的二条路。
民顺路的中间被一家酒店硬生生隔断,不知道当时哪个领导竟然会批准建设。
这条路还没有办法进行
绕便道修通。
因为道路的二边都是大型、才新建的住宅区,总不至于放着酒店不拆,去拆居民楼,而且拆居民楼要汲及好几幢,上百户人家。拆迁成本和难度很大。
现在为了这几百米道路的阻挡,开车的人需要绕行十多分钟。
秋实路的中间则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水产批发市场。
最早只有几户人家在从事水产批发生意。后来因地处城区的结合部,不远不近,停车很方便,使得许多菜场里经营水产的摊主前来批发。
加上所属街道当初的不作为,让这个不正规的市场渐渐做大,最终形成上百户规模的大型批发市场。
最初秋实路这边还有些冷清和偏僻,堵路的影响还不大。
负有管理职能的街道在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后,竟然还默许这个市场把好好的科实路渐渐地完全隔断。
(本章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