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太女的宠夫之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 惊天阴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将那具尸体带回医官营,由众多医官会诊之后,确定了尸体身上携带着疫症。

    只是却不是流民们所得的瘟疫,而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瘟疫——鼠疫。

    从古至今,鼠疫都是灾害过后最容易滋生的疫症,人们也早已研制出了应对之法,虽每次疫症大肆扩散,还是会有很多人因得病死亡,但这并不是一种不治之症。

    医官们百思不得其解,本以为找到了疫症之源,但却发现尸体上染的疫症和流民们感染的是两种不同的疫症。

    萧尽泠也犯了难,原本以为找到了线索,如今却又突然陷入了僵局。

    但这尸体定然不会无端出现于井水之中,肯定是还有什么线索,他没有找到。

    命人看管好尸体,他回到了营帐之中,与章茗汐探讨为何尸体感染的不是流民们感染的疫症。

    夜间,一道人影闪入了营帐之中。

    萧尽泠与章茗汐同时看过去,见是以沫回来了。

    “可有何发现?”他既然回来了,应当是带回了什么消息,萧尽泠直接开门见山问道。

    以沫先拜见过二人,而后恭敬禀道:“回禀少主,确有发现。”

    “快说。”章茗汐道。

    “属下联络了原本驻守在宿城的蝉微宫中的暗卫,得到了一些消息。据暗卫所说,瘟疫肆虐之前,曾有人在夜间往宿城百姓日常取用饮用水的井中投入了一具尸体,在这之后,宿城之中便瘟疫突起,继而扩散四方,想来这尸体身上应该携带得有疫症,这尸体应该就是瘟疫的根源所在。”

    萧尽泠与章茗汐对视一眼,萧尽泠道:“果然如此,这尸体当真是有心人故意投入井中的。”

    章茗汐道:“尸体已经被打捞上来了,我们方才命医官检查过,尸体身上确实携带有疫症,只是却不是城中流民们感染的疫症,究竟这尸体是不是引起这场瘟疫的起源,尚不可确认。”

    以沫略微挑眉:“会不会是疫症发生了变异?”

    “变异?”萧尽泠和章茗汐同时出声。

    “嗯。”以沫点头,“除了投入尸体,那人还往井中投入了不知名的药粉,少主明日可让医官们进城去检查一下井水,看看那药粉乃是何物。属下猜想,或许是药粉和晕入水里的瘟疫病毒两相结合,发生了变异,才导致了流民感染的疫症与尸体身上的疫症有所不同。”

    “说得不错,确实有这个可能。”没想到投入尸体之人还往井中另外投入了药粉,萧尽泠觉得,以沫的想法不无道理。

    “可有查出往井中投入尸体和药粉的乃是何人?”章茗汐问道。

    以沫回道:“暗卫们暗中跟随了那人许久,发现他做完这些事之后,去往了邺都。”

    萧尽泠大惊,眸光陡转深沉:“邺都?是邺都中有人想残害百姓……”

    “这个人多半只是个听命办事的,背后定然还有主谋。”章茗汐凝眉,眸光幽深,“而且……有这个胆子敢如此不顾百姓性命制造了这么一场大的瘟疫,这个幕后主使,多半身份地位都极其尊崇。”

    以沫道:“大小姐说得极对,这个幕后主使……确实身份地位都极其尊崇,而且,是整个天邺国身份地位最为尊崇的人。”

    萧尽泠眸色一凛,看向以沫,以沫断然点头。

    萧尽泠眸光顿时不受控制地漾动:“是……皇上!”

    “不错。咱们蝉微宫中的暗卫素来是各主各自之地,宿城的暗卫管不了邺城之中的事,便联络了邺城中的暗卫,由他们继续跟进那人。属下赶回邺城联络了邺城之中的暗卫,才得知了最终的跟进结果,那投尸之人,居然是天霖帝派去的!”

    萧尽泠面色复杂,难以置信,良久,才颤声道:“圣上为何要制造如此一场惨绝人寰的瘟疫?这泱泱北地整整十座城池,无数黎民百姓的性命,他却视作儿戏随意草菅人命吗?”

    从前他一直认为天霖帝是个贤能的皇帝,他爱惜贤才,御下有方,素来声誉极好,也很受百姓们的爱戴,他愿意前往长风寨卧底,一则是因为晴萦公主的请求,二则是真心实意想为国效力,救济百姓。

    他也有自己的抱负,有自己的爱国情怀,北地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身为一个天邺国的臣民,为了赈灾领命卧底,他责无旁贷,可阿寜死后,他一直自我怀疑,通过残害别人来救济自己国家同胞的手段,到底是不是对?

    如今突然发现他一直以来敬爱的天邺国的皇帝陛下背地里竟如此龌龊,他更是怀疑他命他卧底长风寨的真正目的。

    章茗汐思忖半晌,看向萧尽泠:“少主,若要探知天霖帝命人投尸下药的目的,你便回想一下,瘟疫发生之时,他可有何异常表现?”

    萧尽泠摇头:“瘟疫发生之时,我尚且身在笙盈岛,如何能得知圣上有何异常之举?连知晓北地发生瘟疫,都是俞员外暗中替圣上传递消息告诉我的……”

    似想到什么,他眸中突然放光:“对了,当时俞员外说邺都中传来消息,说天邺国北地瘟疫肆虐,要我加快进程,尽快夺得阿寜的管制令牌,尽早取得笙盈岛的管辖权,以便救济北地。如今看来,这应当是圣上的意思。”

    章茗汐道:“这便对了。天霖帝急不可耐,想尽早夺取笙盈岛的管辖权,于是策划了这场瘟疫,逼迫你不得不提前实施计划。”

    萧尽泠不解:“或早或晚夺得笙盈岛,又有何分别?圣上为何要为了逼迫我提前实施计划而特地策划一场瘟疫,如此罔顾百姓们的性命?”

    他难以接受曾经心目中的贤君,竟变成了一个草菅人命的昏聩暴君。

    章茗汐冷笑:“少主,请你用心思考一下,你觉得天霖帝命你卧底长风寨,取得笙盈岛的管辖权,当真只是为了取得笙盈岛的物资,救济北地么?他说天邺国国库空虚,赈灾银钱不足,可又从何得来的千两黄金赏赐给靖安王府呢?”

    萧尽泠凝视章茗汐良久,突然茅塞顿开,不可置信道:“国库空虚,皆是虚言?”

    他的声音渐渐发抖,越发觉得天霖帝之前对外宣称的话都是谎话。

    “笙盈岛中的物资都是派兵直接经由碧海运往北地赈灾的,根本没有进过邺都,若是国库空虚,天霖帝又怎么能赏赐得出千两黄金?你忘了,敕封你为亓玥公子那日,他还命人为你送去了许多赏赐之物,那些……难道是国库空虚的表现吗?”

    萧尽泠面色渐渐变白:“所以……圣上不是拿不出银钱赈灾,国库分明很是充盈,他却故意借口国库空虚,特意命人前往笙盈岛卧底,他的目的从始至终都是要取得笙盈岛的管辖权,哪怕北地旱灾严重,百姓们民不聊生,他也根本不放在眼里。”

    “是的。若是你迟迟拿不下笙盈岛,北地的百姓们就算是受灾死绝了,天霖帝也不会下令赈灾。如此凉薄的一个皇帝,简直令人恐惧。”章茗汐吸了一口凉气,她也是听了以沫的话才突然联想到这些,顿时不寒而栗。

    萧尽泠不住摇头,心中波涛汹涌,悲愤顿生:“圣上如此大费周章,视百姓性命如无物,如今看来,与赈灾根本毫无关系。他如此迫切想要占领笙盈岛……”

    思量须臾,他突然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苍白笑道:“只怕是为了便于攻打皇桑国。”

    章茗汐垂眸,嗤笑:“你们这天邺国的皇帝,野心也当真太大,居然想一统天下。”

    听了半天他们二人的对话,以沫也总算是想明白了,说道:“天霖帝费尽心力占领笙盈岛,原来从一开始为的就是方便攻打与天邺国临海而望的皇桑国,什么赈灾之语,原来都不过是他掩饰野心的幌子罢了。”

    萧尽泠不可置否,心中的悲凉,蔓延得愈加宽广。

    章茗汐道:“天邺国与皇桑国中间隔着南昭国,天霖帝想一统三国,其实可以率先攻打国力最弱的南昭国,再借道南昭国攻打皇桑国。但南昭国国土面积广袤,沙漠与雪原面积尤其广阔,想要借道南昭国攻打皇桑国并不是易事,反而会令军队陷入险境之中,而且唇亡齿寒的道理皇桑国不是不懂,天霖帝多半是害怕对南昭国发动战争,会引起皇桑国的忌惮,继而与南昭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天邺国,那样天邺国就毫无胜算了。”

    以沫接道:“所以天霖帝就只得夺得笙盈岛的管辖权,以笙盈岛为战略要塞囤积兵力,先出其不意攻下皇桑国,再灭掉没什么威慑力的南昭国,达到他一统天下的目的。”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萧尽泠不得不认同他们的猜测,苦笑道:“你们说得不错,圣上应该就是此般想法。如今天邺国与皇桑国正在对战之中,他陈兵南昭国边境,南昭国国力微弱,受到威慑不敢有什么多余的动作,只得夹着尾巴做人,不敢和皇桑国暗通款曲结盟对抗,天邺国又占据了笙盈岛,皇桑国攻不上笙盈岛,军队动作处处受限,两国这才勉强打了个平手。”

    章茗汐道:“天霖帝千算万算,却没算到那长风寨的寨主竟是皇桑国的公主,还没等到他治理好北地主动发兵,皇桑国却突然发动战争,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弄得他心力交瘁。若不是占据了笙盈岛,天邺国如今这满目疮痍的状况,只怕定然要输。”

    以沫叹道:“话虽如此,但也幸亏天邺国北地瘟疫肆虐拖住了一部分兵力,南昭国又分散了一部分兵力,否则此战,皇桑国多半也是要输给天邺国的。三国之中,以天邺国兵力最是强盛,如今能保持着短暂的安宁,只能说是一切因果皆有循环。”

    心中凄凉许久,萧尽泠突然意识到,天霖帝设计这么大的阴谋,置百姓死活全然不顾,早已不是他心目中那个贤明的圣上,他再也不配他称呼他为圣上。

    为了一个野心勃勃之人,他害死了最心爱的姑娘,如今还可能会害得她的国家覆灭,他不能放任事态就此发展下去,他必须得想办法阻止这场战争,以免两国继续交战、生灵涂炭。

    阿寜的父亲他接触过,虽然了解不深,但他不是个昏聩暴戾之人,和天霖帝的表里不一全然不同,哪怕是为了阿寜,他也不能放任天霖帝为了野心覆灭皇桑国,再害死阿寜的父母亲人,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对不起阿寜了。

    “少主,那接下来咱们该如何是好?”以沫问道。

    萧尽泠眸光深沉,眸色透出从未有过的坚定,良久,才道:“先待明日医官检测过井水、得出结果之后再思考往后的事,如今,根除瘟疫才是重中之重的事。”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