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中的吴氏被打断也没有生气,认真的想了想,看了看满含期待的元兮,说道:“兮儿,路途遥远,幼苗太脆弱,照看不好容易死掉的,我们没法带着它一起去。”
听到吴氏说不能带着一起去的元兮,瞬间红了眼眶,说道:“阿娘,这是叶家二哥哥送我的,我和他说了等到山茶开花的时候给他写信的,我要失言于他了。”
“快别哭了,它现在就是的芽,等到长大成树,开花结果还要好几年呢,我留下几个人好好照看它,再说了用不了几年我们就回来了,肯定能看到它开花的。”
元兮有些不相信的问道:“真的吗?”
吴氏用帕子擦干她的眼泪,声音轻柔的说道:“真的,别哭了,回头你爹爹回来看到你哭了,又该埋怨阿娘没照顾好你了。”
得到吴氏肯定的回答以后,元兮以为自己很快就能回来了,立马高高兴兴的去院子里对的海榴说要等她回来,没想到这一等等了好多年。
第二天早上,穿戴整齐的一家四口,用过早饭以后,坐上了去往吴家的马车。
马车停在吴家正门口,一早就收到消息的吴家舅舅,老早就派人等在门口迎接,领着众人从正门进入吴家。
吴家大宅不大,人口简单,相处和睦,都是极和善的人。
一行人到了正堂,吴家众人早已等候多时。
相互行了礼以后,男人们去往书房说话,女人们就留在这儿,吴家外祖母把元兮搂在了怀里,说道:“兮儿快让外祖母好好看看,越来越像你娘,真漂亮。”
旁边的吴舅母眼热的看着婆母怀里的元兮,对吴氏说道:“真羡慕妹妹有兮儿这么乖巧的女儿,不想家里的两个子,一点都不贴心。”
在自家娘亲面前,吴氏放下了所有的忧虑,开口调笑道:“嫂嫂要是喜欢女儿,再要一个,保证到时候爹爹娘亲和哥哥都疼的如珠似宝一样。”
吴家外祖母心中一动,也帮着说道:“没错,你再生一个啊,我帮你带,我们全家都宠着。”
被婆母还有妹妹说的有些心动的吴舅母暂时放下心中的想法,笑着说道:“这事啊,也急不来,随缘吧。”
吴氏听到她说的话,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就岔开话题,简单的和吴外祖母说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重点说了过几天敕令下来以后,全家就要去赴任,要几年见不到面了。
吴家外祖母气愤极了,说道:“怎么那么突然,之前不是说让你爹走走关系,往上升一升吗?这个老糊涂,干的都是什么事啊。”
吴氏解释道:“也不知道老太爷是怎么想的,突然就决定要回去祭祖,还指名道姓的要二儿去,幸好族老们拦住了,才没坏了规矩。”
吴外祖母说道:“还真的是越老越糊涂了,偏心的没边了。后来呢,怎么变成你们去了?”
“后来还是五叔说规矩不可乱,让宁哥儿去,老太爷说走走门路,把我家老爷的敕令安排在那儿,路上有个照应,放心些。”
吴外祖母紧接着问道:“那三郎是怎么说的?”
吴氏从母亲怀里把元兮抱出来,让丫鬟领着她去了外面,说道:“阿娘,您还不知道我家老爷吗?对祖母是最最孝顺的,老太爷都说是顺便尽孝了,他还能说什么呢。”
吴外祖母一脸心疼的表情看着吴氏,说道:“当初就是看着他是一个重情义的人,才把你嫁给他的,没想到到头来还是苦了你了。”
“阿娘,我不苦,老爷待我是极好的,你看这满京城的闺秀,有几个有我过得好的,再好的日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我知足了,反正您就放心吧,我也不是那种柔弱不堪的人。”吴氏安慰着母亲。
吴舅母看到婆母的眼眶泛红,连忙说道:“娘,您就放心吧,妹妹有我们照看着呢,不会受苦的,再说了,你不是知道嘛,妹夫待妹妹那是没的说的,满京城谁不羡慕妹妹来着,要我说,妹妹就是个有福之人,夫君爱重,儿子聪颖,女儿又那么可人,以后啊,就等着享福吧。”
这些话把吴外祖母说的那是一个开心啊,拉着吴氏还有吴舅母的手,笑着说道:“对对,我家茹娘就是个有福的,芬娘,你也是个有福的。”
“阿娘和嫂嫂都说我是有福气的,那我把福气传给你们点,大家不都有福了嘛。”说完就起身,拉着吴舅母的手,两人眼角含笑的对视了一眼,一起坐在母亲身边,说话逗她开心。
吴外祖母开心的说道:“好好,都有福气,都有福气。”
跟着丫鬟出了院子的元兮,熟门熟路的到了荷花池,拿着鱼饵开始喂起了锦鲤。
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看到元兮以后,立马跑过来拉着她就往亭子里走去,嘴里说道:“表姐,表姐你快来看我养的狗,可好玩了。”
等到地方以后,就看到桌子上趴着一只雪白的奶狗,闭着眼睛正在睡觉,可爱极了。
元兮往前走了几步,用手摸了摸奶狗的毛,问道:“瑜哥儿,它好可爱啊,你什么时候养的啊?”
“就前几天,母亲不让我养,我磨了祖母好久她才同意的,它的名字叫白雪,我自己取得,是不是很好听。”
“嗯,很好听,瑜哥儿,它睁开眼睛了呢。”的白雪睁开了湿漉漉的眼睛,看了一眼面前的人,不感兴趣的有闭上了眼睛。
两个孩子围着奶狗玩了半天,一会摸摸它,一会抱抱它,玩的可开心了。
临近傍晚,该回去的时候,吴家外祖母不舍极了,留着眼泪拉着吴氏的手,千叮咛万嘱咐的说着要保重,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说的吴氏眼泪直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