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公主的盛世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贺兰染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姐!”

    “嗯。”

    薛元檀急急匆匆的跑了进来,薛完颜轻轻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书,在薛元檀开口说话前伸手按住了他那颗不安分的脑袋。

    “阿姐,我已经是大人了。”

    “说的也是。”

    薛完颜欣慰的笑了笑,手回到了书上不紧不慢地翻着一页一页。薛元檀被打乱了节奏,一时间找不到说话的机会,只能坐在那里等薛完颜停下手中的活。

    可又等不及,不等她翻第三页薛元檀就直接靠了上去。

    “阿姐!”

    “檀儿今日怎的如此爱撒娇?”

    “我…我没在撒娇。我是想说…”

    “坐下说。”

    “是。”

    薛完颜看着乖巧听话的薛元檀,无需薛元檀再往下多说一个字,她也知道她这弟弟想说什么。

    可能是因为出自同一个母亲,两人中间有这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心有灵犀。

    薛元檀看着自家温柔的姐姐,知道这件事情并没有商量的余地。

    即使知道接下来自己该做什么,可知道与做到是两码事…

    “阿姐,你就不能不去…”

    “不能。”

    “可…可你才刚回来没多久…”

    “这个春天也快结束了。”

    “才三个月而已!而且去年阿姐还没回来与我一起守岁!”

    “旭儿和筱涟不是在吗?而且青娥也有来看你吧。”

    “元旭那家伙带着四妹跑出去逛庙会了。就青娥陪我守岁。”

    “青娥陪你不好吗?”

    “我也没说不好…”

    薛元檀这么一句一句地接着不停,可薛完颜依旧头也不抬。薛元檀泄气了一般,干脆破罐子破摔了,猛地站起蹲到了薛完颜面前。

    吓得薛完颜猛地一惊,见他仰着气鼓鼓的脸忍俊不禁,伸出双手轻拍他双颊。

    “檀儿要乖。”

    “要是檀儿不乖,阿姐会留下来吗?”

    “不会。”

    “即使是父皇的命令?”

    薛完颜轻声笑了,薛元檀的孩子气尚未褪去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尚未成年,只是个孩子。

    “温止,你还记得我第一次离开的时候留给你的东西吗?”

    薛元檀猛地睁大了眼睛,想起了什么在记忆深处的东西。随之而来的还有决心,一转眼便替代了他眼中所有的妇人之仁。

    “记得。”

    “我不曾问你在那盒子里得到了怎样的答案,你也不曾同我谈起。因为那只是一颗种子,一颗必须早早地就埋入你心中的种子。它可以沉睡,但总会发芽。”

    薛完颜扶起薛元檀,让他在一旁端正的坐下自然而然的转头看向窗外门外,庭院里那繁茂的翠竹绿叶。

    薛元檀就这么看着她。

    看到她一身紫衣侧立远眺,看到她面覆微霜笑容浅淡,看到她风轻云淡恍若隔世。

    只觉得,她那么近又那么远。

    “温止,你是我血脉相连的胞弟。无论将来你做何决定,我都会护你一世周全。”

    在薛完颜的面前薛元檀不需要做那个优秀的太子殿下。

    都说长姐如母,自他出生以来,无论是他童年好奇的纷繁诘问还是他现在年少无知的娇纵任性,薛完颜都耐心地引导着。

    一边保护着他的纯良童心,一边鞭策他积极优秀。

    可要他做一个贤王这种话她一次也没说过。

    一次也没有。

    就连现在,这分别的时刻。他的好阿姐也只是说了这么一句,护他一世周全。

    薛元檀伸出双手捂住微微发烫的脸颊,还是笑了出来。

    “阿姐,此话应由男子来说。”

    “或许吧。”

    薛完颜不能明白薛元檀心中所想,也并不打算去猜测知晓。

    “此去经年归期不知,下次再见时你又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那自然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薛元檀耍宝的样子总是能让薛完颜从各种压力中暂时脱身出来,她很享受这几秒的短暂。

    但这一次薛完颜看着调皮的胞弟,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公子乔的音容笑貌。

    檀儿曾在书信中提到过这个公子乔。

    他与檀儿相识于街巷至今日也不过数月,回忆起来竟发现他那时的举手投足神似檀儿。

    不知是我胞弟太单纯还是你公子乔眼太尖…

    深思至此薛完颜便有了主意,嘴角微微上扬,笑得意味深长。

    “阿姐?”

    “今年檀儿十五了吧,有喜欢的姑娘了吗?”

    “哎?没有。阿姐…何出此言?”

    “也没什么,一朝华缘节见识到了很多,想来檀儿也快到春心荡漾的年纪了。”

    “春…”

    薛元檀脸一红,干干地笑了一声,不敢相信这话会从薛完颜嘴里冒出来。

    这种花街柳巷里浪子挂在嘴边的话…

    “说起来今年青娥也要及笄了。你二人的诞辰相差无几,你就替我好好恭喜青娥吧。”

    “是。哎?青娥的诞辰…”

    “难道檀儿一直都不知道吗?”

    “我…”

    薛元檀惭愧的笑了笑,薛完颜也是无奈。

    虽然她是明知故问的,但青娥于她而言毕竟不同于其他人,心中难免会为那温婉少女可惜。

    虽说是自己的弟弟,可薛完颜还是觉得耽误了青娥。正因为她与青娥自幼相伴所以她知道青娥是个怎样的女子。

    “在你之后,第三日便是了。每年诞辰她都会告假回乡两日。”

    “阿姐,以前我就觉得奇怪。青娥为什么能自由出入宫内宫外?”

    薛完颜突然醒悟过来,自己从未告诉过薛元檀有关青娥的事情。

    倒不是因为薛元檀从未询问,只是这些个事情早已人尽皆知,她以为不用刻意去提醒,他也会知晓。

    “说起来我还没好好与檀儿交代过此事,既然今天檀儿问起了…檀儿,你想知道多少?”

    “多少?青娥她…有很多秘密吗?”

    薛元檀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对此他很难想象。

    他记忆里的青娥,一张笑脸总是带着淡淡的粉红。像一碗糖水,简简单单却带着微甜。

    “也算得上是秘密吧。她乳名青娥,我与她两人自襁褓中便相识。七年前母后西去,青娥便舍弃姓名身份伴我左右至今。”

    “母后…青娥原名是什么?”

    “青娥本名贺兰染秋,字晴莪。”

    薛完颜轻轻叹了一声,薛元檀已经僵住了。

    “‘贺兰’?青娥是…”

    “皇后母族,贺兰氏直系嫡女。”

    “文博侯久居山林清修多年,青娥竟然是那贺兰文和的女儿…我还以为文博侯早已看破红尘。”

    “青娥的母亲出自书香世家,娘家是个书院。为人低调内敛,此事不曾大张旗鼓却早已人尽皆知。不过我没想到檀儿竟然至今不知。”

    薛元檀只感觉这在自己的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青娥的举手投足从不带丝毫卑微之气,气质与宫女婢仆也截然不同…

    再仔细想来,薛完颜待她如姐妹。薛元檀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阿姐想告诉我什么?”

    “檀儿觉得我想告诉你什么?”

    “按辈分青娥是我表姐,应礼遇之。”

    礼遇之…

    “道可道非常道。礼亦如是。”

    “殿下,太子。午膳准备好了。”

    也许是青娥出现的时间太过凑巧薛元檀猛地吓了一跳。他这反应太明显,惹得青娥一脸不解。

    “太子殿下?”

    “没…没事。”

    青娥眨巴眨巴眼睛,转头看向一旁的薛完颜。薛完颜敷衍的笑了笑,端起茶杯敛眉神游做不知状,这让青娥越发疑惑。

    “青娥,东西收拾好了吗”

    “哎?好了。”

    “好。”

    “阿姐此次,何时启程?”

    “三日之后。”

    三日之后,都城。

    天蒙蒙亮的时候,街巷之内轻轻马蹄踢踏踢踏,清脆胜过清晨鸟鸣。

    一人一马,一白一黑。

    至城门而下马,临行而回首,马车颠簸路远,而天仍尚早。

    仁者所谓的任重而道远,也不过是这一刻的渐行渐远。回望的是仁者,远眺的是智者。回望且远眺,是为人也。

    “青娥。”

    “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你是否也觉得阿姐时远时近?”

    “太子怎么了,可又是在怕被殿下丢下了?”

    “我从未感觉阿姐离我如此近。阿姐聪慧异常但是对‘情’一窍不通。我心中的这些个烦忧,是你告诉阿姐的吧。”

    “…”

    青娥低着头扭着手指不说话。

    薛完颜自知鞭长莫及,青娥奉命观察薛元檀的情绪变化。但是薛元檀向来不喜欢麻烦薛完颜,才会将情感咽回肚子里自酿苦水。

    自己此举是否合理,青娥犹犹豫豫了很久。

    可看现在薛元檀终于是放松了下来,即使他会迁怒自己她也不后悔。

    “谢谢你,青娥。”

    青娥愣愣地看着薛元檀。

    难得见到青娥这种表情,薛元檀忍俊不禁。

    “你这是什么表情。”

    眼前的少年如阳光洒洒暖人心扉。

    时光一晃仿佛曾经,初见良子时他尚且年幼,蹦跳欢笑而来,逆光而笑令人难忘。

    如今年少英华灼伤眼眸,长留心痕而美妙异常。

    “不…太子殿下言重了。”

    是啊…看到你这样笑,我也就放心了。

    “外边风大,我们回去吧,太子殿下。”

    薛元檀感觉眼睛里突然生出一束光来,将女子的脸挡住让他看的不真切。

    这光真是碍眼…

    “好。”

    望车轮渐行远,叹佳子早归否?

    古有圣贤四海游,今有公子边塞行。

    立墙上远观,能看的更远更清楚。

    公子乔迎风上城墙,早有一人青衫被狂风吹起而面不改色,风沙吹花了他的盈盈眉目,眨眼间泪眼婆娑。

    “项公子。”

    “你来啦。”

    “都走了,我们也走吧,”

    “…再等会吧。”

    公子乔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天边新日升起早已没了车队的影子。项一城的眼睛里分明蒙着薄薄的雾,不见一丝光亮。

    “项一城。”

    “…好。”

    公子乔的叹息落在他的耳朵里,满满的警示和讽刺。

    但他什么也不能说,什么也说不了,两人心照不宜,纠结和迷茫矛盾的在空中纠缠,然后分散离开。

    一人的离开会带来一群人的忧思,也会带来一座城的寂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