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吹杨花满园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2章 咕噜咕噜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赵平安和杨阿花带着几个姑娘走了以后,剩下的几人也不过多呆了一个时辰便忍不住收摊了。

    没办法,实在太冷!

    为了推销头箍,几人都没戴雪花帽,越夜越冷,冷风呼呼的吹着,头顶凉飕飕的。

    “要是有口热汤喝就好了。”这一冷,连带着肚子也饿了!杨五花心念一动,说道:“要不咱们也去逛逛灯会吧,看看有没有什么热乎乎的东西可以吃的。”

    “好啊好啊!”

    杨桃今天刚到,天还没黑就跟着大伙来摆摊了,还没逛过呢。

    “也好!”

    杨三花想的则是去看看人家都卖些什么。虽然前姐妹俩每天收摊都会逛一会儿,但明显今天出摊的人比前两日多了不少。

    “虎头大舅,虎头二舅,你们去不?”

    “去!”任由三个姑娘背着钱袋子赶夜路他们也不放心,况且,还有这么多东西要拿呢!

    元宵佳节,灯市上最热闹的吃莫过于汤圆,没走几步就看到一个卖汤圆的摊子。

    看着那蒸汽腾腾的大锅子,杨五花便迈不动腿了:“咱们叫几碗汤圆吃吃吧。”

    柳家兄弟忙道:“你们吃你们吃,我们不饿。”

    为了早点过来搭摊子,晚饭吃的比平日早,又在冷风里站了半宿,不饿才怪呢。

    可是兄弟俩,一个是舍不得吃,一个是不好意思吃。

    “不饿喝两口汤暖暖肚子也好。”杨五花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招呼大家坐下了。

    “几位客官,请问要啥口味的?”

    哟!听上去还有好几种口味呢。杨五花这下兴致更浓了,问道:“都有些什么口味呀?”

    “我们这汤圆有实心的,也有带馅的。这带馅的里头,又分核桃的、豆沙的、芝麻的,还有肉馅和果馅的。”

    “啊?还有放果馅的汤圆?”这古代汤圆很丰富嘛!

    杨五花想了想说道:“那就给我们下五碗,每样来一个!哦,对了,实心的就不要了。”

    “好嘞!”

    又冷又饿又渴的,一碗热汤圆下肚,只觉得浑身舒畅,此时就算是原本难吃的东西也会变得好吃起来,更何况这汤圆本身味道就还不错。

    杨五花付了钱,满足的摸着肚子,边走边琢磨,道:“要不,咱们明天也端个锅子出来煮点啥?唔……要不就卖‘咕噜咕噜’好了,卖不掉就咱们自己吃。下面几天人肯定越来越多,咱们收摊估计也会越来越晚,每晚干站着人都要冻僵了,有点热腾腾的东西垫垫肚子也好。”

    “咕噜咕噜”就是便利铺门口那个煮鸡蛋豆腐干的那锅东西,因为里头东西多,又经常“咕噜咕噜”煮着,杨花说不清楚,直接就喊它叫做“咕噜咕噜”,久了大家也都跟着这么叫。

    “我看行,这天也不会坏,就算吃不完留着白天当菜吃也成。”杨三花虽然没有杨五花在便利铺里呆的时间多,但什么东西卖的好,她还是清楚的。

    “那就这么定了!”想到又多了一样东西卖,杨五花充满了干劲。

    “再煮点萝卜块,萝卜水润,又暖和又解渴。”可惜这里没一次性杯子,不然这种时候拿杯奶茶边走边逛倒是舒服。

    想到边走边逛,杨五花又道:“明天让大姐夫去砍些芦竹吧,咱们劈点棒子,把东西都串着煮。”

    柳大牛道:“不用砍芦竹,我家还有不少竹签子,一起拿过来就是。”

    “有宽的吗?头也不能尖,不然到时候人一多,边走边吃的,被人撞到了戳到了可不好。”

    柳大牛指了指一个灯笼上的竹篾条,说道:“这样的行吗?”

    “行!”

    杨五花回去的时候,杨花儿已经呼呼大睡了,看到杨阿花穿着衣裳斜躺在床上,问道:“大姐你怎么在这里?我还以为花儿今晚跟你们睡呢。”

    “到底还是跟你亲。”杨阿花打了个哈欠,随后起身说道:“先头还在床上跟香香打闹呢,一说到今晚不跟你睡了,就吵着回来了,一个人又不敢睡,这不,我陪她会儿。”

    “嘿嘿,不是说不给我暖床吗!”杨五花伸出冰冷的手指,在杨花脸上戳了又戳。

    杨阿花又问:“桃子呢?”

    “在洗漱呢。”杨五花爬上床,掀开被大姐姐妹妹暖热的被窝,一股脑儿钻了进去,随后一把搂过杨花儿。

    杨阿花见了叫道:“嗳!你这还孩子,别把她得冻着了!”

    “嘿嘿,没事儿,她习惯了!”

    只见睡梦中的杨花儿被突然而来的寒意包裹着,抖了个哆嗦,手脚挣扎了一下,随后贴着杨五花,继续呼哧呼哧睡。

    可怜的花儿,就是这么给她姐姐暖床的!

    “大姐,你们回来的时候吃汤圆了没有?”

    “吃了!到底是外面卖的,就是比自家做的好吃,你姐夫说,明儿带我婆婆也上街吃一回。”

    “哪里是人家做的好,依我说,是咱们在冷风里吹了半天,天寒地冻的,好不容易喝上一口暖,所以才觉得好吃。”杨五花说着,又把准备卖“咕噜咕噜”的事情说了一遍。

    杨阿花听了也点头说好。

    杨五花又道:“明天你跟三姐去看看有没有卖豆腐干和萝卜的,要看到新鲜肉也买点儿。”

    过年城里的集市基本收摊了,但还是会有一些商贩出来卖卖菜的,当然,价格会比平时贵上一些。所以大部分人家都会赶在过年前把菜都囤好。杨家囤了不少肉,但不是炸过就是腌过,就连骨头也都是事先水里飞过,少有新鲜的。

    桃子进屋刚好听到二人的对话,便道:“萝卜我家有,我哥成亲,我娘怕菜不够,特意留了好些呢,明天我回去拿就是。”

    杨五花便道:“我跟你一起去,正好也去趟朱家村,我知道青草过年也是会做豆腐的,就是不知道做的多不多。”

    “让你姐夫跟你去吧,大过年的路上人少,你们两个别瞎跑。”

    “没事儿,门口叫辆车就行了。姐夫还有事儿呢,回头你们若是买到了猪肉,让姐夫和老刀叔剁碎了,咱们掐成肉丸子,也串起来卖,对了,那大骨也得炖上……”杨五花摸着肚子又道:“唉,这大半夜的真不能说吃的,一说我就饿了。”

    “谁说不是呢,我也被你说馋了。”杨阿花打笑道:“行了,我回去睡了,你们也早点睡吧,有事儿明天再说。”

    老乔头联系不到,赵平安的骡车又在山里,杨五花怕耽误晚上的生意,也不敢赖床,早早的起床,跟着杨桃来到城门口等车。

    大过年的,进城的人没有平时多,赶车的也少,等了好长一会儿才等到。

    想着萝卜重,先去的是朱青草家。

    二人还没来得及敲门,便听到隔着院子传来她娘骂骂咧咧的声音。骂来骂去无非是些“懒丫头”、“好吃懒做”之类的,也没点新意,杨五花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要说朱青草也不容易,上头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哥哥,她是最的。按理说她应该是家里的宝贝,在哥哥们的呵护下长大才对。可事实上,却是她一手带大了两个哥哥。

    打从她五岁起,她就开始洗衣做饭,养鸡种豆,家里地理的活哪样不是她做的,另外还得做豆腐赚钱供两个哥哥念书。要知道在这十里八乡的,可不是谁家都能供得起读书人的,何况一供还是两个。

    她爹不管事,她娘严重的重男轻女,这一点,光从三个子女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老大名叫朱大宝,老二名叫朱大贝,到了朱青草,那就是地头里的一把草,可见她在家中的地位。

    好在她娘还算拎得清,打倒是不太打的,饭也是给她吃饱的,当然,好粮好菜是没有的。不为别的,磨豆腐是个体力活儿,打坏了吃少了,就没力气做豆腐了。

    杨五花本是来买豆腐的,灵机一动,就改口说成了想雇朱青草进城帮工。

    当青草娘一听是要去灯会摆摊卖东西,张口就拒绝:“那可不成,我们青草还是个黄花闺女呢,哪能一夜不回家,还要不要名声了。”

    杨五花一想也是,毕竟自家院子里人多口杂的,外人不放心也正常,便道:“那就算了!”

    青草娘原本是想借口名声坐地起价的,没想到杨五花直接说算了,心里颇有些后悔。

    这钱再少也是钱啊!再说了,那可是城里的灯会啊!

    昨儿个大宝还在问她要钱去灯会呢,说是回来可以写啥诗的。要知道,这看灯会事,找地方住才事大。他们家在城里又不认得人,又舍不得宝贝儿子在外头冻一宿,更舍不得花钱住客栈,听说那城里的客栈可是很贵的哩!

    “青草不行,我们大宝行,就让我家大宝去!”

    没等杨五花回答,朱大宝就不乐意了:“娘,你说什么呐!我可是读书人,怎么能抛头露面去摆摊赚钱,简直丢读书人的脸!”

    朱大宝很生气,娘真是老糊涂了!

    青草娘一见宝贝大儿子不高兴了,顾不得其他,当着杨五花的面,就安慰道:“哎呦大宝啊,娘这是为你好啊,你不是想去看那个灯会吗?这不是刚好有人来请你去,有吃有住还给钱哩,多好的事啊……”

    朱大宝还没心动,一旁的朱大贝倒有些跃跃欲试:“娘,要不让我去吧?就是钱少了点,你让她们再涨点儿。”

    杨五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道:“那啥,谁告诉你我们管吃管住啦?”

    “呐,你刚不是说的吗,灯会摆摊不是?那不得管吃管住啊,这城门可是要关的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