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舅难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明月戴好幂篱和傅熠一起出来时祖毅一愣,怎么还遮上了?

    明月觉得自己缺了颗牙齿丑得很,原本还不想出来见人的,白英给她想了个法子她才出门了。

    赵郡天气晴好,明景坐在廊下晒太阳,白芷将他带来的几卷书拿出来晾着,离开长安时在雍州连着还几日下雨,怕是受了潮。转头看见矮桌上的糕点,想起远在京城那不听话的丫头道:“这下三娘肯定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了。”

    明景眯了眯眼,“就怕她嗜甜不肯戒,以后长牙了有她疼的。”

    在赵郡的日子实在太安逸,明景都变懒了。纪听白倒是没闲着,这些日子让三房堂叔家的李明辉带着他在赵郡转了个遍。

    他倒真像是出门来领略山河大好风光的。

    这日,明景终于准备出门走远一点去转悠转悠了,却被人给拦下了。

    纪听白眉眼间染了些风尘,不知道是刚去了哪儿才回来,对他道:“恐怕我们得提前回长安了。”

    明景比他矮许多,只能微微仰头看他:“出什么事了?”

    纪听白道:“陛下病发了,情况很不好。文松说陛下已经快半月没有上朝了,长公主现下不在京中,政事堂几位因江南赋税一事吵翻了天。皇后娘娘也因为指派承德兄去江南查水患被言官们指责说偏袒外戚,有失公允。”

    明景微微敛眉,陛下病倒,大姐姐如今除了大堂兄也没别的帮手了。江南水患关联着赋税,不派个信得过的人去,只怕就被人利用了。

    长公主此刻不在京中,怕是以退为进。先前她在吏部的人才被陛下大放血,现在是想借着江南一事扳回一局。

    思忖片刻后明景道:“既然长公主有意阻止陛下的人去江南,那我们就别急着回京。

    我们先行去江南,等京中争出个结果,我们也早摸清了情况。”

    纪听白挑眉睨了他一眼,有些惊讶他这么快就想出了应对之策。

    现下硬碰硬正是长公主想要的结果,他们回京也确实是无济于事。左右他们现在也不在京中,没人阻拦,直接去了江南岂不是更方便。

    明景看他沉默,问:“不妥么?”

    纪听白回神,道:“就这么办。你我先行,其余人先留在赵郡,以免走漏了风声。”

    “好。”

    从赵郡到江南原本比京城出发更费时,但有纪听白写信回京拖着那帮人,两人再快马加鞭赶过去,怎么也能赶在长公主的人前头。

    江南水患历来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巫州与邵州,只要发大水,这两地总会是受灾最严重的。

    此次也不例外,是以明景和纪听白直奔巫州而去。

    江南一有水患就得调赋税,其中利害牵扯上下,每每纠缠不清,都是上下一气先把朝廷糊弄过去。

    一众官员借着水患贪污了多少不说,但是他们不顾民生社稷,修堤筑坝永远偷工减料,年年如此,百姓没有收成,下头又不知加了多少赋税,早晚会激起民怨,引发叛乱。

    两人如今都算是闲人,只当是去巫州探亲,不会引人注意。

    下面的人说发了水患,明景还以为大大是受了点水灾的。可两人到了巫州一看,风调雨顺,庄稼长得不能再好。

    更别说见到难民了,连丐帮的弟子都没影儿。

    明景当即不知是喜是忧了。

    纪听白面不改色和明景在大街上转悠,微微倾身凑近他轻声道:“看来这巫州刺史真是个能人。”

    一丝热气悠悠地从耳根顺下领口,明景心里一颤,微顿了顿扯唇道:“巫州刺史是谁?”

    纪听白弯了弯唇角,道:“陇西李氏李舒意,崇嘉十三年进士,崇嘉十四年任国子监录事,崇嘉二十一年任弘文馆校书,崇嘉二十六年至门下省录事,崇嘉三十年外放至衡州,两年前中书省举荐才迁至巫州任刺史。”

    明景目瞪口呆,这人脑子里是不是把所有朝廷官员的事迹都记下来了?

    纪听白没有察觉到他的失神,继续道:“李舒意是长公主一党。”

    明景抬头:“李舒意是,那是不是代表陇西李氏都是?”

    纪听白摇头:“并不准确。”

    若是有陇西李氏一族帮着长公主,陛下怕是早就被架空了。

    皇权之所以大部分都还握在天子手中,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五姓中多数都是中立态度以及颜氏亲近的是天子。

    这李舒意跟上下串通好上报朝廷说有水患,但是巫州又被他治理得很好,依旧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怨声载道。看起来倒是一派清明。估计巫州百姓都还以为这些官是好官吧?

    几经打听下来,明景简直想笑。这李舒意就是一头老狐狸。吞了朝廷的大笔赈灾银就算了,还哄骗百姓说收成好,朝廷要加税。

    年年加税,百姓心中有怨,李舒意一伙儿便开始演好人,引得人人感恩戴德。可真是演得一出颠倒黑白的好戏!

    明景听了各种夸赞李舒意的话,忍不住道:“这李舒意怎么这么不要脸!”

    纪听白被他逗笑了,含笑道:“只他一人怎么能将这个谎圆满,这巫州上上下下,都分了不少好处。

    自然,长公主能在京城坐收钱财又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也不容觑。”

    长公主是真聪明。李舒意在巫州做了这么多“好事”却半点没提长公主的功劳,完全没有为长公主收买民心的意思。就算是有朝一日李舒意事发了也沾不上她的边儿。

    有野心,又有计谋,一忍再忍,谋定而后动,半点破绽不留,还真是个对手。

    明景曾说长公主终究不会是武则天,她孑然一身,无儿无女,陛下更不会做她的傀儡,她的计谋绝不会得逞。

    可如今,明景有些佩服她的手段了。

    她有先帝信任,陛下又是托付给她的。她的命,不能随便就取了,不然那帮言官得闹翻了天。说不定还能闹得陛下的皇位都坐不稳。

    对付长公主,只能抓住了确凿证据,一击毙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