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后的生存法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下山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有五日就是重阳节了,九华道观按照往日一样准备了菊花宴开始布置。许负自八岁就跟着无妙上了山,做了一个记名弟子,并非真正的道姑。

    虽然山间闲极无聊,总比在许府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要好,说到这里她还是十分感激无妙当初把自己带走。

    藏书阁里的书有成千上万本,闲暇时便钻进书海里,也能知晓外面时局的变化。

    九华观是洛阳城远近驰名的道观,无妙道姑也是得道高人,虽然已经七十多了,可是身子还十分硬朗健步如飞。

    只是这七年来几乎不曾看到她,似乎总在云游四海似的。许负越发觉得寂寞,很想下山看看,因为这里的师姐们从来都是寡言少语,只钻心研究道法。

    久而久之她也很少说话,在这样的场合仿佛多说一句话都是错的。

    但她想,也许以前的自己是个能言善辩的话痨,本性也并非如此沉静,应该更欢脱才对。

    重阳节的菊花宴需要早早准备,所以许负和其他师姐们采摘新鲜的菊花。

    丽音执剑走来,只冷冷丢下一句:“师父唤你。”

    许负愣了片刻,又看了看丽音,“师父找我?”

    丽音不再多话,转身离去。许负撇了撇嘴,丽音师姐还是和时候一样那么冷如冰霜。不过师父常年都没召见过自己,今日怎么忽然想起她来?

    莫非是发现了她偷偷酿造菊花酒的事儿?心里虽怕着,脚下也不敢耽搁,很快就来到了上清殿。宫门虚掩着,许负推门而入,只见帷幔垂地,周围的陈设也极为简单,除了一把古琴便是一张床,这比她现在住的院子还要无聊啊。

    许负拱了拱手道:“师父您找我。”

    无妙起身撩开了帘子,她还是和七年前一样没什么变化,头发还是黑油油的,穿着灰色的道袍,手边垂着拂尘,给人一种十分温婉的感觉,也不知她到底用了什么方法才这么驻颜有术。许负最自卑的便是她脸上这块暗红色的胎记,在书上看了许多古方也试过好多药全然无用。

    “你八岁上山,如今已经七年了,还有五日就是重阳节了,你也该是时候下山了。”

    许负怔了怔,急道:“师父你不要赶我走啊,我一点都不想回去,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娘亲多嫌弃我是女儿身,她要是看到我回去必然不会给我好脸色的。”

    无妙微微一笑:“你到底是许家的人,在我这里避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该回去面对一切了。”

    许负还想说点什么,但见无妙语气虽然轻柔,可是态度却不容人拒绝。

    无妙挥了挥手示意她出去,她也只能跪下磕头跪拜,这才离去。

    等她回到房里的时候,丽音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二话不说便塞给了她。

    床上还放着一套浅绿色的衣裳,这料子看上去可比她身上的道袍要好许多,旁边还有一把生锈的铁剑。

    这也是她唯一的家当了,道家人本来就不拘泥于尘世。

    丽音道:“我就知道你不属于这里,师父既让你下山自有她的原因,你换上衣服就离开吧。”许负叹了口气,换上了衣裳,对着镜子重新梳了发髻,看着镜子里这张脸,与这个时代的女子截然不同。

    东周的女子都是以柔为美,偏偏她生了一双大眼睛,一对英气的眉,看上去好像很凶似的。这张脸实在是太丑了,为什么同是一个母亲生的,为什么姐姐就长得这么好看?

    道观门口还拴着一匹枣红色的马,想来也是师父为她准备的。让她离开也是全无征兆,却暗地里布置好了一切。

    许负解开了绳子拉着马下了山,一路下山没有回头看过一眼,直至到了山脚下才忍不住回望这座苍山中的道观。

    她自是极不愿意回去的,因为她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亲娘乃是许府的大夫人,而她也是名正言顺的嫡女,按理说应该是安享荣华富贵,何以从就被带到道观里生活。

    然,天意弄人,徐喜燕生下许如月的时候,眼见着三夫人、四夫人都生了儿子,她更加按捺不住,于是拼死寻来生子秘方,年岁大了,好不容易生下孩子没想到还是一个女孩。

    她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徐喜燕那厌恶的表情,稳婆抱着她的时候,徐喜燕急切的问:“是男是女?”

    稳婆笑眯眯的说:“恭喜夫人,是一位千金。”

    徐喜燕眼中闪过一抹嫌恶,“又是个女儿。”

    二夫人笑了笑:“大姐是主母所生的孩子必然是嫡出,可惜都是女儿。”

    徐喜燕冷哼一声:“那又如何,你和三妹四妹都生了儿子,但到底只是庶出。”

    二夫人仍然温和道:“那不尽然,自古以来长幼有序,我家承儿既是长子,若大夫人一直无所出,那将来必然是我家承儿挑起大梁!”

    “放肆!”徐喜燕瞪了她一眼,二夫人有所收敛,可眼底那股傲慢却是如何也盖不住的。人的记忆或许是从五六岁开始,可是她的记忆仿佛从出生就开始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有时候她也会问无妙为何自己会如此,难道自己真的是一个怪胎吗?

    无妙却总是笑着回答她,不管是不是怪胎,只要来到这个世界就总该是自由的,无论富贵贫穷都要好好活着,这命运也始终应该由自己掌控。

    许负长长一叹,师父说的对,也是时候该面对一切了。

    而她心里也坚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此次回去,想要不再被人所弃不再被人所欺,唯有强大自己,指望这个母亲是自然靠不住的。

    九华道观就在洛阳城外不远处,大约三十多里的路程,她骑着马很快便来到了城外的十里亭。七年已过,还记得亭子前那株树苗竟已长成了大树。

    官道很宽也很平整,两边的草丛里躺着几个人,她下马查探,这些人都是面黄肌瘦头发枯黄,看样子像是饿死的。

    不是说大顺皇帝治国有方,这样的世道居然还有人饿死?而且尸体不止一具,沿路两旁还有好几具。

    听着马车轮子转动的声音,许负回头看了一眼正是钱掌柜。七年过去他也老了许多,他走在粮车的前面吆喝着后面的工人加快速度,从许负身边擦身而过,显然钱掌柜是没有认出她来的。

    也是,七年这么久的时间,本就是府中微不足道的人,被人忘记是自然的。

    “快点,后面的跟上!”

    “钱掌柜,我们在这里歇会儿吧,你看两边都是死去的难民,也不知道这城里到底发生何事。眼下没有官府护航,谁也保不准会”

    “呸呸呸,乌鸦嘴,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赶紧的。”

    看着一车车粮食,约莫十车从自己跟前运过去。每个车子上都有三十几袋粮食,也不不知是要运到何处去。

    许负本想唤住他们,但是想想也没有必要,便拉着马徒步前行,走在了粮车的后面。

    许家是洛阳城最大的米商,光是城外的粮仓就有四座,铺子也是最大的一间,足足有一百多个工人,再加上那些稻田算起来也有成千上百亩。

    这样的高门望户,妻妾们的争斗也是少不了的,尤其三位夫人都生的儿子,传扬出去人家倒是说许家后继有人,可谁不知都在笑谈这许家将来必有一番夺产之风。

    她不求荣华富贵,但求拿回自己应得的一切,自吃了这么多苦,眼下能享福谁不愿意?何况她本来就是嫡出,就算亲娘再怎么不喜欢,她也到底是从那女人肚皮里出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