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无从谈起,可总要去谈,还要像恋爱那样不厌其烦。如此,就莫名的生出了决绝的美丽,恍然间醒来!
不能想象,自己如黄莺那般醉啼,也不惊叹,自己像麻雀那样躁鸣。文字一出,仅是点点心迹,微不足道,但想演绎一刹那的顿悟,就不是随意的堆砌辞藻了。常常写文,自然感觉不到文字对一个人心灵的刁难,朋友曾讲,他突然被一杯茶、一轮月、一幅画或者一首诗,荡出了心湖的涟漪,一道道碰撞他灵魂的波纹,却不能诉诸于口,或执笔于纸。最后,朋友闷闷的躁动与压抑,取代了那恍然羽化的境界,竟剩下这无言描述的结局!这无可厚非,因为当我被忙碌的工作劫持时,形同文盲,也有相似的感叹。
心,并非湖光十色,甚至还会镜花水月!假如把一段生活从过去的岁月中剥离开来,拿出仔细研究,就很容易发现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痴迷与沉醉了,因为与现在的自己截然相反!你会在那个时期,执着于一件事,或者是某个人,不能自拔,然而当你游到这段故事的末尾时,便会情不自禁的觉悟,当头棒喝!是啊,就是这样种种类似的情景,不管是瞬间的顿悟也好,不论是长久的量变也罢,那些欲罢不休的纠结,屡屡往返在心的面影之上,悄无声息的划出一道道皱纹,直到敏感的心房已不再察觉新颖,直到缓缓流动的沉思已不再相遇险滩,不再迸溅那思维的浪花!
{}/ 也许你会说在大数据的时代,人类的一切都可以量化,生成公式。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国人那种理性与感性相互渗透,鱼水混淆的浑然境界,也渐渐画出了一道明朗的界限,但是当你全盘学会了知识,通然领悟了世界,你最终还是愿意相信,这个绵延不断,从未产生裂痕的民族哲学,从一开始就是最上层的。一些知识善于简化是因为便于学习,当上升了一个台阶时,我们总要使之复杂,不是那么的条理清晰,这何尝不是对人性的一种愉悦呢?
最美的领悟,总是玄之又玄,只要你去身受,自然便会神受!最终共鸣,不只是皆出他人之语,生于他人之口,那时的文字才会进化,斑斓多彩,心即湖光十色,包罗万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