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元始诸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零零章机会难得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大荒之野,日夜颠倒,四季逆乱,不知时序。

    几千丈龙尸盘踞一方,龙血馨香弥漫千里,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龙血,犹如宝石珍珠一般凝固在地上。

    荀少彧盘坐一处断崖旁,浑身天人气机交感天地。

    以冥冥中的精神,截取大荒一缕蛮荒之气,以太古蛮荒气机摧伐肉身诸大窍,以期明悟肉身大密之机。

    须知,主世界炼体之道与炼气之道,二者前路风景不同,炼气到了天人之后,需要元神感悟大道,缔结一颗大道之果,寄托虚空天地,自此万法不沾身。

    而所谓武学天人之道,则是一步步打磨肉身躯壳,直至肉身不死不磨,万载不朽与世,唯有臻达如此境地,才可称得上肉身成仙。

    一旦肉身成就仙道,再进一重境地,肉身一窍通达百窍,一十二万九千六百穴窍凝炼圆满,直入滴血重生之境,介时肉身不增不减,一滴血也可演化一尊法身。

    荀少彧虽然直入天人之道,固然一身战力大进,持之足以驰骋一方天地。但是知道的越多,整个人也会愈发的知道敬畏。

    武学天人之道,只是修行之路尚的一个as,就连大神通者也不敢说是到了修行终点。他只是一初入天人之道的小辈,更是距着终点尚有不知多少万里的差距,岂能现在就心有懈怠。

    “君侯,君侯……”

    此时,一道道呼唤声飘摇天际,十数道遁光冲散云霄,将陷入冥冥定境的荀少彧惊醒,他抬头看向天际飞来的遁光,眉宇间微微一蹙。

    “老臣,参见君侯,”

    上阳朝带着十数元神高人,自遁光中一一落在龙尸旁,也不顾着地面龙血,先是躬身见礼。

    自荀少彧证道天人之后,只要荀少彧不主动手敛,其气机如狼烟一般贯通云霄,一身武道气象极为惊人。

    上阳朝等元神高人都有着法眼,对天地气机变化极为敏锐,荀少彧盘坐断崖之上,整个人就如火炬一般显眼之极。

    荀少彧俯瞰着上阳朝等十数元神修士,淡淡道:“尔等都来了?”

    上阳朝沉声道:“臣等自得君命之后,万分火急生怕误了君侯之事,于是自内府中领了几分恢复元气法力的宝丹,就匆忙赶了过来。这一路上臣等不敢休憩片刻,只是……其间有三位元神高人,因法力修为不济而落队。”

    看着上阳朝眉宇间说不出的疲惫,荀少彧撇了一眼几千丈的龙躯,问道:“乾坤袋带了几何?”

    上阳朝直接道:“禀君侯,臣等将国中乾坤袋,都带了出来,共有一千七百二十二件。”

    荀少彧沉吟了一会:“一千七百二十二件,寡人倒是不知,国中积存的乾坤袋倒是不少。”

    这龙尸关乎着荀少彧强兵之策,若非为了这几千丈的龙尸,荀少彧也不会在大荒之野,生生的滞留了一日一夜。

    虽然,荀少彧不是没有能力,直接拖着龙尸返会吕国。只是几千丈龙尸目标太大,若是如此招摇过市,就是他自找麻烦了。

    龙族毕竟是太古霸主,荀少彧如此打龙族的脸,以龙族的骄傲秉性,就是有龙族道果级数,亦或大神通者出手干涉,荀少彧都毫不意外。

    因此,荀少彧只能用乾坤袋等法器,一块块分割龙尸血肉,再一点点的搬运回吕国。

    荀少彧开口:“以所携乾坤袋的容量,龙尸或往返几回?”

    上阳朝道:“君侯,老臣所带的乾坤袋,都为下品之数,少有中品乾坤袋,上品乾坤袋更是一件也无。以这龙尸的体量来看,臣等至少要往返四五次才行。”

    这乾坤袋有着品阶,下品乾坤袋内有一亩空间,中品乾坤袋内有百亩空间,上品乾坤袋内有万亩空间。

    因着内含空间之道,一件下品乾坤袋的价值,几乎等若一口第九品宝兵,一件上品乾坤袋的价值,更能与一口神兵相若。

    吕国建国八百载之数,如今虽是一方大国,但在底蕴上根本无法,与那些传承万载的大国们相提并论。

    (ex){}&/  荀少彧心中遽然,有了一丝大逆不道的念头。

    自上古之世以降,人族历经三朝,每一朝又有数万载国运,其每一朝的开国至尊天子,得人道气运青睐,都是横行九州的霸主人物,其成就至少也是证就道果,甚至是半步大神通级数。

    也是因为,在这当中存在的好处着实太大,甚至不少大能人物都不惜自降身份,转世投胎入了诸侯之家,以一方诸侯的身份争夺天子大位,为大神通之境铺平道路。

    天子之位!

    荀少彧倏然一惊,就连他也不知为何,会有这等大逆不道的念头。

    这可是人道至尊,在九州大地乃至于整个人族,都可称为最尊贵之人。

    看着宫中群臣,荀少彧心头恍然:“看来,是寡人势力大涨,其野心也不由膨胀了。”

    殿中众臣叩首齐呼:“臣等,愿为王先驱,粉身碎骨,百死不悔。”

    荀少彧平定心神,缓声道:“宋国欺吾吕国久矣,寡人与四国联盟,就是要一雪耻辱,彻底将宋国心气打落,进而震慑豫州诸侯。”

    他看向闻渊明,道:“太师,”

    闻渊明进前一步,拱手道:“老臣在,”

    荀少彧道:“寡人欲率群臣,领大兵入青杀口,介时劳太师坐镇三浦之地,统和大军粮草后勤调用,暂掌吕国朝政。”

    老太师闻渊明闻言,沉声应道:“诺!”

    …………

    甘泉宫,

    荀少彧一身甲胄,要佩吴刀直入宫门。

    这一间甘泉宫,目前除了是荀少彧寝宫以外,还是司琅嬛的养胎之所。

    毕竟,在掖庭三十六宫之中,甘泉宫禁止最多、阵法最强、守卫最严密,司琅嬛如今身怀国本,可谓吕国朝野重中之重,自然要放在吕国最安全的地方。

    司琅嬛见着荀少彧且惊且喜,罕见有了一丝柔媚,轻声道:“君侯,您终于回来了?”

    见着司琅嬛的娇容,荀少彧急忙上前几步,握住司琅嬛的玉手,难得有了几分温情,道:“寡人回来了,区区天人道劫岂能伤得了寡人,夫人万事宽心就是,不用为寡人担心。万一你劳心成疾,再伤了你的胎气,却是寡人的罪过。”

    看着司琅嬛的小腹,荀少彧眸光中闪动着温情。卸下了往日的冷酷骄傲,多了几分人情味。

    荀少彧也不是初为人父,但在主世界只此一根独苗,自是要百般呵护。

    司琅嬛抿嘴一笑,道:“君侯宽心,琅嬛也是将门之家,没您想的那般柔弱,琅嬛知道轻重缓急,切勿时刻忧心琅嬛。”

    “这甘泉宫是君侯寝宫,守卫力量堪称吕国之最,如果琅嬛在甘泉宫都能出事,那放眼吕国疆域,又有何处才是万全?”

    荀少彧颔首道:“这是寡人关心则乱,寡人虽对甘泉宫防卫有信心,却总是有一二担心。”

    他自大荒之野归来后,直接换上甲胄,召集众臣上朝,安抚朝野群臣,进而稳定了朝中局势。然而一刻不停来到甘泉宫,再看一眼怀孕的司琅嬛。

    在这一来一回间,荀少彧连甲胄都未脱下,所谓关心则乱便是如此,

    司琅嬛肚里的子嗣太过重要,这既关乎于荀少彧自身的感情,也是关乎于吕国的利益,不容有一丝差池。

    荀少彧抚摸着司琅嬛小腹,心绪暗动:“这个子嗣,不但是闻渊明、司子期二人完全归心的关键,还是以后寡人与上清宫势力,彻底连接上的桥梁。”

    试想一下,一旦吕国下一代国君,已经实锤就是司琅嬛腹中的子嗣,闻渊明、司子期二人以后有何倾向性,简直就是一目了然之事。

    而有闻渊明不懈余力的站台,道门上清宫又如何能置身事外。就算不能全部扯上上清宫诸仙,只要闻渊明能说动其中的十之二三,就足够吕国当前之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