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到时考官会把他们乡试的试卷都送到京城的翰林院,让那里的官员复核,最大限度地确保没有人作弊。
不过温璟觉得比起现代的考试,这里的考试主观性还是最重要的,所以他现在也不敢说自己考得怎么样了。
要等到八月三十日才能出成绩,在等成绩的十几天里,贺明几人简直是茶饭不思,不止他们,其他考生也是,见面就问乡试的情况,都指望着从别人口中知道什么秘密消息。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本朝对科举考试看得非常严格,考官们此时正被关在贡院里批改卷子,他们要等到放榜那一天才能出来,现在如果有人知道成绩的话,不用说,肯定是科举舞弊案,没有一堆人头落地朝廷和考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秀才聚集的地方气氛就越来越狂躁、压抑,大家心里忐忑,这关系到自己的命运,由不得大家不重视。虽说考完乡试后就可以回家等通知,但除了特殊情况,其他人是不可能回去的,在家里哪有在郡城知道消息的时间快
越接近放榜的时间,大家就越紧张,就是李潘也开始表露紧张,温璟可以明显看出他们的行为举止已经和平常不大一样了。
长期处在这样紧张的环境中,饶是温璟的心态再平和,也难免有些浮躁了,和温凡交代了一声,温璟便独自朝城外的护城河走去,准备去哪儿散散心。
站在河岸上,吹着凉爽的秋风,温璟心底一片明朗,仿佛近日萦绕在身边的烦躁也一并随着秋风散去了,连看着河岸上飘飞的柳条,也难得的生出了几分壮阔之情。
如今的他才十九岁,正是少年风华正好时,即便是这次不中又如何?他现在还年轻,他还等得起,何必如同那些上了年纪的秀才般着急上火?再者如今他已经长大了,即便是之后屡试不中,也可以做些其它的事情来养活自己,道路千千万,何必让一条路将自己堵死?
温璟兀自摇了摇头,看来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些年他所处的环境不是私塾就是县学府学,交往的人也都是一些在科举上努力的学子,潜移默化中,他也将科举看成了唯一的出路,也算是着魔了。
想通了这些,温璟的心态平和了许多,对待科举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执着了,他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在三十岁时还没有考上进士,便不再去考了,去做做其它的事,去看看这个世界的风景也好啊,也不枉自己来这异世走一遭。
当然定下这样目标的温公子,从不认为自己会在三十岁之前考不上进士,除非时运不济,并且一直不济,若真是那样,也没有必要再考下去了。
这边温璟想着自己的心事沿着河岸慢慢走着,不远处谢清风靠坐在柳树下,慢慢的饮着自己带来的酒,各自想着心事的两人都没有注意到他们越来越近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