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不是迈克尔·奥尼尔的一言堂,在不少董事的赞同下,董事会不得不召开会议,讨论韩涛加入董事会的事宜。
近一半票数的赞同,让迈克尔·奥尼尔很不高兴,凭借以往的威望,他强势的压下了投票,放到下周的会议再讨论。
韩涛觉得,是时候找迈克尔·奥尼尔谈谈了。
很快,韩涛找迈克尔·奥尼尔谈判的事情,传扬了出去。
报刊杂志们纷纷用新狮王决战老狮王作为标题。
一年前,花旗拒绝了韩涛,因为那时的董事会刚走上正轨。
董事长迈克尔·奥尼尔刚上位一年,新任迈克尔·考伯特也只上任不到半年。
那时,他们拒绝一切新人,他们需要时间理顺花旗的一切,掌控花旗的势力。
现在又过去了一年,两位迈克尔觉得,韩涛想加入也无可厚非,只是他们更希望主动权在自己手上。
按惯例,发出邀请的人,会提前把时间地点告知受邀者。
韩涛却没有那么做,他只是提出了碰面的时间,把地点的选择权交给了迈克尔·奥尼尔。
他要显示他的诚意。
迈克尔·奥尼尔一眼就看出了韩涛的用意,对他的谦让还算满意。
不过生来谨慎的他,没有因为韩涛的诚意就放下自己的戒备,反而更心的请韩涛上门做客。
没错,他直接请韩涛到他家去。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大家都一样,地利人和,他占了两样,谈判起来只会更顺利。
韩涛倒也不介意他的这点用心,他是想跟迈克尔·奥尼尔谈话,不是谈判,在哪里他都不介意。
二人的碰面很神秘,不知道韩涛说了什么,迈克尔·奥尼尔赶走了所有人,二人单独在书房谈了很久。
第二天,迈克尔·奥尼尔宣布,支持韩涛加入花旗的大家庭。
第三天,花旗召开紧急董事会。
会上,韩涛微笑露面,跟同僚们亲切会面。
媒体们纷纷表示看不懂,一夜之间,董事长的态度发生了大转变。
原因出在哪里呢?很显然,那一场不为外人知的会面。
很多人找迈克尔·奥尼尔,想知道他们究竟谈了什么,只是迈克尔·奥尼尔保持沉默,连奥黑也不能让他松口。
完成目标,韩涛得意的回国,顺带将最后一件十二生肖铜像中的狗头带回国。
花了数年时间,托了无数关系,才在一个破落的家族的仓库里找到这个狗头。
韩涛简直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新的大领导上台后,挥舞反腐大旗,仅上半年,就拿下贪官污吏无数。
年中,拿下爬到领导层的两位大老虎。
一位是执掌国家最大的政府暴力机关,一位是国家军队的领导人之一,都是韩涛非常忌惮的大人物。
韩涛手里的兽首铜像,早就想拿出去捐给国家,只是出于自保,韩涛不得不一直保密。
近些年,国家腐败的非常厉害,警察成为打手已经不是稀罕事了。
根子就是最大的警察头子腐败了。
韩涛敢在国外肆无忌惮,哪怕在香江和澳岛,跟那些大家族翻脸,但是韩涛绝不敢在内地这样。
因为韩涛很清楚,在内地,有那么一群人,目无法纪,抄家灭族都是一句话的事。
韩涛在外面再乱来,他可以逃回来。
在内地出事,他无处可躲。
好在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幸运的是,最后一个消失的狗头,居然也被找到了。
虽然花费了不的代价,但是能让十二兽首铜像重聚,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这次回国,韩涛就可以安排捐铜像的事情了。
现在国家对反腐的力度非常大,最大的老虎被打掉后,韩涛可不怕剩下的虾米。
李采薇一直知道兽首铜像的事,韩涛就把这事交给了她。
暗地里,韩涛吩咐张子平多注意李采薇。
是的,韩涛对李采薇已经不是那么信任了。
她曾经是韩涛最得力的助手,知晓韩涛百分之九十九的秘密。
但是现在,她还是韩涛最得力的助手,但是很多秘密,韩涛已经不再告诉她。
江妈妈的那位闺蜜陈阿姨,请韩涛一家吃饭,分开时,李采薇和董喜的那一眼,韩涛没有看到,却被张子平注意到了。
作为韩涛的华人保镖组的首领,他有义务提醒韩涛。
韩涛找来那天饭店门口的所有监控录像,从几个角度判断,李采薇和董喜确实有对视。
时间很短,甚至不超过半秒,但是韩涛很确定,这确实是一种隐秘的对视。
韩涛心里非常复杂。
他对李采薇的信任,被彻底践踏。
李采薇知道的秘密,比江疏影知道的都多的多。
只是,现在这些秘密都成了别人的共识了。
韩涛也不至于因为一点怀疑就杀人灭口,他只好借着电影被耽误的当口,把李采薇派去了美国,眼不见为净,顺便调整自己的布置。
李采薇确实能干,别人花了几个月都没做到的事情,她短短两个月就做好了,还顺带做了不少后面的事情。
如今,韩涛不敢再把太隐秘的事情交代给李采薇,只是让她做些公开性的工作,结尾一些过去的秘密。
李采薇自己也感觉到韩涛的变化,只是出于内心的一点心思,她没有跟韩涛挑明,也没有像上级汇报,一切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韩涛在这一年中,也不是无所事事,托猎头公司找了不少人,组建了助理团队,分别管理名下的多家公司。
以前他什么都不管,现在需要统筹资源,对抗一些靠名声对付不了的对手。
加入几大公司是第一步,花旗,是第二步,接下来,就是香江百年的耻辱,恒生银行了。
恒生银行,香江最著名的银行,恒生指数的发布者。
上世纪中期,因为银行危机,不得不求助于英国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答应求助,要求算是苛刻,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恒生屈从了。
从此,恒生成了汇丰的分行。
即使恒生拥有独立的制度,但是永久的三个董事会席位归于汇丰。
同时,汇丰嘴上答应着不干涉恒生,却不断购入恒生的股份,直至超过六成。
从此,恒生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