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烟水散人的《女才子书》中记载:冯小青,本名玄玄,大约生于明万历晚期。其有事迹记于张岱《西湖梦寻》之《小青佛舍》一篇:
小青,广陵人。十岁时遇老尼,口授《心经》,一过成诵。[[[cp|w:402|h:37|a:c|u:
]]]尼曰:“是儿早慧福薄,乞付我作弟子。”母不许。长好读书,解音律,善奕棋。误落武林富人,为其小妇。大妇奇妒,凌逼万状。一日,携小青往天竺,大妇曰:“西方佛无量,乃世独礼大士,何耶?”小青曰:“以慈悲故耳。”大妇笑曰:“我亦慈悲若。”乃匿之孤山佛舍,令一尼与俱。小青无事,辄临池自照,好与影语,絮絮如问答,人见辄止。故其诗有“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之句。
后病瘵,绝粒,日饮梨汁少许,奄奄待尽。乃呼画师写照,更换再三,都不谓似。
后画师注视良久,匠意妖纤。乃曰:“是矣。”以梨酒供之榻前,连呼:“小青!小青!”一恸而绝,年仅十八。遗诗一帙。大妇闻其死,立至佛舍,索其图并诗焚之,遽去。
第一章孤山冷月
明万历四十年壬子秋,时值八月十七之夜,钱塘江上,潮声隆隆,一轮清月在天。
清澈的月辉洒落在西湖孤山上。只见山上树影婆娑,竹林、梧桐在微风的吹拂下,飒然摇曳着。四周虫声唧唧。夜深时分,位于山腰处的佛舍“水心堂”,一片寂然。庵堂上仍然烛火明灭。庵堂右边的回廊下,是个大厢房,屋里透着灯光。
庵堂的女主人冯小青,正盘腿坐在宽大的床榻上,面对着身边黑木几案上的青灯,闭目枯坐。几案上摊着一张纸笺,纸上的文字墨迹未干,看上去尚未成文。她的偶尔轻微搐动的嘴角,表明她神思并未完全淡定。从她微蹙的眉心,可以看出她纷繁的心绪。她的右手指上捏着一串棕黑色的楠木念珠,每过一会儿,她就要捻动一颗珠子,她的眼皮子也会随之轻轻地颤动一下。珠子在她的手指上转一圈,她的眼皮就要眨动十八次。这是她每个晚上必修的功课。也只有这样,她才能排解孤寂落寞的心境。
她在这座专门是为她修盖的庵堂中,已经度过了一年多春蚕抽丝般的时光了。这是她原先夫家冯府的大妇,刻意催逼他们家的冯老爷给小青盖的,为的是将她从老爷的身边赶走,同时也撵走冯老爷对她的宠爱。庵堂中就她跟另外一个小尼姑。小尼姑说起来应该算是她的侍女,她独自住在庵堂左边的小厢房里。小青喜欢清静,没事的时候,她就打发小尼先去睡觉,而她自己每天晚上,都要诵经到深夜了才睡下。
小青是十六岁时到这“水心堂”居住的,如今她已经跨入十八岁了。在来到孤山之前,她在杭州城里曾经以才女和美女著称,备受她的夫君、杭城名流文士冯千秋的宠爱。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家的大妇妒意大发,不久就找个借口,将她驱逐到这孤山上,锁居幽禁在“水心堂”中。庭院深深,如今已经过了快两年了。
她手里的这串楠木佛珠,还是八年前她十岁生日的时候,一位穿着一身黑色缁衣,道行高深,能勘破前生后世的老尼送给她的。那时,她还在扬州娘家,她的父亲是扬州太守。她一个千金小姐,金枝玉叶,童真无邪,哪料得到几年后竟然会落魄如斯?!当她接过这串佛珠的时候,就好奇地问老尼:为什么这串佛珠偏偏是十八个珠子呢?老尼笑着抚摸着她的头顶,跟她说:孩子,这是命数,该明白的时候,你就明白了。
如今,这串念珠伴随她已经整整有八年了。她在这庵堂中孤居着,每天在捻着楠木珠时,都要参详一下,老尼说的命数到底真意何在?难道就是像现在这样锁闭深院吗?!她是戴发修身的,每天一般都是在白天偶尔看看书,晚上做半个时辰的诵经念佛的功课。得空时品茶养花,调研脂粉。说起来,虔心向佛与脂粉香是如同水火的,可它们却奇异地在小青的身上融汇成一体,凸现了理性和美丽是可以完美地调和的。庵堂的四周,种植着几畦玫瑰、茉莉、白兰、栀子等香花,还有一些配制香粉的中草药。小青配制的“玉容散”香粉,曾经让她的养尊处优、风流成性的夫君心醉神迷。——这也是他们家的大妇要将她驱逐出来的原因。
正对着床榻上几案的白墙上,挂着一幅画轴,上面是一个翩翩起舞的美人,形容生动,姿态婀娜。这幅画是她在嫁入冯府前画的。明眼人看过一眼之后就会发现,画中人的脸相,其实酷肖冯小青本人,可知那个女子是依照她自己的容貌描摹的。每次她对画吊影垂怜,凝神观望着的时候,她都会情不自禁地咨嗟不已。她的眼前,就会浮现起一个朦胧的梦境:
在梦中,风和日丽的三月江南,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扬州瘦西湖上,画舫往来,岸上游人如织。刚刚十四岁的小青,和她的身为扬州府太守的父亲,还有几个侍女,坐在一艘游船上,一家人欢声笑语,尽情享受着湖上旖旎的风光。对于前几年就失去了娘亲的小青来说,这种快乐的机会相当难得。忽然间,远处的一艘大画舫上,传来了悦耳欢快的箫鼓丝乐。原来是镇江镇抚使,正带着他府上的姬妾们,到扬州来游湖。画舫的船头上,坐着身材魁伟的镇抚使,他的身前是十几个歌舞姬,正在翩翩起舞。其中一个女子,身着粉红色的春衫,容貌俏丽,风姿绰约,明眸善睐,顾盼生辉。她的舞姿盈跃,乌黑的长发随着清风微微荡漾着,长袖如云彩般飘起,露出白皙的双肩,浑身上下透着浓浓的春情。女子边舞边唱道: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小青看得如醉如痴,如梦如幻,心旌摇荡。那时她情窦初开,对那个美女的风姿甚为向往。大画舫摇过来的时候,小青清晰地看到那个美人粉唇轻启,凤眸灵动,微笑着朝她送来一个妩媚的眼神,更是让她心旷神怡。后来画舫款款地远去了,小青一直目送着那个女子的身影,心中若有所失。而那位女子突然间在远处转过身来,冲着小青回眸一笑。她的含蓄而曼妙的笑意,小青至今难忘。
梦醒之后,小青还在回味着梦境。她想:这个清丽绝伦的女子,一定是一位畅游于天上人间、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她忽然出现在她的梦中,正是缘份。这位女神般的的歌舞姬,就在小青青春年少的时候,撞开了她春情朦胧的心扉,让她在一夜之间成熟了。第二天,小青就依照梦中记忆的那位女子的容貌和舞姿,将她画了下来。后来她临水一照,突然发现自己的脸容,与那画中的女子竟是神似无比!从此她每次对着那幅画,都要痴上半天。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