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嫡女重生,嫁给病娇王爷后被宠疯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失踪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ad2大娘连银子都顾不得接,掩面啜泣道:“我这把老骨头,死了也就算了,可是今天得罪了薛三爷,我的武儿可怎么办呀……”

    廖晴岚握住大娘的手,柔声问道:“大娘,您和我们详细讲讲,您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大娘长叹一声,眼含泪水:“我们一家本来是农户,靠耕田为生。我那儿子武儿,年轻力壮,勤劳肯干,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足够温饱。”

    “然后呢?”廖晴岚问。

    “三年前,官府下令修建河堤,武儿想借此机会多挣些银两,好将家中的茅屋修葺一番,谁知……”大娘说到这里,泪水再次汹涌而出,“我若知道会这样,当初怎会让他去!”

    顾明昭想起王亭之今天提及的诡异之事,于是问道:“大娘,您的儿子,是否在修建河堤时遭遇了不测?”

    大娘摇了摇头:“官府的人起初也是这般说的,还送来了抚恤金。我那时便以为武儿真的不在了。”

    顾明昭面色凝重,继续追问:“难道他还活着?”

    王亭之几番调查都毫无头绪的谜团,没想到会意外获得线索。

    大娘抹去泪水,哽咽道:“那薛三,是冀州知府柳大人大舅哥家的三儿子,平日里不务正业,一年前,突然上门,手持一封信,声称是武儿的来信。他开价十两银子,方肯交出信件。十两银子啊!那是我们家一年的收成!”

    廖晴岚心中生疑:“会不会是骗子?”

    她以前听说过,有些坏人专门利用人们对去世亲人的思念,装神弄鬼行骗作乱。

    “我请村里的教书先生看过,那字迹确实是武儿的,随信而来的,还有他从小佩戴的狗牙项链,我绝对不会认错的!”

    “那他信中说了什么?”廖晴岚问。

    大娘泣不成声:“他说自己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衣食无忧,只是不能自由离开,让我们保重身体,以后如果有机会,定会回来与我们团聚。”

    廖晴岚觉得此事非同小可,看了眼顾明昭,想问问他如何打算。

    不看还好,一看吓一跳。

    顾明昭的脸阴沉得几乎能滴下水来,眼神冷冽,嘴唇紧抿,没有一丝笑意。

    “大娘,能不能让我看看武儿的信件?”顾明昭问道。

    “信件都在家里,你们想看的话,就跟我来吧。”

    他们三人一同穿过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夜幕已渐渐降临,知道天色完全暗沉,才到了大娘的家中。

    家门前,大片耕地荒废着,丛生的杂草仿佛在诉说着这户人家的生活不易。

    走进屋内,里面一片漆黑,没有点蜡烛,只听到一阵阵剧烈的咳嗽声。

    大娘赶紧燃上蜡烛,倒了点水,端到窗前,将床上的老伯扶起,喂他喝水。

    “娘子,他们是谁?”老伯的声音微弱沙哑。

    “他们是我今天遇到的贵人。”大娘一边照顾老伯,一边解释道,“他们给了我一锭银子,我们终于有钱去抓药了。”

    老伯挣扎着坐起身子,连连摇头:“别抓药了,把钱拿去给薛三,看看能不能打听到咱们武儿的下落。”

    大娘带着哭腔,说道:“武儿会回来的,你得先好好活着,才能等到他回来,我们一家人团聚啊!”

    廖晴岚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顿时感到一阵酸楚。

    她走上前:“大娘,我略通医术,能不能让我给老伯看看?”

    大娘感激地看着她,起身为她腾出位置。

    廖晴岚坐在床边,素手如丝,为老伯把脉。

    经过一番诊断,她说道:“老伯应该是常年有肺疾,加之近年忧思过度,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我回去后配一副药,让人给你们送来,你们按时服用,调理一个月,病情就会好转。”

    大娘眼中含泪,激动之下,竟向廖晴岚跪下,不住叩头。

    “姑娘慈悲心肠,如菩萨在世!谢谢姑娘,谢谢姑娘!”

    廖晴岚连忙扶起大娘,示意不必如此。

    顾明昭虽然心里焦灼,但还是等着廖晴岚为老人家诊脉完毕,方才开口:“可否让我看看信件?”

    大娘这才想起贵客们过来的目的,忙道:“贵人稍候。”

    大娘从床头取出一个小匣子,打开后信件被小心翼翼包裹着,宛如珍宝般呵护。

    信件展开,如大娘所说,没有任何提及地点的内容。

    顾明昭手执蜡烛,贴近纸张,对着光仔细查看,随后又将纸放在鼻子边闻了闻。

    “这信应该是从北方寄来,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京郊。”

    廖晴岚接过信件,左看右看,没发现任何端倪。

    她心想:“顾明昭不会是在安慰这对老人家吧?”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廖晴岚忍不住问道。

    顾明昭道:“各地盛产树木不同,造纸材料亦有区别。南方多用檀木、桑树皮,而北方则以槐树、柏树皮为主。这纸的气味,明显带有槐香,应是北方所产。”

    “那你又怎么知道是京郊呢?”

    “是墨色。”顾明昭继续解释道,“朝廷为防军情误传,军中使用的纸和墨都由宫中特供,每个大营使用的都不同,以此辨别真伪。这墨色深而不晕,颜色发青,应该是京畿大营的石青松烟墨。”

    廖晴岚诧异道:“你的意思是,这信是从军营寄出的?”

    顾明昭点头:“正是,军中纸张有定数,但是墨却没有,分发笔墨的人没有在意这些细枝末节,这才露出马脚。”

    即使已经听了一遍讲解,廖晴岚还是看不出来这纸和墨有什么特别,佩服不已:“你太厉害了,这都能看出来。”

    “对于懂行的人,这些线索很明显。”

    廖晴岚心道:“也很少有人能从一封信就看出纸和墨的原材料吧。……

    佩服之余,她心里又起了别的疑惑:“你不是失忆了吗,为什么还知道这么多细枝末节的事情?”

    顾明昭摇头苦笑:“有些事,就像刻在骨子里一样,即便失忆,也难以忘记。”

    他醒来之后,虽利剑在身,身手不凡。但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应该是个文人墨客。

    “那我们去京畿大营找找,不就能找到武儿了吗?”廖晴岚说道。

    老夫妇眼中满含希望,殷切地看着廖晴岚,寄希望于这位贵人能帮他们找到儿子。

    可是顾明昭马上交了一盆冷水:“恐怕没这么简单。”

    hqiaqia35143514八5211111032

    :qiaqia。:qiaqia

    rad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