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一放亮,学员四队队长李伟就拿来他的音响,放起了冲锋号,喇叭里号的声音清脆入耳,冲锋的紧张气氛立刻营造出来,0秒之内,所有人员起床,现行服装走廊站好。
“临时通知”,李伟提高了嗓门,“今天徒步行军训练。五分钟以内,所有房间物品摆放到位,人员着装整齐,带好枪支弹药、背包水壶等野战物品,楼前集合!”
一声令下,众人皆动。现在谁都知道队长的脾气,更知道队长的本事。据说队长一次在饭店吃饭,有三个流氓为难店主,队长上去把他们三个打得从三楼滚到了一楼,最后跪地求饶。
不到三分钟,部队楼下集合完毕。紧接着报人数,检查着装,部队步行出发。
“伙子们”,李伟边走边喊,“战争时期,我军战士用两条腿跑赛过了国民党的车轮子,今天的我们吃得比那时好,穿得比那时暖,我们走得就要比那时快。据说那时红军一日夜行两百里,今天就要看大家的本事啦。听我口令:跑步——,走!”
咔咔咔咔,学员们迈着整齐的步子向前跑着,汗水很快就湿透了衣服,脸上、背上、腋下等地方黏黏的感觉很难受,身上的背包越来越沉,肩上的枪支越来越重,大家都咬牙挺着……
“我告诉你们”,李伟越跑越有精神,“当兵就要有兵的样子,当兵就要有兵的精神,当兵就要有兵的骨头!要让敌人看到你的样子就害怕……三班第三名怎么回事啊,跑个步晃什么晃,软骨头啊你?”
队伍中有三个人是李伟的关注对象。他们互相起的绰号分别是大佛、书生、胖。
通过对敌特于萍的前期侦查,李伟确定,在他所带的这批学员中,有于萍的接头人,而且这个接头人,就锁定在大佛、书生、胖三人当中。可是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李伟回忆起那晚与国家安全局人员的接头。
高雅餐厅的真皮沙发上,五彩的灯光下,《夜曲》在钢琴中优雅地奏出,她一身暖系长裙是那么地诱人,粉红色的嘴品着卡布奇诺,会说话的大眼睛闪着灵动的光,一切是那么地美……
“我很难查下去了,但也不是一无所获。你们可以介入,从于萍身上应该能有大的突破”,断断续续地,李伟表达完他的意思。他总感觉反间谍活动不适合他,或者说他与那种环境格格不入,他挽起了袖口来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平静……
“于萍只是一个角色吧”,她用纤细的手摸了摸面前带着花纹的玻璃杯,优雅地说着:“于萍只是这个中的结点,现在如果就收,我们手中只能抓住一段绳……”她做了做扯绳的动作,暗示这样做太过急功近利了,效果不好。
“可我已经尽了力了,我的思维只能到这儿了,查不下去了……”李伟感到自己的头很沉,沮丧地用双手托着下脸部,肘部放在面前的咖啡色茶几上。
“嘻嘻”,她淡然地笑着,将手中的玻璃杯拿起来,用手腕的力量轻柔地把它晃着,“你想象一只蚂蚁在这个杯子表面爬着,它很努力地爬着,它试图寻找终点。但它所看到的只是这个杯子的周围以及它所映射出来的一切,它想出局却总是身处局中,甚至是身处局中局”,她向前倾了一下身子,将玻璃杯放在李伟的面前,指着它说:“你不会想像杯子上的蚂蚁一样只用一种思维吧?”
“表面上线索头有好多,实际上很多细节我想抓住但关键东西总从我手边溜走,现在能用的只有于萍这一条线了……”
“那你听没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若能放下很多鱼饵,你就能钓到若干鱼!”
“谁是饵,谁是鱼?……”
她的身子轻耸了两下,脸上泛起了红晕,眼眉含着笑,咏出了经典《红楼梦》中的那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