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秦雨就说这一句话都够了。
其实局长等的就是她的这一句话。
关键的时候,一句话就够了。
一句话就表明了秦雨的立场、态度,表明了她是谁的人。
听秦雨说完,赵局长马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能背回去啊,背回去区里的吴书记能轻饶我吗?”
赵局长表现得非常自然,就好像是被秦雨一语点醒的梦中人。
其实一切都在赵局长的掌控之中。
一听赵局长这么说话,刚才滔滔不绝的那人马上把目光从赵局长身上移开,带有一种愤怒的神情,狠狠地看向秦雨。
秦雨装作感觉不到。
今天她的表现已经到位了,再做可能就过了。
过犹不及。
在秦雨眼里,其实这就是一次表演,她只需要完成导演交给他的任务就可以了,不能改词,不能加词,不能忘词,更不能什么也不说。
赵局长是没告诉他应该说什么,像赵局长那么大的领导,恐怕是以点拨为主,靠的全是你的悟性。
秦雨在大学里学过心理学,多少还有些悟性。
其实骨子里秦雨还是有想再说点什么的冲动的,比如她说,我们城南区红吴街道的一条船,却是在城东区绿湾街道附近沉的,这就好比是万科下面的工程队,在给保利盖房子的时候砸死了人,难道你能说是万科的事吗?
但是秦雨不能这么说。
官场潜规则之三:什么时候都别忘了自己的身份。屁股决定肚子,肚子决定脑袋。你是什么身份,就干什么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秦雨是什么身份?
她只是一个新进城南区安监局的一个科员。她能随随便便地多说吗?
官场潜规则之四: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那就是要遭殃的前奏了。
1、不该说话时说话了;
、该轻说时话重了;
、该少说时话多了;
4、该跟大多数人一样时个性了;
5、明明领会了领导意图,知道该怎么做,可就是做不到。
官场特别讲究祸从口出。
所以秦雨不能多说。她自己适时地站出来,适时地说出那句话,遂了赵局长的意,让赵局长可以借势突围,就行了。再说的话,就是遭殃的前奏了。
于是秦雨后来一直保持着沉默,无论发生什么,一直沉默。直到跟着赵局长离开。
回去的路上,赵局长什么也没说,但比起去时在车上那么硬朗的坐姿,赵局长回去的坐姿明显瘫软了许多。
秦雨知道,赵局长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这次在市安监局领导的重压之下,赵局长最终还是顶住了压力,没背这个责任回去。这样,区里吴书记应该会是满意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秦雨也起到了她应有的作用。
回到科室,大家还都在依然忙碌着,忙碌着把自己局的责任给摘出去。
秦雨在一旁冷眼旁观,她心里头明白:大局已定。
可她什么也没说。
她没有对科室里的任何人,以及其他的什么人说过这件事。这件事就是她跟局长之间的秘密。她准备永远也不跟局里的其他人说起。
秦雨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去年赵局长带着那两个人去处理交通事故的详情其他人什么都不知道。那两个人为什么要让其他人知道呢?那是他们和局长之间的秘密,这个秘密也许永远也不会解密。
政府是有秘密的,有的秘密,你也许一辈子也不会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