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明天开始补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ad2“这饺子应该熟了吧?”徐显忠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灶台前方,盯着锅里的饺子问道。
    “回将军的话,锅里的这些饺子还有一会儿才能熟。”
    “不过这边有煮熟的饺子,诸位将军可以尝尝看。”
    一位年长的伙夫说道,看他的样子应该就是这些伙夫的头了。
    闻言,徐显忠看向了师叔祖。
    注意到徐显忠的眼神,杨轩心中无奈的笑了笑,随即道:“一人尝尝几个就行,剩下的留着咱们晚上吃。”
    “谢师叔祖!”徐显忠当即笑道。
    “谢镇国公!”其余将领也是感谢道。
    很快,跟着杨轩来的每个将领都分到了饺子,杨轩面前的最多,足足一大碗。
    “都说了尝几个就行,怎么给我弄了这么多?”杨轩道。
    “师叔祖,都给您盛上了,您就不要辜负大家的心意了。”徐显忠劝道。
    不过心中却是想着:以师叔祖您的胃口,这点饺子,怕是给您塞牙缝都不够吧!
    当然,这话他肯定不敢当面说出来。
    杨轩看着众人,也不好说什么拒绝的话。
    于是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将脸上的面具掀起一角,正好能够吃上东西,还不让别人看出什么。
    饺子是羊肉馅的,味道还不错,杨轩很快就吃完了。
    西域这边,可能会缺蔬菜,但不缺羊肉。
    而且现在是冬天,蔬菜就更加别想了。
    所以,饺子里的馅儿,是实打实的羊肉。
    要说有没有羊膻味儿,这是肯定的,不过这个时候还能吃上一顿羊肉馅儿的饺子,已经是无比幸福的事情了,谁还会在乎这点膻味儿!
    都是从战场上活下来的人,哪儿来那么多的讲究?
    哪怕是从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徐显忠,此刻脸上都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放下碗筷,杨轩起身看着一众伙夫,夸赞了一番他们的手艺,让他们振奋不已。
    随后,杨轩便带着众将离开了后厨。
    现在距离吃年夜饭还早的很,杨轩也不可能干等着,便给众人安排了一点任务。
    随后又把徐显忠叫到面前,亲自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不长,营中便传出了镇国公要给将士们义诊的消息。
    将士们并没有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假,因为他们知道,镇国公不会无的放矢。
    而将士们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镇国公还会一手医术。
    这让很多人都感慨不已。
    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还会作画、医术。
    还有什么是镇国公不会的?
    徐显忠作为这里最了解杨轩的人,也是问了这个问题。
    而杨轩却表示自己不会的还有很多,而且学无止境。
    在徐显忠没有注意到的时候,杨轩的眸子也是有了短暂的暗淡。
    学会了医术又有什么用呢?
    他还是阻止不了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
    离开金陵已经两年时间了,还不知道师妹怎么样呢!
    他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师妹了,等到忙完手上的事情,一切回归正轨,就回金陵陪陪师妹吧!
    杨轩心中是这样打算的!
    …
    徐显忠的执行力不用说,专门给杨轩找了一间干净宽敞的营房,用于给将士们义诊。
    当然,义诊的不仅仅只有杨轩,还有军医。
    不然就算杨轩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忙得过来。
    将士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上前接受问诊。
    就是在这样的忙碌之中,时间悄然而逝。
    而在此期间,将士们也见识到了镇国公待人温和的一面。
    实际上上位者对待和自己差距过大之人一向是温和的,因为坏人自然有下面的人扮演。
    天色将暗之时,杨轩终于是收摊了。
    西域的黑夜来的要比京师晚的多,不过待得久了,将士们也习惯了。
    得知义诊结束,很多还没排上的将士心中很是失落,想着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再早一点呢!
    杨轩发现这个情况,当即决定后面三天,他都会在营中给将士们义诊,这一举动引起了一片欢呼。
    “师叔祖,时间不早了,年夜饭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等到杨轩停下来,徐显忠这才在其耳边说道。
    “嗯。”杨轩轻轻嗯了一声,随后便前往了食堂。
    各级将领已经就位,就等杨轩这个镇国公了。
    见杨轩到来,众将也是赶忙直起身子问好,杨轩见状,轻轻点了点头,就来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随即抬手往下压了压。
    “都坐吧!”
    众将这才齐齐落座。
    现场没有多少杂音,目光也都落在杨轩的身上,等待着他开口。
    这样的场面,杨轩轻车熟路。
    总结一下过去的收获,展望一下未来,再鼓励一下众人。
    此时外面的天已经暗了下来,杨轩也不打算再浪费时间,直接下令可以开动了。
    说完他就率先动了筷子。
    其他人见状,也动了起来。
    坐在这里的,都是明军的高层,桌上除了饺子,还有一些菜,相对于下面的将士们来说,是要丰富一些。
    这也是正常的,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官兵平等的说法。
    千百年下来的规矩早已深入人心。
    这场年夜饭比不得在京师的时候,但大家吃的都很开心。
    一年到头,也就这么热闹一次的机会。
    吃完年夜饭,众人又来到了校场上。
    此时校场上已经有一堆堆的篝火点燃了起来,向周围散发着热量。
    吃完饺子的将士们也陆续来到校场,期待着后面的节目。
    当看到镇国公杨轩的时候,现场嘈杂的声音瞬间消失,所有人的目光之中都带着崇敬。
    杨轩边走边和将士们打着招呼,最后来到了搭建好的高台上。
    他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的将士们,开始讲话。
    话语直白,但却很能触动人心。
    讲完话,节目表演开始。
    都是一些自导自演的节目,虽然和朝廷搞的大型节目没法比,但将士们却看得很开心。
    欢声笑语就没断过。
    寒风也无法阻止。
    时间缓缓流逝,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
    节目也停了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了另一个方向。
    没等多长时间,一朵烟花便窜上夜空,绽放开来。
    咻!咻!!
    嘭!嘭!!
    一朵接一朵绚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士们看着这场景,一阵失神。
    对他们之中很多人来说,恐怕一辈子都没这样看过烟花,因为在很多时候,烟花只是被他们当做信号弹在使用。
    烟花绽放的声音在夜空之中传的很远,城墙上值守巡逻的将士们见此,也下意识停下了脚步。
    “真好看啊!”
    也不知道是谁说的,但这却是将士们此刻心中最真实的感受。
    而此刻的京师、金陵等地,也有不少人在抬头看着夜空之中的烟花。
    ……
    南洋,南诏国。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抬头望着夜空中不断绽放的烟花,沧桑的眸子中满是追忆。
    “师叔,这么多年了,您是不是把我给忘了啊?”
    他在心里默默问道。
    “父王,外面天冷,进屋吧!”朱瞻塙()出现在老人的身后,轻声说道。
    “不了,让我待一会儿。”老人拒绝道,这里可是南洋,虽是冬天,但相比于大明,已经暖和多了,连棉衣都不用穿。
    他正是来到海外建国的老三,自打册封结束之后,他就再没有回过大明。
    联系沟通,也都是通过书信。
    只是从几年前开始,他就再没有收到过师叔的回信了。
    不过却收到过姨的信,他才知道师叔的遭遇。
    他本想回大明去看看师叔,但碍于南洋的局势,脱不开身,而且他的身份已经不是大明的藩王了,想要去大明,很是麻烦。
    但好在,一年多前,他收到消息,师叔恢复了,当天他激动的都多吃了两碗饭。
    “老二啊!”老三开口。
    “父王,儿臣在!”朱瞻塙回应。
    他是老三的嫡次子,他的大哥在宣德初年就去世了,现在他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而且他也是被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十多年的时间都是作为质子留在大明的,现在才回到南诏国没几年时间。
    不过好在他在大明没有白待,也是学了一些东西的,在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加上老三将其确立为继承人,几年下来,他也渐渐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
    “这人啊,年龄越大,就越想家。”老三再次开口,语气之中充满回忆。
    “我们出海已经二十多年了,我也从壮年到现在满头白发。”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
    此话一出,朱瞻塙当即说道:“父王哪里的话,您一定能长命百岁的。”
    “呵呵,这话听听就好了,世上能有几个人长命百岁的?”老三无所谓的笑了笑。
    “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这几年你也出了不少力,父王都看在眼里,以后这南诏国都是你的。”
    “只可惜父王本事不济,至今未能拿下吕宋。”
    “以后你就只能靠自己了。”
    老三语气唏嘘,有些遗憾。
    二十多年,苏门答腊、爪哇、渤泥等国以及其附属岛屿都被拿了下来,现在就只剩下吕宋还没有被拿下。
    不过现在南诏国的疆域,一点也不,加上海域,都要和大明差不多了。
    东南半岛上的满剌加、暹罗等国因为南诏国的针对,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的难过。
    想让大明帮忙,但这怎么可能?
    大明也就是在中间和稀泥,没有一点实质行动。
    因为东南半岛这地方,大明也看上了。
    毕竟粮食一年三熟甚至四熟,这么好的地方不种地可惜了。
    而且东南半岛这边还有出海口,这也是大明需要的。
    满剌加海峡可是大明沟通西洋的重要航道,虽然现在大明和南诏国关系亲近,但以后的事情谁能说的准呢?
    凡事总是要留一手的。
    拿下东南半岛,不仅仅是为了多一个出海口,也是为了直接参与到满剌加海峡的实际控制之中。
    之前皇帝在位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计划了。
    只可惜,中间发生了太多事情。
    要说大明和南诏国之间的暧昧,东南半岛上的国有没有意见?
    这是肯定的。
    但是麓川之战,极大的震慑了诸多国,让他们认识到了大明的强大。
    不过因为正统十四年大明遭遇的挫败,又让这些跳梁丑跳了出来,频繁在边境挑衅。
    只可惜大明只是北方的军队受创,南方的军队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在沐家和明军将领的坚守下,他们始终无法越过边境。
    跳梁丑就真的是跳梁丑。
    可惜现在朝廷没办法分散精力,不然肯定要收拾他们。
    或许等杨轩回归之后,就会想办法收拾他们了。
    言归正传,老三看着自己这个儿子,心中也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
    “父王,儿臣岂能与您相比。”
    朱瞻塙道。
    “你要相信自己。”
    “父王已经干不动了。”
    老三说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过几天你就派人和大明朝廷沟通一下,我想回去看看。”
    “顺便再看看祁鎡。”
    朱祁鎡正是朱瞻塙的嫡长子,下一代继承人。
    在朱瞻塙从大明回来之后,他就前往了大明进修学习,也可以说是当质子去了。
    “我这次回去,就不回来了,你准备继位就好。”
    “大明的册封等一系列事情,我都会为你办好。”
    老三缓缓交代着。
    当初同意老三在海外建国的条件之一就是每一任国王都需要得到大明的册封,不然名不正言不顺,不被承认。
    大明是可以进行干涉的。
    “父王…”听着这像交代后事一样的话语,朱瞻塙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然,也有对能够继位的喜悦。
    这是人之常情!
    毕竟这可是一国之君的位置,没有人能够在面对的时候无动于衷。
    不过在该推辞的时候还是要推辞的,就比如现在。
    “父王,儿臣德才浅薄,实担不起此重任啊!”
    “还请父王能够多教教儿臣!”
    老三看了一眼朱瞻塙,心里明白儿子在想些什么。
    活了几十年了,他什么没见过?
    儿子朱瞻塙这点道行,在他眼里还是有点嫩。
    不过他并不在意,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整个南诏国,以后都是儿子朱瞻塙的,早给晚给,不都一样嘛!
    所以,心里清楚就好了,没必要说出来。
    “该学的,你已经学了,朝中的局势你也已经了解,我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
    “加上还有大明的支持,你继位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这辈子,一大半的时间都在打仗,基本上就没怎么休息,我很累。”
    “人生最后的这点时间,我想好好为自己活一次。”
    老三缓缓说道,语气认真,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我们兄弟三人,老大英年早逝,老二前几年也走了,现在就剩我一个了。”
    “那种孤独的感觉,你体会不到。”
    “这次回去,我得去看看他们。”
    “希望他们不要怪我这个弟弟,这么多年都没有回去过一次吧!”老三越说声音越。
    兄弟三人,他是最的,时候也没有离开过父母的身边,在两个哥哥都去京师(金陵应天)学习的时候,他一个人享受着父母的爱。
    而且因为年龄,夺嫡之争,也和他没多少关系。
    可以说,兄弟三人,他是最幸福的一个。
    这可是老二一辈子都得不到的。
    曾经和两个哥哥之间的酸甜苦辣,种种过往浮现在脑海之中,老三不知不觉间湿润了眼眶。
    他想他们了!
    也想家了!
    尽管已经在南洋待了二十多年了,但这终究不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在这里找不到家的感觉。
    朱瞻塙感受到气氛的沉闷,悄悄看了一眼老父亲。
    在这一瞬间,他有些心疼对方。
    在他的记忆之中,还从未见过父亲这样一面。
    或许等他到了这个年纪,就能体会到了。
    因为他也是在大明出生并长大的。
    父子两人就这样站着,不知过去了多久,朱瞻塙才搀扶着老三回的房间。
    “和大明朝廷沟通的事情,不要忘了!”老三休息之前,还不忘再次叮嘱儿子。
    “父王请放心,天亮之后儿臣就开始准备。”朱瞻塙道。
    “嗯。”老三轻轻点了点头。
    “儿臣告退!”
    看着儿子离去,老三一个人躺在床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朱瞻塙的动作很快,天还没亮就开始准备了。
    和大明沟通,不仅仅是派个人去说一声的事,还需要准备贡品等。
    从在大明长大的他很清楚什么叫人情世故。
    老父亲毕竟已经不是大明的藩王了,想回去养老,这礼物肯定不能轻了。
    更何况这其中还关乎着他继位呢,容不得他不重视。
    所以这其中每一项他都会亲自过问。
    送给大明皇帝和朝中官员的礼物也都是亲自挑选的。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镇国公府也不能忘,他已经知道镇国公恢复了,那么以镇国公的影响力,只要一句话,他继位的事情就稳了。
    没几天时间,他就将一切都准备好了,最后拿着准备好的礼单给老父亲过目。
    “就这样吧!”老三看完之后,如此说道。
    “是,父王,那儿臣便告退了!”
    “嗯。”
    第二天,派出前往大明的使臣便带着一船船的贡品礼物出发了。
    ……
    从南洋到京师,需要的时间不短。
    转眼,便已到了景泰三年开春。
    大地上,一片生机勃勃,万物竞发,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西域,严寒过去,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开始动了起来。
    一条条政令从杨轩的口中出来,一层层的执行下去,最终落实。
    朝廷支援的粮食也在源源不断的送过来,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发的景象。
    日月流转,斗转星移。
    老三再次踏上了大明的土地。
    而此时,景泰三年已经过去了大半,要不了多长时间,又该过年了。
    京师,在走完流程之后,朱祁钰将老三请到了乾清宫。
    “叔爷,快请坐!”
    朱祁钰招呼道。
    “陛下,这可使不得!”老三诚惶诚恐道。
    尊卑有序,更何况他想在大明养老,自然不可能摆出长辈的架子。
    “叔爷,现在又不是在什么正式场合,就不必在意那些繁文缛节了。”
    “更何况咱们都是血脉至亲,私下里还是按照辈分来称呼吧!”朱祁钰认真道。
    听着这话,老三心里流淌过一股暖流,当然,他也知道,朱祁钰可能是特意表现出来的,但心里还是受用。
    毕竟他现在这个年纪,对于亲情是很重视的。
    虽然,这次是他们爷孙第一次见面,但血脉上的联系,让他们天然感到亲近。
    “如此,便谢陛下了!”老三没有改变称呼。
    他活了几十年,自然知道有些事是不能得寸进尺的。
    朱祁钰可以称呼他叔爷,但他不能倚老卖老,忽略对方的身份。
    见此,朱祁钰心中微微满意。
    说实话,他对于这个冒出来的叔爷是没有多少感情的,尽管在他出生之后,对方曾回来过一次,但他并没有见过。
    而且在当了三年皇帝之后,朱祁钰也蕴养出了帝威,举手投足之间都能都感受得到。
    没当皇帝之前,他并不知道何为皇权,为什么皇位对人的诱惑那么大。
    但是在当了三年皇帝之后,他体会到了。
    权力就像是毒药,心智不够坚定,就不是驾驭权力了,而是成为了权力的傀儡,反被权力所控制,最终被反噬。
    就连他也差点没有抵住诱惑,若不是他牢记老祖的教导和常常翻看皇兄留下的本本,怕是也会被权力侵蚀,失去自我。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皇权在人的身上实现了具象化,所做的一切事情皆是为皇权服务。
    朱祁钰倒也没有变成这样,但皇权对其的改变却是实实在在的。
    就比如他之前有废掉朱见深太子储君之位的想法,但最终还是没有付诸于行动,只是让朱见深从后宫搬到了东宫居住。
    “叔爷离开大明二十多年,想必早已是思乡情切。”
    “这次回来,就好好住着,让侄孙也照顾一下您。”
    朱祁钰的话说的很漂亮。
    ……
    012711110410hl
    :。:vqiaqia
    rad3
    海书网 https://www.haishuwang.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