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孙山,科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7章 给邓教谕画大饼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日子平淡如水地流逝。
    孙山在郊区的试验地,还未出成果。
    第一个步骤进行鸟粪杀菌,第二步骤腐熟发酵,这个过程还继续进行。
    以为“鸟粪”为原料制作“原始化肥”有许多种法子,因为这里没有工业化,只好用最原始的法子,也就是最保守的法子了。
    孙大力领着孙二杰,孙大朗几个人在郊区看守,途中还是忍不住捉了一些鸡鸭鹅回来养。
    当然还有心心念的猪崽。
    孙大力走街串巷,悲哀地发现沅陆已经有人种兰花了,所以靠种兰花赚钱这一计划立即夭折。
    孙大力倒想像孙山那样在京城给人花草看病赚钱,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这个技术。
    孙山在京城整日带着他们去给富贵人家的花草看病,也无私地教授技术。
    只可惜,脑瓜子笨,怎么教也不懂。
    孙山一眼就看出毛病,他的双眼瞪出来,还是看不出哪里有问题。
    如今思来想去,只好利用试验山地养些家禽,这些从就干到大,本能地会干。
    孙山见到孙大力捉了五条猪崽回来养,不由地好笑了。
    算了,他喜欢养就养了,万一养死了,就在他的工钱里面扣。
    无论如何,孙山也不吃亏。
    孙山走入办公室,看着刚传递过来的邸报。
    再看日期,艾玛,这可是3月份的内容,如今进入6月了,这种时效非常低。
    说不定看到的邸报上一个官员升官了,此时此刻被贬了。
    聊胜于无,有的看也比没得看好。
    孙山看完邸报后,觉得内容并不是什么保密级别的,便让人抄写一份给县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东林党顾成宪撰写的的对联,虽然这个组织不怎么好,但这对联说得好。
    孙山便让邓教谕把对联悬挂在县学,好让读书人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还把每一次邸报能抄写的内容传递给县学,以供学子阅读。
    邓教谕双眼冒泡泡地看着这副对联,又双眼冒星星地看着孙山。
    激动地说:“大人,这对联好啊,你写的太好了。”
    好有气势,好激情澎湃,可挂在沅陆县的县学怎么看怎么不搭配。
    这种穷苦地方的县学好似没办法承载这副对联上的每一个字。
    艾玛,他们的孙大人真是屈才了,只能委屈巴巴地给的县学提对联。
    这副对联挂在国子监也不为过。
    邓教谕同情地看了一眼孙山,看过后,更加同情了。
    的孙大人,有大大的胸襟和理想。
    孙山见邓教谕误会是他原创的对联,立即更正到:“教谕,你误会了,这对联并不是我想的,偶尔看到,觉得好,便记在心里。
    想到我们沅陆的希望在学子身上,便把它悬挂在县学。
    虽然我们沅陆的县学很,跟别的地方比起微不足道。
    但身为读书人,不应该屈于环境,就算县学很,心也要大大,眼睛更要看远。无论身处何地,家事,国事,天下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要时刻关心。”
    孙山这么一说,邓教谕更加感动了。
    虽然失望这对联不是孙大人原创,但这种胸襟,情怀让他非常敬佩。
    孙大人才刚来沅陆不久,却对县学非常看中,不仅赠送难得的卷子,还时不时鼓励读书人,连朝廷的邸报也抄写一份过来,开阔学子的眼界。
    邓教谕非常欣喜沅陆县有这样的父母官,也高兴自己能在这里当教谕。
    孙山见邓教谕那么感动,于是开始画大饼了。
    笑了笑说道:“教谕,我向来喜欢读书人,但仅仅喜欢是不够的,必须投入金钱,才能让我们的县学更好。只可惜县衙囊中羞涩,我有心也无力。
    哎,教谕,你放心,我会想法子,让衙门的金库充足些,这样能投入到县学的财物就会多些。”
    衙门的金库情况,邓教谕自然也知道。
    不,应该说沅陆县的财政情况,只要不是傻子也知道。
    这个穷县,地是大,人是多,加起来的确比下县多,可平均下来,比有些下县更惨。
    正所谓僧多粥少,留给县学的挤也挤不出来。
    如今听到孙大人会想办法多投入县学,即使说得好听,邓教谕还是非常感动。
    连忙点头说:“大人,辛苦你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读书人不是一朝一夕。大人,我们慢慢来。”
    教谕是辰州府派过来的驻“官”,虽然不归孙山管,但县学的投入可靠衙门,教谕也要跟知县搞好关系。
    邓教谕非常高兴沅陆县有孙山这样喜欢读书人的知县,更希望县学能出更多有功名之人。
    孙山给邓教谕画大饼,希望他能全心投入县学,教出更多读书人。
    这对孙山在教化上“打优”至关重要。
    所以要时不时做一做心灵导师,pua下面的弟努力干活。
    嘿嘿,他,孙山就是这样聪明!
    看完邸报后,上面忽然来文件了。
    王县丞急匆匆地跑进来说:“大人,辰州府那边有信。”
    孙山一愣,也不知道上面搞什么东西。
    其实对孙山来说,上面什么都不搞最好。越搞只会越添乱。
    孙山打开一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原来关于上次山匪事件,并不是什么“征兵”“加税”这样天怒人怨之事。
    笑了笑说道:“是关于山匪的。上面说武陵山一带的山峰已经剿灭了,那一片恢复安宁了。”
    信中无非就是说知府和卫所合作,把武陵山一带的山匪剿灭了,百姓可以安心生活生产了。
    想走商的就去走商,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孙山在报告的某个角落,看到一行字“沅陆知县派人协助卫所擒拿山匪。”
    然后就没有了。
    孙山:
    连“孙山”两个字都不配出现,简简单单用“沅陆知县”来替代!
    尼玛的!
    气抖狠!
    虽然知道自己是配角的角色,可现在把他打成路人甲,并且是不知名的那种,实在太离谱了!
    孙山瞪大眼睛,把旁边的王县丞吓得连连后退,恨不得夺门而跑。
    艾玛,好可怕的孙知县!
    海书网 https://www.haishuwang.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