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荒年我有空间满仓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章 找去榕树村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ad2郭公子那日惊鸿一瞥后,便一直对季云舒念念不忘。

    只可惜当时他把人跟丢了,又不知季云舒的姓名来历。

    后来郭公子想出了个笨主意,让下人去百味楼盯着。

    既然他是在百味楼遇见的那个美貌小娘子,说不定对方还会再去百味楼,只要他派人一直在百味楼盯着,迟早会等到那个美貌小娘子的。

    没想到还真让他等到了!

    郭公子得到下人的禀告,当即心下欣喜。

    恰好这会儿到了午休时间,他立刻招呼上一群跟班,要出书院去会佳人。

    跟班一号魏家荣这阵子正为了自家飘香楼的生意而心烦,百味楼的保密功夫做的特别好,他们前后派了好几拨人,都没打听出来百味楼的凉粉和蘑菇到底是怎么来的。

    先前他好不容易挑唆着郭公子去百味楼,想趁机给百味楼找点事,哪知郭公子却突然被一个小娘子勾去了魂,开始上天入地的找那小娘子的下落,根本无心再去百味楼品尝新品菜肴。

    魏家荣也就无法借郭公子的名头,在百味楼生事。

    他心下不满,却又不得不巴结着郭公子。

    即便弄不到凉粉方子和蘑菇货源,但是搭上了郭公子这条线,只要郭公子肯出力,他们家照样能把百味楼重新踩下去。

    兴许他们家还能借郭公子的力,不再窝在东阳县这个小地方,能把生意做到京城去!

    所以郭公子一招呼,魏家荣即便是不想去,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郭公子走。

    跟班二号徐景林心里同样不想去。

    听说大儒庄恺之庄老先生应山长之邀,不日便要来鹿鸣书院讲学,老先生还有意再收亲传弟子。

    徐景林与魏家荣和郭公子都不同,他家中贫寒,全凭着自己念书的天资和勤奋,才得以考进了鹿鸣书院。

    他与郭公子本是不相干的两种人,有一日郭公子忽然找上了他,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帮忙代写功课。

    徐景林为了钱,从一开始的代写功课,到后面跟着郭公子混吃混喝,同进同出,一步步泥足深陷。

    可是他心里却一直很清楚,他和郭公子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他也不可能永远给郭公子当小跟班。

    而现在,就有一个能改变他命运的机会。

    只要他能得庄老先生青眼,成为庄老先生的亲传弟子,日后的前程自是一片光明,根本就不用发愁。

    而且他也不必再为了一点钱,跟着郭公子混了。

    徐景林很想趁这几日的功夫,好好写几篇文章出来,这样等庄老先生来鹿鸣书院时,便可拿着文章去请他指点一番。

    若是自己的文章能入庄老先生的眼,兴许老先生会直接收他为徒也未可知。

    这样的节骨眼上,徐景林自然不想把时间浪费在陪郭公子去调戏美人上。

    奈何还不等徐景林找借口推脱,魏家荣便生拉硬拽的,拽上他跟在郭公子的身后,往书院大门走。

    那些推脱的话,瞬间就卡在了嗓子眼里。

    徐景林无奈,只得把话咽了回去,跟着郭公子一行人出了书院大门。

    待郭公子赶到百味楼时,却已经不见了季云舒的身影。

    原来在郭公子的小厮去鹿鸣书院报信后不久,季云舒就离开了百味楼,去了牙行。

    郭公子满腹的期待和欣喜落了空,不免迁怒那报信的小厮,怪他手脚太慢,怪他为何不另外再叫个人来百味楼把人看住,导致如今再次失去了美人的下落。

    好在那小厮是个机灵的,忙道:“公子,那姑娘和百味楼的人说话时,我藏在一边听到了一些只言片语,我听到百味楼的人喊她季姑娘,她好像是住在一个什么村,对,叫榕树村!”

    郭公子立刻吩咐下人:“去查,查查这个榕树村在什么地方?”

    接连两次的求而不得,激起了郭公子的逆反心理。

    他向来顺风顺水惯了,想要的东西鲜少有得不到的。

    偏偏在季云舒这儿却接连两次失利,郭公子心里很不爽,决定非要把人给找出来不可!

    没过多久,下人便打听出了榕树村的具体位置。

    郭公子立刻让人备了马车,往榕树村而去。

    与此同时,季云舒从牙人的手里接过了四张卖身契。

    季云舒买的下人是一家四口,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一儿一女。

    男人姓江,叫江大力,其妻许氏。

    儿子江舟,今年十四岁,女儿江莲,今年十岁。

    他们一家人原是大户人家的家奴,只是主人家家道中落,又沾染上了赌瘾,不得不变卖家产奴仆,偿还赌债。

    得知江大力会赶车后,季云舒又去车马行买了一辆骡车。

    季云舒早就有买辆车的念头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有一辆车代步,出行都会变得十分方便。

    只可惜季云舒会开现代的小汽车,却不会赶古代的牛车骡车和马车。

    所以买车的念头也只是想想而已。

    如今有司机了,季云舒立刻就把买辆骡车的事情安排上了。

    至于马车,马是战备物资,朝廷管制的极严,所以马的价格不仅十分昂贵,而且也极难买到。

    平民百姓的代步工具大多是驴子和骡子,鲜少有买得起买车的。

    季云舒在车马行看了一圈,也决定先买一辆骡车用着,等以后条件更好了再换马车。

    买完骡车后,季云舒又给江家四口各买了两套成衣鞋袜等物,采购了一些鱼肉菜蔬后,这才打道回府。

    季云舒回到榕树村时,郭公子一行人已经打听着到了周家。

    有村民看到坐在骡车车辕上的季云舒,立刻热情地和她打着招呼。

    自从季云舒要建作坊的消息在村子里传开后,村民们待季云舒的态度更加热情和亲近了。

    哪怕如今得知季云舒买了一辆骡车,大家心里虽也羡慕眼红,却不再酸溜溜的了。

    季云舒能买地买车,是人家有本事,能赚到钱!

    她的本事越大才越好呢。

    本事不够大,就只能顾自己一家子过好。

    可若是本事够大,不仅她自己过的好,还能惠及他们,带着他们一起赚钱,一起过好日子。

    马上要建起来的作坊,便是最好的例子!

    “云舒,方才有一群人来村子里找你,跟我们打听了好半天,这会儿应该是往周家去了。”有村民向季云舒报信道。

    :。:

    rad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