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八章匈奴来犯!万里长城!
咸阳宫。
章邯神色严肃,急匆匆地赶到了嬴政这边。
“陛下,北境急报!”
他的双手中,还托举着一份卷轴。
北境!
闻言。
嬴政的眉头顿时一皱,深邃的双眸中都流露出一抹凛冽。
大秦的北境,是匈奴!
“念!”
他当即大袖一挥。
章邯不敢犹豫,急忙打开卷轴。
看着卷轴上的内容,他的脸色顿时一变。
“陛下,匈奴大举来犯!”
“大肆劫掠我大秦百姓!”
匈奴,又来入侵了!
嬴政的手掌逐渐紧握成拳,脸上满是冰寒。
大秦一统六国之后。
所面临的最大外敌,便是匈奴了。
但,匈奴并非一国,而是由诸多部族所组成。
除此之外,他们居无定所。
几乎是整日待在马背之上。
纵使是大秦多次出兵清缴,也始终无法将匈奴铲除!
而更为麻烦的是。
自古以来,每逢秋收。
匈奴便会大举南下,入侵中原,劫掠百姓。
这已经使得大秦为之损耗极大了。
想到这。
嬴政目光一寒。
“传旨!”
“让蒙恬调拨三十万大军,北御匈奴!”
“将所有来犯者,斩尽杀绝!”
大秦,并不惧怕匈奴。
若非无法将匈奴斩草除根,他早已经大秦以北之地,全部划入大秦疆域了!
当然!
假以时日。
大秦也并非无法将匈奴之患解决!
莫说是当下的大秦帝国,已经有了姜先生所赐予的国运长生法。
纵使是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
他也可以让大军马踏北境!
……
国师府邸中。
姜林看着茶树上所呈现出来的黑白太极图,眉头微挑。
“你倒是跟着听到了不少的法门!”
这株茶树,怕是也要逆天了!
方才他向月神传阴阳家的修炼体系。
这株茶树,同样也有所收获。
或许单论悟性。
茶树还难以比得上如今他传法的一众弟子。
不过。
在效仿他人已有所成的功法上,茶树绝对算得上是头一号的!
似是听懂了姜林的话,茶树的枝叶微微摇曳。
仿若在向传达着雀跃的情绪。
而后。
它的枝叶伸展,为姜林新沏好了一壶茶水。
姜林已然收敛下了思绪。
当下。
他已经将阴阳家的修炼体系定下了。
而儒家的法门,也在有序的推广之中了。
那接下来。
也该是时候,去考虑其他诸子百家那边瞎编功法了。
“墨家、道家、农家……”
这三个派系,都算得上是在当今大秦较为盛行的诸子百家。
其中。
墨家那边,姜林可已经给埋下了种子。
而道家天、人两宗。
在当初的藏书大典之时,姜林也算是与逍遥子见过面了。
至于农家。
姜林其实也在考虑时机。
农家弟子众多。
而且,今后。
说不定还有可能爆发陈胜吴光起义。
这对于大秦的国运而言,势必会有所影响!
“是否该去阻止这场起义呢?”
姜林多少还是有些犹豫。
若是阻止。
那么,大秦帝国以往与六国之间的恩怨,始终难以得到化解。
除此之外。
大秦往年的沉重赋税徭役政令,也的确是让百姓积怨已久!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正如先前大秦的权贵反对科举制时一般。
≈lss=≈adv≈≈g咸阳城的百姓便已经是群情激愤了!
大秦若要发展国运。
也的确是需要一个更加彻底的变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姜林嘀咕着。
这个口号,可的确能让天下黎民百姓意识觉醒!
可若是不阻止。
又势必会影响到大秦的国运。
当下。
他可还需要大秦以国运修长生……
思索半晌。
姜林的眼中还是闪过一丝决然!
不破不立!
大泽乡起义,还是要推行。
想清楚了这些。
姜林已然念头通达,往往仰起面庞,向着咸阳宫所在的方向望去。
“丞相。”
他嘴唇微动,已然施展了传音入密之法。
“姜先生?”
咸阳宫中。
李斯也大秦文武百官已然被嬴政召集了过来。
在共同商讨应对匈奴的策略。
只是。
在听到姜林的传音后,李斯却不由一怔。
又当即向姜林回应。
“不知姜先生寻我何事?”
他的心中更是充满了疑惑。
紧接着。
他便又听姜林的话音响起。
“大秦的监牢中,可曾关押着一个名叫陈胜的人?”
“此人……应当是农家弟子吧?”
陈胜?
李斯愣了愣神。
仔细思索起来。
他虽为大秦丞相,但也不至于对于大秦的牢狱都了如指掌。
那本该是赵高的职责!
只不过。
自从先前藏书大典之后,赵高便一直卧床不起。
就连罗,都已经被陛下所冷落了。
想到这。
李斯无奈一笑,只好继续向姜林传音。
“姜先生,如今我等群臣正在与陛下商讨应对匈奴之策。”
“待下了朝堂,我便立即去为先生去查!”
他虽不知姜先生寻那个叫陈胜的人,所为何事。
不过。
既然是姜先生的嘱托,那他必定要尽心尽力地去完成!
但姜林却只是淡然一笑。
“不必,我已算到了。”
“只是告知你们一声,我要将此人从牢狱中放出来。”
听到此。
李斯心中一阵惊动。
不愧是姜先生。
这一次,其实也根本不是问他那个叫陈胜的人在哪里。
就只是为了知会他一声!
但这么一个人,又何必值得姜先生在意?
此时。
大殿上首。
嬴政已然注意到了李斯的举动。
传音入密?
他有些疑惑,李斯此时在与谁交谈?
但从李斯的神色中,他很快就判断出来了。
必定是姜先生!
想到这些,他便也未再去理会李斯,而是又看向群臣。
“若要万世永绝匈奴之患,尔等可有良策?”
万世永绝匈奴之患!
随着嬴政的话音落下。
群臣心头都不由为之凛然。
陛下乃千古一帝,所颁布的政令,可从来都是足以影响万世的!
可是。
对于匈奴之患,他们心中也都有些无奈。
当下,倒是还有个较为简单的办法。
那便是按照姜先生所传的国运长生法修习!
待到大秦日益壮大。
区区匈奴,又能算得了什么?
可这,应当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现在该如何解决,他们一时之间,却难有良策。
但就在这时。
嬴政的耳畔,却忽的传来了一道温和的声音。
“陛下,昔年燕、赵两国的长城,或可派上用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