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开始布局,一封书信引和离(求追订!)
回府,
四人回到荣国府,没一会的功夫,京城内传出一个流言。
话说荣国府的二老爷,冲冠一怒为红颜,与家中老母兄弟决裂。
将平康坊的花魁娶回家,做了二房。
此事在京都之内所传颇广,红娘进府的第二天。
贾母便就搬着行李去了郊外。
直接将此事坐实。
忠孝王在忠孝王府内听说此事,整个人脸黑的不行。
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他还指望他吸荣国府的血给自己回一波力,如今他与贾赦以及那贾老太君决裂。
如何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为他做事。
思到这,忠孝亲王变的越发的抓狂。
敲门声响起,下人双手捧着贾政写给忠孝亲王的信走了进来。
“王爷,荣国府二老爷的信来了。”
忠孝王闭上眼,深呼一口气,努力压制自己怒气。
待怒气平稳之后,忠孝王才睁开眼,正眼看向下人。
下人将贾政的信放在了忠孝王的桌子上。
忠孝王朝着下人挥了挥手,下人低着头,如履薄冰的走出忠孝王的书房。
并将书房门心的关上。
望着桌面上的信,忠孝王的面色再次变的铁青,黑着脸,颤抖着手将桌子上的信件打开。
待看到信件上写的东西,忠孝王面色好了不少。
眼中也逐渐染上笑意,若是王城真的能当上京营节度使,他的大计也就不远了。
这贾政也不算是真废物,还算有些用。
忠孝王继续看。
看到最后,忠孝王铁青着脸,将这信砸在桌子上。
这个贾政到底是怎么想的。
娶个妓子,让他这个王爷去给他捧场。
他怎么敢,他是脑子坏了吧。
“安平!”
忠孝王朝外面吼了一嗓子。
守在外面的太监打开门走了进来。
望着低眉顺眼的太监,忠孝王的情绪好了一些。
“你去给我查查那个红娘!”
“是!”
名叫安平的太监对着忠孝王一礼。
退下到了门外,安平的眼中满是诧异。
平时一向自持金贵的王爷怎么会让他去调查一个妓子,这不正常。
难道王爷看上了此女。
太监马不停蹄的往后院而去。
到了后院,此时后院之中,忠孝王妃郑家姑娘正在接受一众忠孝王府妾室的跪拜。
安平见到王妃身边伺候的丫鬟,对着丫鬟说了几句。
丫鬟顿时大惊,让安平在这等着。
没一会的功夫,忠孝王后院的妾室,齐齐从王妃的院内出去。
安平被丫鬟带到内院。
见到王妃的他当即朝着王妃行了一个大礼。
“娘娘不好了,王爷让人去查一个青楼女子,难道王爷是”
安平不敢将接下来的话说出。
生怕忠孝王妃会拿他发火。
然而他是真的想多了,忠孝王妃出身世家大族,再怎么生气也不会做出拿一个下人出气的事。
安平默默注视着她。
忠孝王妃只将手里的茶杯放在桌子上,眼中没有丝毫情绪波动。
丫鬟将一个荷包塞入安平的手内,笑着开口。
“我家娘娘让我代她谢过你,多谢安平公公来给王妃传话,你回去吧!”
“以后这样的事,就麻烦公公了。”
丫鬟笑颜如花,安平也乐得不行,没想到来通一次信,能赚得这么些银子。
安平乐颠颠离开,并在门口同丫鬟说了那青楼女子的名字。
丫鬟回来,朝着忠孝王妃一礼。
“娘娘问清楚了,王爷让他打探的那个青楼女子名叫红娘,乃醉香楼的头牌。”
忠孝王妃点头。
“他有可说王爷为何要打探她。”
丫鬟摇头。
那安平就只与她说了这些,剩下的东西,他也不知道。
忠孝王妃的眼中闪过深色,手掌不自觉的攥成了拳头。
“伱去我娘家,同我父兄说一说此事。”
“是,娘娘!”
丫鬟退却,整个忠孝王妃寝室内只余她一人。
夫妻矛盾与婆媳矛盾造成的委屈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忠孝王妃再也压不住自己的愤怒,抱着枕头大哭起来。
想她为他伺候婆母,委屈多年。
后院中的女人日渐变多,今日竟然还要娶一个青楼女子。
忠孝王妃再也忍受不住。
另一边,丫鬟已经赶到郑家,将忠孝王打听一个青楼女子的事说出。
整个郑家如烈火般的炸开。
郑家乃世代簪缨之家,最重门风。
如今他忠孝王打听一个妓子,这不就是要将他们的脸往地上踩。
丫鬟将忠孝王妃要做的事说出。
郑家人纷纷拍手赞同。
当初他们便就瞧不上那野心大的忠孝王,如今忠孝王妃能想开是好的,这样也省的拖累郑家。
郑家人不由分说的往忠孝王府去。
没一会,忠孝王府的大厅之内,坐满了郑家人。
望着自己的岳家,以及一边坐的王妃。
忠孝王眼中先是闪过一抹狠辣,转瞬间脸上又带上了笑脸。
“岳丈怎么来了。”
郑家老太爷黑着脸,对着忠孝王哼了一声。
忠孝王望着郑家老爷的模样有些摸不着头脑,眼神看向一边坐着哭哭啼啼的王妃。
“王妃这是怎么了。”
忠孝王妃不说话,忠孝王眼中闪过一抹烦躁。
当初也不知道父皇怎么想的,为他选了这么一个不省心的王妃。
每日里争风吃醋不说,还总是爱管着他。
想他乃是大乾有名的亲王,比普通人多几个妾室怎么了,有什么错吗。
天天对他冷着个脸。
这也就罢了,能将她母妃伺候好也可以。
可这点事都做不好,每每从宫里回来,就知道朝他抱怨。
说他母妃如何如何。
他母妃也就脾气跋扈了点。
拢共一月就见那么几次,次次回来就是闹,就不能忍让点他母妃。
屋内的人皆都不与忠孝王说话。
忠孝王也懒得问,一杯一杯的茶进肚,就这么僵持着。
郑家老大再也忍不住,看向一边的郑家老爷子,在征得郑家老爷子同意之后。
郑家老大喝了一口茶润润嗓,逐而将目光转向忠孝王。
≈lss=≈adv≈≈g“王爷与吾家妹子成亲多年,也无子嗣,这事是吾郑家对不起王爷了。”
郑家老大剑走偏锋,先礼后兵,站起来对着忠孝王一礼。
忠孝王被郑家老大的态度搞的一懵。
这郑家到底在打什么主意,怎么突然提起这个。
以往他们可是嚣张的很,今日怎就变的这么温顺了。
忠孝王心里说不出的舒坦。
以前在郑家吃的闭门羹,终于可以出回来了。
忠孝王端着杯子笑望着郑家老大。
“大哥说的哪儿的话,你我两家乃是姻亲,哪有什么对不起的,孩子的事都是缘分,我与兰儿没有孩子,可能就是时候未到,怎用得着大哥朝我行这大礼。”
郑家老大没说话,默默将腰直起,注视着眼前的忠孝王。
“王爷客气,是与对错,我郑家心里自是有着一杆秤,我郑家的问题,我郑家自是会承认,不是我郑家的问题,我郑家抵死不认。”
看着郑家老大的模样,忠孝王再次变的一头雾水。
这郑家到底想要做什么。
郑家老大再次开口。
“说来,吾家妹也算是犯了七出之过,加之与王爷的关系算不上多么的和睦,不若就此两位佳人,一分两别吧!”
这是要和他和离。
忠孝王一怔,看向郑家人的目光变的难以置信起来。
他是王爷,郑家,他们怎么敢的啊!
不管忠孝王表情如何,将目的说出的郑家老大却是深深的长出一口气。
他实在受够了日日为这忠孝王收拾烂摊子。
这忠孝王蠢的实在可怕。
身为亲王,不知收敛野心。
每日里御史院中弹劾他的折子堆成了山。
若不是有他这当御史大夫的大舅子,他早就被群臣弹劾的成阶下囚了。
如此还不知道收敛,对他妹好些。
忠孝王还处于难以置信的状态,将目光转向了忠孝王妃。
“王妃,你也是这样想的。”
忠孝王妃红着眼盯着眼前的忠孝王。
“妾有愧于王爷,未为王爷诞下一子半女,王爷就同意与妾和离吧!”
忠孝王妃哀求的望着忠孝王。
忠孝王感觉自己的自尊受到了碾压。
之前不是一直这样相处的好好的,现在却又非得要和他和离。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忠孝王冷漠的看着眼前哭的不行的忠孝王妃。
“本以为你王妃虽娇气了些,但总体还算知书达理,现在看来,还真是本王看错了你。”
忠孝王妃不说话。
眼中闪过一抹阴狠,看错了她。
确实看错了她,想她尚未出嫁之时,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自从嫁给了他。
忠孝王妃在心里冷哼。
你便就与你那好表妹过去吧。
今日之事,不过只是忠孝王妃要与忠孝王和离的导火索。
真正导致忠孝王妃要与他和离的原因是在甄太妃与王府侧妃甄氏上。
而这甄氏就是甄家培养给忠孝王的王妃。
原本她可以顺顺利利的嫁给忠孝王,但因为太上皇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并没有选甄家姑娘给忠孝王当王妃。
无奈之下甄家姑娘就只能以侧妃的身份嫁给忠孝王。
从此嫁给忠孝王的忠孝王妃的苦日子开始。
先是甄氏提前怀上忠孝王的长子,后她又被甄太妃屡次训斥,夺取管家权给甄氏。
说句不好听的,她这王妃就是一个摆件。
若不是她母家强大,早就被那甄氏骑在脑袋上拉屎了。
正是因此,与甄氏斗了十来年的她不想斗了。
除此之外,她还察觉到了一点。
那就是忠孝王的野心。
身为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嫡女,对政治的敏感度一点都不弱于朝中大臣。
忠孝王想做什么,她是最明白的,也是最清楚的。
如此才是她与忠孝王,要和离的真正原因。
阴狠一闪而过,转瞬间,忠孝王妃的眼中又带上一层委屈神色,仿佛十分不满忠孝王的评价一般,委委屈屈的开口。
“妾嫁于王爷后,为王爷打理后院,将后院打理的井井条条,可有一点表现的娇气。”
忠孝王妃如以往一般,语气怯懦的询问忠孝王。
忠孝王的眼神一变。
经王妃一提,忠孝王想起忠孝王妃刚嫁给他的模样。
那时的忠孝王妃还活泼开朗,更是将王府打理的让人挑不出错。
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
是自表妹诞下他那长子之后。
母妃怕表妹受欺负,擅自将王妃的管家权拿下,让表妹管家。
想到这,忠孝亲王的面色开始变黑。
真不知道他母妃怎么想的,他已经将郑家的重要同她讲清,如此为什么还要这么为难他这王妃。
还有他那表妹,也是个糊涂的。
他都已经答应她不与王妃生下孩子,更是让她诞下长子,未来大势已成,他便就立她为后,将他们的程儿立为太子。
如今大势未成,为什么就不能低调些。
忠孝王变的沉默。
他绝对不能与王妃和离。
忠孝王眼神深沉的望向忠孝王妃。
“是本王错了,王妃可不与本王和离?”
听见忠孝王的话,忠孝王妃在心里勾起一抹冷笑。
现在知道错了,早管着干什么。
郑家人屏着呼吸盯着眼前忠孝王妃。
最厌恶忠孝王的郑老大更是心里紧张不已。
妹妹啊,你可千万不要脑袋一热就答应,想想他是怎么对你的,咱们得有骨气,你千万不能答应。
忠孝王妃沉默的摇了摇头。
整个大厅内温度骤然一凉。
忠孝王终于不再装出一副温润公子模样,冰冷的盯着眼前的忠孝王妃。
“你可是想好了。”
忠孝王妃将捂着嘴的帕子拿下,也不再装。
“我在这王府内过的什么日子,王爷是最清楚的,没什么想好不想好。”
“只是你我相看两厌,又何必为难对方。”
忠孝王妃挥手,丫鬟上前一步,将匣子举高,半蹲在忠孝王妃面前。
忠孝王妃从匣子里拿出了一个东西。
忠孝王盯着眼前的东西,眼中闪过震惊,紧接着将眉深深皱起。
“王爷应该认识这东西吧!”
忠孝王妃晃了晃手里的东西,忠孝王变的沉默。
忠孝王妃接着开口。
“这是我与王爷成亲时,王爷你送我的玉枕。”
“你还记得你将这东西送我时说的话吗?”
忠孝王妃质问眼前的忠孝王。
忠孝王沉默着不说话。
忠孝王妃大笑着哭了起来。
并将手里的玉枕狠狠的砸在桌子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