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级盗墓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葬而有始,撼龙有数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吴一笑着摇了摇头,道,

    “要说根据这顶花轿和这口棺材就能准确无误的找到那座古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的确是做不到,这世上应该也没人能做到。

    但是根据这两样东西,去判断出来那座古墓究竟是属于什么年代,对我来说还是不难的。

    而一旦知道了古墓所处的年代,那再从这茫茫山海墓群里,去寻找它,那搜寻的范围可就一下缩小了许多。”

    胖子他们对于这种并不常见的寻墓手段自然都不太了解,不过听吴一说的那么有信心,几个人倒是顿时又打起了一些精神,随后胖子才问道,

    “你的意思是,只要知道了那座古墓的年代,就能知道它大概埋在哪儿了?”

    吴一点了点头,为了让瞎子重新振作起来,只好又对众人详细解释了一番。

    不同年代的古墓讲究不同的葬法,根据《葬经》里面所说,这叫“葬而有始,埋而无踪,俗起于王而终于民,撼龙各有其数。”

    意思就是说每个年代有着每个年代所不同的葬俗文化,根据这些迥异的葬俗文化,历朝历代在挑选入葬的位置、所处的龙眼以及周围的小风水格局等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大风水这种东西,衍生出来的葬俗文化是十分活泛的,并不是一成不变,也十分具有包容性。

    说白了,大风水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总体的框架,只要葬俗的种种行径,不逾越出去大风水的框架,不违背风水学理论,那就是一种好的葬俗文化,并不存在什么优劣之分。

    就比如说唐代的陵墓,一般都会选择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中,因为唐朝盛世比较长久,打仗的事情虽然也有,但是大规模的战役却是没发生几次,所以,将陵墓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中的风水宝地,唐朝的统治者们也不担心自己的古墓会被破坏,唐朝的百姓们也有样学样,阔绰的达官贵人,也会学统治者这样,死后让后人把自己埋在高处。

    而元代则是不同,元代是一个兵荒马乱格外突出的年代,这个朝代民族文化冲突比较严重,甚至,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考古学家认为,元并不能称之为“中国人的朝代”,因为在这个朝代几乎没有完成民族间的融合,基本上就是一个民族征服了我们这片地方而已。

    (ex){}&/  胖子咧了咧嘴,不再打岔,吴一点头笑道,

    “瞎子说的不错,咱们要找的这座古墓,它确实不是元代的,元代首先就能排除掉,因为元代,这玩意儿是不能出现在民间的。”

    吴一说着,指了指面前的大红花轿。

    所有人闻言都是一愣,胖子怀疑道,

    “小吴,你可别瞎说,据胖爷我所知,西汉时期就已经有大花轿了,元代就算再穷,民间也不可能连顶轿子都没有吧!”

    吴一笑了笑,解释道,

    “你说的没错,轿子这种东西确实是西汉时期就出现过,因为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里就有过记载,晋六朝的时候,出现了肩舆,也就是用人抬得轿子第一次出现,后唐五代,这玩意儿也正式被命名叫做了轿子,从那个时候起,不管是统治者们,还是民间有钱有势的人,也都能坐轿子了。

    按理说,时间越往后,轿子也会越流行起来,但是,到了宋代的时候,轿子就被规定成只供皇室使用了,民间的人,是没资格再去享用这玩意儿了。

    一直到了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安时候,才重新废除了乘轿的有关禁令,从那以后,民间才开始又有了轿子。

    但是,到了元代,统治者为了整合各种文化冲突,又一次把轿子限定为只有皇室才能用的东西,一直到了元末明初,禁令才被第二次重新废除,所以,整个元代,民间几乎是见不到一顶轿子的。”

    吴一说着,又用手电筒灯光围着面前的大红花轿照了一圈,道,

    “所以,这顶轿子,肯定不是元代的产物,而且你看上面也只有鸳鸯图谱,连一点象征皇室的金银朱漆之色都没有,更加说明这顶轿子是民间的东西,不是皇室所有,从这一点判断,它也不可能属于元代,元代民间,这玩意儿属于严重的违禁品,被逮到可是要掉脑袋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葬而有始,撼龙有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