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遥岑笑而摆手,“在下只是商部一名司务罢了,并非什么神使,”他又向四周示意,“我等皆是大明子民。”
就这么简单一句,胡元才不会翻译了,土语里面没有“子民”这个词,“大明”“商部”“司务”之类的也是说不清楚。
他斟酌了半天,结结巴巴道:“那个,是这样,就当我们是……一个名为‘大明’的部落的成员,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部落’……”
有个中年土著头领小心问道:“这非常非常大,到底是多大?”
“多大……我们‘部落’从东到西不停走要走两三年,有几千万族人。”胡掌柜说到“几千万”的时候,板着指头数了半天——土著的计数单位最高只到九百九十九。
土人们闻言又是一阵对视,低声议论,“这个‘大明’部落岂不是比几百百百个我们部落还大?!”
“先祖庇佑,这也太惊人了吧!”
“这么大的部落,也只有茂盛之神的力量才能建起来。”
“没错,没错……”
胡元才哭笑不得,也只有随他们去了,又简单说了什么是“商部司务”,土著们听了半天,只觉和他们部落里负责分拣海鱼的人职能类似。
林遥岑见他们终于“搞懂了”,便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我能帮诸位过上更好的日子,交给你们各种有用的技能,而我的要求只有两点。
“一则,所有部落要尊大明天子,奉为共主。二则,往后你们各部之间不得擅自厮杀,但有纠纷,可来寻我仲裁。”
待胡掌柜翻译了一遍,仍是方才那中年土人问道:“这‘大明天子’是什么?”
胡元才又解释了半晌,见实在说不清楚什么是“天子”的定义,只好偷偷瞥了眼林大人,转头小声道:“大概就是‘大明部落’的头领。”
刺铃花立刻惊呼,“能领导这么大的部落,也只有神使能做到!”
其他土人纷纷点头,“就是,就是。”
林遥岑看到土人神态,问胡元才他们在说什么,后者无奈支支吾吾地说了。
不料林大人朗声笑道:“天子既受命于天,说是神使也不为过。”
另有一名女性土著头领却装着胆子指向身旁矮胖土人,高声道:“‘商部司务’,嘎鲁部落经常在我们的猎场偷猎,你不让我们和他厮杀,难道任凭他们来偷?”
(ex){}&/ 有了这两样“神器”,食物的味道立刻变得妙不可言。土人们但凡吃过加了盐和胡椒,用铁锅煮出来的饭食,再让他们去吃干烤出来的东西,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更不用说“祭奉神使之人”还会一种神秘的制作食物的方法——炒菜。
那个味道,简直无法形容!吃一口就能飘上天去。以至于想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吃一顿炒菜成了对土民最高的嘉奖。
当然,林遥岑始终将箭头、钢刀、盐、马匹之类的资源牢牢控制在小泉州,甚至铁锅都是按照每三十名土人一口来配发。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附近土著部落很快有了剩余劳动力。
林遥岑授权胡元才将部落中的精壮男子聚集起来,正式开始发掘铜矿,仅半个月工夫,便有上千名精壮土民自发赶往铜矿劳动。
这些土著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在铜矿干活管吃管住,而且还能赚“宝钞”,何乐而不为?
这种“宝钞”到手之后,可以跟“祭奉神使之人”换取食物、盐、胡椒,那可都是能令整个部落垂涎的好东西。甚至连钢刀都能换,那更是只有部落头领和祭祀才能拥有的宝物!只是价格极贵就是了。
按照大明天子的指示,殖民地从一开始就推广纸币。一来土人的技术能力绝不可能仿造出假钞来,二来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流通金银。
在盐、胡椒甚至钢刀的激励下,土著们的工作热情空前,又一个半月之后,澳洲第一批铜矿石已经装船运往大明——比几内亚那边快了一倍有余!
同时,选择接受小泉州领导的土著部落在充足的食物和先进工具的帮助下,整体实力大为提高,在与更远处的部落的战争中几乎完胜——那些没有与大明建立联系的部落可不受林遥岑“不得擅自厮杀”的规矩保护——就算不甚战败,很快就有部落联合组建的狩猎队去为他们报仇。
于是更多的部落慕名前来小泉州投诚。在不久之后,随着盐、胡椒、马匹等物扩散开去,“祭奉神使之人”的传说开始遍及整个澳洲西北,小泉州几乎成为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