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玉顺着天子目光望去,也是不由怒道:“陛下,前日虏贼得见城破,便令人四处举火,紫禁城东北角十多座宫殿遇焚,这会儿仍有零星火势未灭。
“若非刘长果断令人轰塌了钟粹宫和景仁宫,绝了火源,后果恐不堪设想!”
“何止紫禁城?据锦衣卫奏报,建虏本欲烧掉整座北京城!”朱琳渼皱眉冷道,“多尔衮是想借焚城削弥我朝收复旧都之胜势,弱我士气。好在北镇在城中妥为应对,才未被虏贼得逞。”
张家玉忽又想起一事,面带忧虑地揖道:“陛下,末将今晨听刘长说,宫中一应贵重之物都在虏酋北逃之时被席卷一空。这修缮殿宇尚可徐徐为之,但缺少御用器物,恐对还都北京有所拖延……”
“还都北京?”朱琳渼看了他一眼,“谁说朕要迁都了?”
张家玉一愣,小心道:“陛下的意思是,仍定都南京?”
朱琳渼笑了笑,“往后扬帆天下,商通四夷,乃是大明富国之本。应天府在苏松、宁波左近,水道畅达,正是国都之首选。况先前从天兴府北迁还不到一年,此时又迁,太过劳民伤财。”
“可是,北方鞑虏大患……”
御辇从紫禁城旁驶过,进了顺天府衙停下,张家玉还要再说些什么,石霖通禀门外徐飞虎求见,于是朱琳渼抬手道:“元子先去布置山海关那边的军务吧,其他事儿等回了南京再说。”
“是!”
徐飞虎得召,进了后厅后立刻跪伏在地,极为紧张道:“属下办事不力,使宫禁遭虏贼焚毁,还请圣上降罪……”
“起来吧,”朱琳渼探手虚扶,道,“北镇在城中不过百余人,能没让北京烧起来已属难得。其实比起宫禁,我更看重那三处粮仓。若那八万石粮米被烧掉,朝廷必得调粮来赈济城中百姓,所以你有功无过。”
“谢陛下隆恩。”徐飞虎这才松了口气,又取出一份名册递给马文晟,“陛下,这是此次协助大军攻城的投虏官员,共有三十二人确有实功。”
(ex){}&/ 纵观大明一朝,怕也仅有开国的太祖朱元璋能与当今天子相较一二,余者皆是望尘莫及!
本来以内阁的意思,是要出迎百里的,但杨廷麟知道朱琳渼不喜欢迎来送往,这才力排众议将迎驾地点改在五十里外。
五十里已经是朝臣们能够接受的极限了。
虽然朝廷本着天子要求的节俭原则,并没有搞太多的排场,不过百姓们却自发采来春花,将迎驾之处一直到南京城之间的数十里用花束铺满,加上道路两旁的人山人海,一眼望去也是蔚为壮观。
待远远看到天子车驾,以近千朝臣为首,与前来迎驾的数万百姓一齐跪倒,山呼“万岁”,声音之巨,直冲九霄。
朱琳渼立于御辇之上,抬手道:“众卿平身。”
“谢万岁!”
朝臣们随即站起身来,旁边的百姓却仍恭敬跪伏。对此朱琳渼也没强求,毕竟这是十七世纪的明代,要普通百姓与天子同立一处,还不得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更何况还是百姓心中敬若天神的明君,就更加不可能了。
随后杨廷麟向前二十步,展开手中锦缎,开始朗声念诵赞扬天子驱虏伟业的颂辞,各种歌功颂德,洋洋洒洒数千字,听得朱琳渼昏昏欲睡。
好容易挨到杨廷麟念完,朝臣们再次跪下高呼万岁,朱琳渼又受了众臣轮番上前恭贺……
各种仪式一直进行了近两个时辰,御辇这才得再次以朝南京城中驶去。
车驾到了正阳门前,朱琳渼远远看到门外立着一个硕大的公示栏,上面挂着建虏降表的原文,旁边还用斗大的字写在木板上,方便行人观看。
而在公示栏后面,却赫然挑着二十多个人头,为首的正是建虏议政大臣、大学士刚林。在“他”左侧的是虏北京守将谭拜,右侧则是建虏宗亲,多罗郡王杜兰。
那些人头四周满是石块、烂泥等物,显然已被城中百姓“观摩”了好些日子。
------------------------------------------